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岑範談程硯秋平劇電影《荒山淚》:“戲曲電影還是要尊重戲曲”

作者:梨園雜志

采訪:龔先生,平劇《野山的眼淚》是程秋先生留下的唯一一部戲劇視訊素材,當時各方面的創作情況如何?

 婷:程玉秋先生的《野山淚》沒有邀請前蘇聯專家,因為拍攝負擔太重。程先生與梅先生不同,梅先生的歌唱、閱讀、表演等都有自己的特點。梅先生的表演已經到了自由意志的地步,程先生的表演也有自己的規律,歌聲也有自己的特點。

岑範談程硯秋平劇電影《荒山淚》:“戲曲電影還是要尊重戲曲”

程玉秋電影《野山的眼淚》

 同時,吳祖光在劇本改編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改編的劇本和舞台表演不一樣,在文字、歌唱詞、結構上都下功夫,尤其是第一部《王雅山》那段四首平調的曲調聽得非常好聽。同時,程玉秋先生和他的小提琴家鐘世章、鼓手白登雲也進行了改編。拍攝也下了很多心血,程先生的劇本更多的是改變劇本和重新設計歌聲,可以說,程先生的一部戲比梅先生的幾部功夫下的戲要多。在拍攝之前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因為改編的劇本中有很多新内容。

 拍攝《野山淚》的程先生自己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效果不太好。主要是因為鄭先生的形象太胖,太高。為此,我們做了很多工作,所有的門、窗、桌子、椅子,包括我們和鄭先生合作的演員,都來到了大人物那裡來縮小對比,當然他們也發揮了作用。

 包括顔色在内,我認為顔色和黑白不應該完全相反。它們不同,但彩色薄膜并不都是紅色、橙色、黃色、綠色、黑色和白色也是其中一種顔色,在彩色薄膜中使用黑白。《野山淚》就是這樣,因為它是彩色膠片,穿衣服都要求是花,其實程先生有時候穿黑白相間的衣服卻很漂亮,沒那麼胖。

岑範談程硯秋平劇電影《荒山淚》:“戲曲電影還是要尊重戲曲”

吳祖光拍攝程玉秋《野山的眼淚》

 采訪:對于程先生唯一的劇情片,你對拍攝過程有什麼遺憾嗎?

 T:應該說是有的,我拍的電影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要重視人物,人物的行動要以内在為基礎,要有目的。拍戲的時候,我以為程先生的水袖太多了(當然,我是在拍一部普通的劇情片)。于是和祖光先生和程先生一起為了降低一些水套性能,程先生接受了。但後來我想,我錯了,我不能用劇情片來自我戲劇,戲劇電影也尊重歌劇。歌劇注重技巧,水袖、嘴巴、騾子等等,是以在強調人物内在基礎的同時,注重歌劇獨特技巧的表演。我當時忽略了這個問題,因為我制作劇情片還有一些原則上的局限性,是以在這方面我很遺憾,是以我覺得我拍的這些戲都不能說是成功的,應該說有得有失。

(舞台和螢幕之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