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给孩子压岁钱,以下几句话最好别说,以免钱花出去了,娃却不领情

压岁钱,又被称为“压祟钱”,这里的“祟”指的是一种小妖,每年的除夕夜里出来害人,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便在除夕晚上“守祟”,全家点亮灯火,过了凌晨十二点才睡。

除了“守祟”外,还有一个传统是:在新年倒计时长辈给晚辈“压岁钱”,保佑晚辈的平安,是个吉祥的寓意。

这个传统从汉朝延续至今,新时代也给压岁钱赋予了很多新的意义,不过无论如何,对于孩子们而言,收压岁钱应该是新年最期待的环节。

给孩子压岁钱,以下几句话最好别说,以免钱花出去了,娃却不领情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给孩子压岁钱,有几句话别说

很多大人给孩子们发压岁钱时,或多或少都会叮嘱几句话,或许在大人们的眼中,这些都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但对孩子们来说,可能并非如此。

在此,还是提醒一下各位:给孩子压岁钱,有几句话最好别说,当心钱花出去了,孩子们还不领情——

1、“你还小不会用钱,妈妈(爸爸)先给你存着。”

上一秒开心数钱,下一秒痛失“巨款”的痛苦,谁懂?

关键很多父母刚给小孩子压岁钱,转头就被收走了,而且还是以“你不会用钱”的由头拿走的。

给孩子压岁钱,以下几句话最好别说,以免钱花出去了,娃却不领情

父母虽然出发点可能确实是为孩子好,担心小孩太小随便花钱,或者是不小心把钱弄丢,但这句话其实容易伤到孩子的心。

“你还小不会用钱”,这种“武断式”的刻板印象,直接给孩子打上了“不会理财”的标签,往往容易让小孩出现两种负面情绪:

一种是逆反情绪,认为父母因为自己年龄小就剥夺了自己的“财政大权”,这并不公平,其实自己是有能力分配好自己的压岁钱的;

另一种则是自尊心受挫,因为父母直接否定了自己的“理财能力”。

其实,对于孩子们而言,理财能力是需要从小就培养的,父母与其不让他们支配自己的钱财,不如平时从小事上灌输,教会他们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自己的钱财。

给孩子压岁钱,以下几句话最好别说,以免钱花出去了,娃却不领情

2、“收了压岁钱,今年要听话懂事才行。”

类似的还有,“只要你懂事听话,以后压岁钱要多少有多少。”

这种“奖励机制”看起来是有效的,但其实从长远上来看,对孩子的影响并不是很好。

一来,它会给孩子们一种暗示:凡事都有目的性,我的听话懂事,是为了更多的压岁钱(其他奖励),而不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去成为这种小孩,久而久之,他们的功利心可能会随着奖励增加而变强。

二来,父母的这种做法是在暗示孩子:我给你的爱,是有条件的爱,“你必须要听话懂事或者是好好学习,我才会给你奖励。”

给孩子压岁钱,以下几句话最好别说,以免钱花出去了,娃却不领情

你的出发点可能在孩子身上,但他们却感觉父母爱的是听话懂事的我或者是成绩优异的我。

压岁钱给多少?给到几岁比较合适?

过去,压岁钱可能只是表示“祝福”的形式,并不在意金额的多少。

但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提高,压岁钱的传统寓意开始“变味”,它反倒成了大人们炫富、拼面子的工具,给的金额越来越高。

之前网络有一份问卷调查,90名孩子中,一半以上的小孩收到的压岁钱总数在1000~5000元之间。

给孩子压岁钱,以下几句话最好别说,以免钱花出去了,娃却不领情

另外,不同的地区,给孩子们的压岁钱数额也各不相同——

例如北方地区,一般是300到500左右,南方地区则有些“失控”,福建省已达到3500元,据说福建省某个市区甚至会给12000元。

专家认为:压岁钱本身是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并不是不良的物质教化和攀比工具,大家还是要回归本心。不然,影响孩子们的金钱观不说,还可能导致大人之间的负担变重。

那么,到底给多少才合适?给到几岁最好呢?

给孩子压岁钱,以下几句话最好别说,以免钱花出去了,娃却不领情

专家建议:压岁钱还是给100~300元比较适合,既表达了心意,又不会太过,而且大人们之间也不会有太重的负担,另外给到孩子14岁或16岁左右最好。

孩子压岁钱怎么处理?

1、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可以去银行专门开一个账户,家长把孩子每年的压岁钱存在里面,当作今后的教育基金。

2、如果孩子已经七八岁,完全有能力开始自由支配自己的钱财,父母不妨平时多教教他们如何理财,然后放心把压岁钱交给他们自己处理。

【今日话题】你今年给孩子准备了多少压岁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