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動不動就大發脾氣?這脾氣是怎麼産生的?能不能化解?

現在的孩子,一般都會被父母的溺愛,有需必有應,但随着時間的增加,孩子的要求會越來越多,有時候隻要得不到,就會大發脾氣,又哭又鬧,很多家長有時候以吼的形式,打的方法,但依舊改善不了孩子哭鬧發脾氣,家長們最後放棄管教,隻能妥妥的答應孩子的要求,但這種方法顯然是不對的,那我們今天就來分析分析孩子的脾氣是怎麼産生的,看孩子的脾氣能不能化解!

孩子動不動就大發脾氣?這脾氣是怎麼産生的?能不能化解?

首先,我們應該清楚的知道,孩子大多數的發脾氣是在沒有被滿足的情況下才會發脾氣的!

現在因為我們做家長的,對孩子過于溺愛,孩子稍微一哭一鬧,家長就會立馬放低姿态,這樣對于一個沒有自控能力的孩子,會認為家長的高姿态是裝裝樣子,當孩子沒有被滿足的時候,就會采取哭鬧,采取發脾氣的方式,引起家長注意,讓家長來滿足自己心裡的需求!

孩子動不動就大發脾氣?這脾氣是怎麼産生的?能不能化解?

另外,就是孩子想讓父母明白自己的心思,但父母沒有及時的了解,導緻的發脾氣,就像成年人失落一樣,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情緒!

孩子動不動就大發脾氣?這脾氣是怎麼産生的?能不能化解?

對于孩子發脾氣,其實也是有化解方法的,比如說孩子想要一個玩具,但沒有給孩子買,孩子在家哭鬧,作為家長的你,不需要去哄,也不需要去吼,就把孩子帶回房間,讓孩子鬧,因為所有的孩子鬧都是鬧給父母看的。

你就需要靜靜的看着孩子鬧,等孩子鬧累了,哭累了,然後在去抱着孩子,用平等的說話方式,給孩子說:“我知道你非常想要那個玩具,但是咱家已經有同款玩具了,而且那個玩具你都沒咋玩,如果你非常喜歡這個玩具的話,你可以先玩家裡這個,如果家裡這個壞掉了的話,我給你買新的,但你如果覺得這樣不合理的話,你還想哭,我可以陪着你,你啥時候哭累了,想通了,咱出去,我給你洗個臉,咱休息休息,我陪你一起玩!”

孩子動不動就大發脾氣?這脾氣是怎麼産生的?能不能化解?

這樣孩子就會冷靜下來,去思考剛剛的要求是否合理,也會去思考,父母并不是被自己一哭一鬧就滿足自己的,下次孩子在有需求時,孩子就會去思考,這個要求到底合理不合理!時間長了孩子就會養成自控力!

孩子動不動就大發脾氣?這脾氣是怎麼産生的?能不能化解?

其實孩子年齡越小,他的情緒會越不穩定,遇到不愉快的事兒時,或心裡有啥需求時,會在臉上表現的淋漓盡緻,我們要多多的觀察孩子的表現,要從情感上撫慰孩子,要有耐心的去教導,不要大聲訓斥,更不要發怒的打罵,這樣當你教導孩子時,孩子才能聽進去你說的話!

對于已經上學了的孩子,孩子因為年齡的增長,朋友的增加,加上學習思維了解層次的增加,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對一些事物也有了不同的看法,但他并不像我們擁有健全的思維模式,我們必須的接受孩子的思維想法,并要專心的傾聽孩子的表達,讓孩子也覺得自己得到了尊重!

孩子動不動就大發脾氣?這脾氣是怎麼産生的?能不能化解?

孩子,之是以叫孩子,就是因為他沒有成年人的思維想法與做法,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他們需要通過不斷嘗試,然後通過家長的回報來得到答案!我們教孩子,就是要告訴孩子剛才的行為是否正确的,他們用發脾氣、哭鬧的方法要挾父母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但這需要并不是必要的。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我們很愛孩子,但同時也不喜歡孩子哭哭鬧鬧,如此才能教育孩子以後不再哭鬧,也能避免孩子與父母的親情疏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