編者按:針對“雙減”政策落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的第一個寒假,孩子和家長們該有怎樣的安排,才能過一個高品質的寒假,本報特邀北京市特級校長和特級教師為大家支招。

北京市特級校長、北京市懷柔區第二國小校長 王福江
孩子們迎來了“雙減”實施後的第一個寒假生活,一學期來,國家為落實“雙減”出台了“五項管理”、治理校外教育訓練機構等系列舉措,學校針對學生寒假生活作出了精準指導,這一切就是要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這個寒假怎麼過?作為家長要站在兒童發展的立場與孩子一起謀劃好假期生活,讓他們在享受溫馨與陪伴、收獲自信與成長中度過一個愉快有意義的假期。
享受自主。假期既是孩子休息調整的時間,也是提升學生自主發展重要時機。要讓孩子嘗試學會自主謀劃假期生活。家長隻是參謀、助手,家長要蹲下身來站在孩子的角度、在充分尊重孩子意願的基礎上,幫助孩子制定适合自身實際、科學合理的寒假計劃。要讓孩子逐漸學會自我管理。早睡早起,不熬夜,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按時完成自己規劃的任務。最好的榜樣是家長,建議您以身作則,規律生活。養成主動鍛煉的習慣。去年12月北京市教委釋出了《北京市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考核評價方案》,增加的過程性考核延伸到國小,四、六年級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将計入中考體育考試成績。家長要督促孩子每天進行不少于一小時體育鍛煉,把跳繩、50米跑、仰卧起坐、立定跳遠,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項目作為運動的重要内容。家長還可以幫助他們設計體育鍛煉成長記錄卡,讓孩子每天看到自己的進步,提高孩子的運動興趣,讓兒童在運動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磨煉意志、健全人格。
享受陪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作為父母要善于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和孩子一起看書、一起看電影、一起做家務、一起備年貨、一起包餃子做元宵、一起聊生活、與孩子聊民俗,讓孩子感受到足夠的尊重、家庭的溫馨和适度地關愛,用發現的眼光鼓勵孩子的點滴進步,做孩子真正的朋友,成為孩子心目中的榜樣。“雙減”遇上寒假為家長創造了更加充裕的時間陪伴孩子。作為家長無論多忙也要抽出時間陪孩子走進大自然,走進名勝古迹和博物館,去領略中華民族的悠久曆史和傳統文化,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享受勞動。優越的物質生活讓孩子失去了很多勞動實踐的機會,教育觀念的偏頗讓家長淡化了對孩子勞動習慣的培養。利用這個假期家長要引導孩子進行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自己的事自己做,整理自己房間和學習用品,安排家庭值日表,督促孩子做好家庭清掃和垃圾分類,中、高年級學生可以在家長指導下制作簡單的家常飯菜,學會幫助父母分擔家務。通過勞動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艱辛,養成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态度,增強孩子的家庭責任感。
享受童年。阿德勒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幸福的童年生活有利于兒童形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我們應該讓兒童保持那份天真、溫柔、善良、同情心,并讓他們帶着這些優良品德走出完美人生。家長要轉變觀念和行為,大膽放手讓他們經曆童年該經曆的事情,做自己喜歡的遊戲,幹自己愛幹的事情,讀自己喜愛的書籍。家長要給孩子創造釋放天性的機會,利用假日和孩子一起去遠足、爬山,觀冬日的湖景,賞落日餘晖,看雪後的群山……挑戰自我中感受堅持的樂趣,欣賞美景中放飛孩子的想象,經曆嚴寒中磨煉孩子的意志。
收獲成長。享受童年,讓兒童的天空充滿童話和幻想;享受陪伴,讓孩子在被尊重中學會尊重、被關愛中學會關愛;享受自主,讓孩子逐漸學會對自己和對他人負責;享受勞動,讓兒童體會到勞動光榮的道理。
童年是寶貴的,我們能做就是讓孩子陽光、快樂、自信地成長。
策劃:鄧麗
編輯:何文潔
編審:郝彬
終審:王宇 蘇金柱 鮑丹禾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