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減”之下,寒假的三個關鍵:閱讀、陪伴和習慣!請老師轉給家長

“雙減”之下,寒假的三個關鍵:閱讀、陪伴和習慣!請老師轉給家長

前段時間,教育部印發通知,部署寒假“雙減”工作,通知提出“三嚴”:嚴防非學科類教育訓練機構超範圍開展學科類教育訓練;嚴罰重處違法違規教育訓練行為;嚴格控制寒假書面作業總量。

寒假期間,不能補課,沒有作業,那是不是孩子就能放飛自我了?家長就放任不管了?

當然不是!

要知道,寒假不僅是“休息區”,也是“加油站”。

父母不僅要讓孩子休息好,養足精力,也要給孩子加滿油,讓孩子蓄滿能量,最關鍵的是做到這三點:閱讀、陪伴和習慣!

1

沒有閱讀的家庭

就沒有好的教育

總有很多家長說,自己學曆不高,文化不夠,是不是就教育不好孩子了?

當然不是,家長不是老師,必須傳授文化知識給孩子,家庭也不是學校,不需要給孩子上課。

家庭教育更多的功能和責任,不是讓孩子考多少分,而是塑造孩子的性格、品行、内心、素質......

不是每個家長都是教育專家,但是每個家長都能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有句話說的好,教育做不到的,就交給閱讀。

人際關系、友誼、愛情、挫折、自我與夢想,這些課本或許不教、家庭也很少談論的,在閱讀中都能找到答案。

“雙減”之下,寒假的三個關鍵:閱讀、陪伴和習慣!請老師轉給家長

不管我們如何強調閱讀很重要,很多父母依然不認同閱讀的“功利性”。

确實,比起投入大、見效快的補習班,閱讀看起來确實是“無用功”。

國文統編教材總主編溫儒敏說過:國文聯考是選拔性考試,将來至少有15%的考生做不完試卷。

而這15%的考生最大的共同點,可能就是不閱讀。聯考國文命題最明顯的變化是考閱讀量和閱讀速度,讀得太少太慢就做不完卷子。

所有科目都考察閱讀水準,“國文為王的時代”已經不是口号,從小不閱讀,中聯考會很吃虧。

先有閱讀,再有學習,然後才會有成績。

如果孩子隻學習教科書,隻應付做作業,那麼他對世界的了解僅限于方寸之地,他所吸收的知識也僅限于課本知識。

通過海量閱讀,涉獵百科,博覽群書,孩子的智慧才能不斷成長,最終成為強大的自我發展能力。

而愛閱讀的孩子,通常是受家長影響的,有研究顯示:父母才是孩子真正重要的閱讀榜樣,孩子閱讀态度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父母的閱讀态度。

給孩子金山銀山,都不如讓孩子愛上閱讀,一個愛閱讀的孩子,不會變壞。

“雙減”之下,寒假的三個關鍵:閱讀、陪伴和習慣!請老師轉給家長

2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長的必需品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說過: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自己帶。

很多人會問:天天都說陪孩子,可如果我不去掙錢,拿什麼養孩子?

比起陪伴,有人覺得掙錢更重要,因為有了錢才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彌補缺失的教育。

然而,孩子對于父母教育的渴求,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

孩子的良好品質,不是從書上學來的,而是來源于父母的言傳身教。

孩子的行為習慣,不是老師說了他就會學好,而是根植于日複一日對父母的模仿與學習。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奧巴馬說過:“我不會做一輩子的總統,但我要做一輩子的好父親。”他最驕傲的一件事,就是沒有缺席過一次女兒的家長會。

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陪伴更是“限量供應”!在父母有限的一生裡,陪伴孩子是一件多麼緊迫的事!

轉眼間,那個哭着要去遊樂場的孩子就已經能夠獨立去外地求學,而等到父母終于忙完工作,有時間陪伴孩子時,孩子自己卻已經長成沒有時間的大人了。

陪伴的重要性值得強調千遍萬遍,前段時間教育局緻信全國中國小生家長,也特意強調假期裡一定要關注親子陪伴。

建議家長多與孩子溝通交流,聊生活,聊成長,聊興趣愛好,真正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做孩子的朋友和榜樣。

好的教育,離不開父母的陪伴,你對孩子陪伴了多少,孩子身上就會展現多少你教育的成果。

“雙減”之下,寒假的三個關鍵:閱讀、陪伴和習慣!請老師轉給家長

3

好的習慣是成功路上的基石

俗話說,好變壞一刻鐘,壞變好需一年。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是學壞容易學好難,人的壞習慣一旦養成,要想改變會困難很多。

好習慣對于孩子來說尤為重要,不僅關系到學習成績,還影響到今後的工作與生活。

尤其是寒假,更是是壞習慣滋生的溫床,睡懶覺、不運動、懶散、沉迷電子産品、吃零食、在長輩的溺愛下脾氣變壞......

一旦這些壞習慣形成,開學後再想改正,家長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孩子要改正也需要難受一段時間。

是以對于孩子的習慣問題,家長一定要重視,假期也不能放縱孩子,在保持好習慣的同時培養更多好習慣。

“雙減”之下,寒假的三個關鍵:閱讀、陪伴和習慣!請老師轉給家長

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個好習慣養成需要連續21天不斷的訓練,而一個寒假的時間,足夠讓孩子的習慣養成。試着培養孩子這幾個好習慣,是每個父母都應做好的事情。

◎自覺學習的習慣

先明确要求,讓孩子知道怎麼做才是自覺,做不好會有哪些危害。

幫助孩子制定計劃,讓孩子根據計劃執行學習任務,學得更有條理。

◎珍惜時間的習慣

孩子之間真正的差距不在于智力,不在于努力程度,而在于時間管理。

鼓勵孩子做時間的主人,平時不能拖拉懶散,學習時要高度集中精神,珍惜時間去學更多知識。

◎自理生活的習慣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賴父母,不依賴老師,哪怕離開父母也能自理生活。

獨立的孩子動手能力更強,适應能力也更強,不管去到哪裡都能表現出色。

◎認真負責的習慣

做對了要表揚,做錯了要批評,一定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才能學會承擔責任。

放手讓孩子做決定,提高孩子的抉擇能力,培養責任感,孩子才能茁壯成長。

成功源于習慣,習慣源于日常。

所有的成就,都是靠一朝一夕做小事做出來的,都是靠一個個好習慣堆出來的。

哪有什麼一夜成名,不過都是百煉成鋼。

這個寒假,每天多翻幾頁書,堅持運動,規律作息,持續學習,這些微小的習慣,都會帶孩子去到更遠的地方。

願孩子在好的習慣中,不斷豐盈自己的身體和靈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