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給孩子壓歲錢,以下幾句話最好别說,以免錢花出去了,娃卻不領情

壓歲錢,又被稱為“壓祟錢”,這裡的“祟”指的是一種小妖,每年的除夕夜裡出來害人,人們怕祟來傷害孩子,便在除夕晚上“守祟”,全家點亮燈火,過了淩晨十二點才睡。

除了“守祟”外,還有一個傳統是:在新年倒計時長輩給晚輩“壓歲錢”,保佑晚輩的平安,是個吉祥的寓意。

這個傳統從漢朝延續至今,新時代也給壓歲錢賦予了很多新的意義,不過無論如何,對于孩子們而言,收壓歲錢應該是新年最期待的環節。

給孩子壓歲錢,以下幾句話最好别說,以免錢花出去了,娃卻不領情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

給孩子壓歲錢,有幾句話别說

很多大人給孩子們發壓歲錢時,或多或少都會叮囑幾句話,或許在大人們的眼中,這些都是長輩對晚輩的關愛,但對孩子們來說,可能并非如此。

在此,還是提醒一下各位:給孩子壓歲錢,有幾句話最好别說,當心錢花出去了,孩子們還不領情——

1、“你還小不會用錢,媽媽(爸爸)先給你存着。”

上一秒開心數錢,下一秒痛失“巨款”的痛苦,誰懂?

關鍵很多父母剛給小孩子壓歲錢,轉頭就被收走了,而且還是以“你不會用錢”的由頭拿走的。

給孩子壓歲錢,以下幾句話最好别說,以免錢花出去了,娃卻不領情

父母雖然出發點可能确實是為孩子好,擔心小孩太小随便花錢,或者是不小心把錢弄丢,但這句話其實容易傷到孩子的心。

“你還小不會用錢”,這種“武斷式”的刻闆印象,直接給孩子打上了“不會理财”的标簽,往往容易讓小孩出現兩種負面情緒:

一種是逆反情緒,認為父母因為自己年齡小就剝奪了自己的“财政大權”,這并不公平,其實自己是有能力配置設定好自己的壓歲錢的;

另一種則是自尊心受挫,因為父母直接否定了自己的“理财能力”。

其實,對于孩子們而言,理财能力是需要從小就培養的,父母與其不讓他們支配自己的錢财,不如平時從小事上灌輸,教會他們如何科學、合理地配置設定自己的錢财。

給孩子壓歲錢,以下幾句話最好别說,以免錢花出去了,娃卻不領情

2、“收了壓歲錢,今年要聽話懂事才行。”

類似的還有,“隻要你懂事聽話,以後壓歲錢要多少有多少。”

這種“獎勵機制”看起來是有效的,但其實從長遠上來看,對孩子的影響并不是很好。

一來,它會給孩子們一種暗示:凡事都有目的性,我的聽話懂事,是為了更多的壓歲錢(其他獎勵),而不是發自内心地想要去成為這種小孩,久而久之,他們的功利心可能會随着獎勵增加而變強。

二來,父母的這種做法是在暗示孩子:我給你的愛,是有條件的愛,“你必須要聽話懂事或者是好好學習,我才會給你獎勵。”

給孩子壓歲錢,以下幾句話最好别說,以免錢花出去了,娃卻不領情

你的出發點可能在孩子身上,但他們卻感覺父母愛的是聽話懂事的我或者是成績優異的我。

壓歲錢給多少?給到幾歲比較合适?

過去,壓歲錢可能隻是表示“祝福”的形式,并不在意金額的多少。

但随着人們經濟條件的提高,壓歲錢的傳統寓意開始“變味”,它反倒成了大人們炫富、拼面子的工具,給的金額越來越高。

之前網絡有一份問卷調查,90名孩子中,一半以上的小孩收到的壓歲錢總數在1000~5000元之間。

給孩子壓歲錢,以下幾句話最好别說,以免錢花出去了,娃卻不領情

另外,不同的地區,給孩子們的壓歲錢數額也各不相同——

例如北方地區,一般是300到500左右,南方地區則有些“失控”,福建省已達到3500元,據說福建省某個市區甚至會給12000元。

專家認為:壓歲錢本身是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并不是不良的物質教化和攀比工具,大家還是要回歸本心。不然,影響孩子們的金錢觀不說,還可能導緻大人之間的負擔變重。

那麼,到底給多少才合适?給到幾歲最好呢?

給孩子壓歲錢,以下幾句話最好别說,以免錢花出去了,娃卻不領情

專家建議:壓歲錢還是給100~300元比較适合,既表達了心意,又不會太過,而且大人們之間也不會有太重的負擔,另外給到孩子14歲或16歲左右最好。

孩子壓歲錢怎麼處理?

1、如果孩子年齡比較小,可以去銀行專門開一個賬戶,家長把孩子每年的壓歲錢存在裡面,當作今後的教育基金。

2、如果孩子已經七八歲,完全有能力開始自由支配自己的錢财,父母不妨平時多教教他們如何理财,然後放心把壓歲錢交給他們自己處理。

【今日話題】你今年給孩子準備了多少壓歲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