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双减”之下,寒假的三个关键:阅读、陪伴和习惯!请老师转给家长

“双减”之下,寒假的三个关键:阅读、陪伴和习惯!请老师转给家长

前段时间,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寒假“双减”工作,通知提出“三严”:严防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超范围开展学科类培训;严罚重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严格控制寒假书面作业总量。

寒假期间,不能补课,没有作业,那是不是孩子就能放飞自我了?家长就放任不管了?

当然不是!

要知道,寒假不仅是“休息区”,也是“加油站”。

父母不仅要让孩子休息好,养足精力,也要给孩子加满油,让孩子蓄满能量,最关键的是做到这三点:阅读、陪伴和习惯!

1

没有阅读的家庭

就没有好的教育

总有很多家长说,自己学历不高,文化不够,是不是就教育不好孩子了?

当然不是,家长不是老师,必须传授文化知识给孩子,家庭也不是学校,不需要给孩子上课。

家庭教育更多的功能和责任,不是让孩子考多少分,而是塑造孩子的性格、品行、内心、素质......

不是每个家长都是教育专家,但是每个家长都能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有句话说的好,教育做不到的,就交给阅读。

人际关系、友谊、爱情、挫折、自我与梦想,这些课本或许不教、家庭也很少谈论的,在阅读中都能找到答案。

“双减”之下,寒假的三个关键:阅读、陪伴和习惯!请老师转给家长

不管我们如何强调阅读很重要,很多父母依然不认同阅读的“功利性”。

确实,比起投入大、见效快的补习班,阅读看起来确实是“无用功”。

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说过:语文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将来至少有15%的考生做不完试卷。

而这15%的考生最大的共同点,可能就是不阅读。高考语文命题最明显的变化是考阅读量和阅读速度,读得太少太慢就做不完卷子。

所有科目都考察阅读水平,“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经不是口号,从小不阅读,中高考会很吃亏。

先有阅读,再有学习,然后才会有成绩。

如果孩子只学习教科书,只应付做作业,那么他对世界的了解仅限于方寸之地,他所吸收的知识也仅限于课本知识。

通过海量阅读,涉猎百科,博览群书,孩子的智慧才能不断成长,最终成为强大的自我发展能力。

而爱阅读的孩子,通常是受家长影响的,有研究显示:父母才是孩子真正重要的阅读榜样,孩子阅读态度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阅读态度。

给孩子金山银山,都不如让孩子爱上阅读,一个爱阅读的孩子,不会变坏。

“双减”之下,寒假的三个关键:阅读、陪伴和习惯!请老师转给家长

2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说过: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带。

很多人会问:天天都说陪孩子,可如果我不去挣钱,拿什么养孩子?

比起陪伴,有人觉得挣钱更重要,因为有了钱才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弥补缺失的教育。

然而,孩子对于父母教育的渴求,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

孩子的良好品质,不是从书上学来的,而是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孩子的行为习惯,不是老师说了他就会学好,而是根植于日复一日对父母的模仿与学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奥巴马说过:“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总统,但我要做一辈子的好父亲。”他最骄傲的一件事,就是没有缺席过一次女儿的家长会。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陪伴更是“限量供应”!在父母有限的一生里,陪伴孩子是一件多么紧迫的事!

转眼间,那个哭着要去游乐场的孩子就已经能够独立去外地求学,而等到父母终于忙完工作,有时间陪伴孩子时,孩子自己却已经长成没有时间的大人了。

陪伴的重要性值得强调千遍万遍,前段时间教育局致信全国中小学生家长,也特意强调假期里一定要关注亲子陪伴。

建议家长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聊生活,聊成长,聊兴趣爱好,真正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做孩子的朋友和榜样。

好的教育,离不开父母的陪伴,你对孩子陪伴了多少,孩子身上就会体现多少你教育的成果。

“双减”之下,寒假的三个关键:阅读、陪伴和习惯!请老师转给家长

3

好的习惯是成功路上的基石

俗话说,好变坏一刻钟,坏变好需一年。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学坏容易学好难,人的坏习惯一旦养成,要想改变会困难很多。

好习惯对于孩子来说尤为重要,不仅关系到学习成绩,还影响到今后的工作与生活。

尤其是寒假,更是是坏习惯滋生的温床,睡懒觉、不运动、懒散、沉迷电子产品、吃零食、在长辈的溺爱下脾气变坏......

一旦这些坏习惯形成,开学后再想改正,家长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孩子要改正也需要难受一段时间。

所以对于孩子的习惯问题,家长一定要重视,假期也不能放纵孩子,在保持好习惯的同时培养更多好习惯。

“双减”之下,寒假的三个关键:阅读、陪伴和习惯!请老师转给家长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好习惯养成需要连续21天不断的训练,而一个寒假的时间,足够让孩子的习惯养成。试着培养孩子这几个好习惯,是每个父母都应做好的事情。

◎自觉学习的习惯

先明确要求,让孩子知道怎么做才是自觉,做不好会有哪些危害。

帮助孩子制定计划,让孩子根据计划执行学习任务,学得更有条理。

◎珍惜时间的习惯

孩子之间真正的差距不在于智力,不在于努力程度,而在于时间管理。

鼓励孩子做时间的主人,平时不能拖拉懒散,学习时要高度集中精神,珍惜时间去学更多知识。

◎自理生活的习惯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父母,不依赖老师,哪怕离开父母也能自理生活。

独立的孩子动手能力更强,适应能力也更强,不管去到哪里都能表现出色。

◎认真负责的习惯

做对了要表扬,做错了要批评,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学会承担责任。

放手让孩子做决定,提高孩子的抉择能力,培养责任感,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成功源于习惯,习惯源于日常。

所有的成就,都是靠一朝一夕做小事做出来的,都是靠一个个好习惯堆出来的。

哪有什么一夜成名,不过都是百炼成钢。

这个寒假,每天多翻几页书,坚持运动,规律作息,持续学习,这些微小的习惯,都会带孩子去到更远的地方。

愿孩子在好的习惯中,不断丰盈自己的身体和灵魂。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