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依法帶娃”不再紙上談兵,首份《家庭教育令》為孩子撐起保護傘

本文導讀:古人常說,“至要莫若教子”。對于父母而言,教育好下一代是最重要的事。而父母常常以“賺錢養家”為借口,忽視了這個重要的責任陪伴孩子。

其實,“賺錢養家”和“陪伴孩子”是夫妻共同承擔的家庭職責,可以分工合作,也可以通力合作。完美合作的結果是:培養出一個身心健康、孝順恭敬、對家庭和社會有用的人才。

“依法帶娃”不再紙上談兵,首份《家庭教育令》為孩子撐起保護傘

1月19日,湖北省宜城城市人民法院發出首份《湖北省宜城市人民法院家庭教育令》。這份《家庭教育令》是在審理一起未成年人審理一起未成年人搶劫、非法拘禁案件中,對三名不滿16周歲的被告人的監護人家庭監管不力進行的責任追究。

法院在庭審中,針對三名被告人都存在辍學、休學、逃學,長期無人監管的實際情況,對三名監護人家庭教育“怠于履行監護職責”的行為予以訓誡,并且依法向三名監護人發出《家庭教育令》。

“依法帶娃”不再紙上談兵,首份《家庭教育令》為孩子撐起保護傘

與此同時,法院還邀請該市第一進階中學的老師走進“幸福家庭學校”,與被告人交心談心,團市委、市婦聯、市司法局等部門共同指導了監護人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

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布實施,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從“家事”到“國事”,家庭教育不再是紙上談兵。

當今社會,這樣的家庭有很多。父母因為忙于事業,疏于對孩子管教,孩子長大後就逐漸暴露出性格上的缺陷。當初,父母是賺了大把的錢,但是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如今,孩子花掉大把的錢,同時用自己的現狀折磨父母,這也是有因有果的。

“依法帶娃”不再紙上談兵,首份《家庭教育令》為孩子撐起保護傘

更為嚴重地是,孩子脫離了父母的監管之後,觸犯法律,不僅毀了孩子,而且也時而與安甯。這怎麼不讓家長痛心呢?造成這樣的後果,其實是家長推脫對孩子的家庭教育責任的結果,有些家長總是以“賺錢養家”為借口,當起了“甩手掌櫃”,逃避孩子的家庭教育責任。

反過來,父母在提供給孩子必要的物質生活的同時,也花大量的時間陪伴孩子、教育孩子,在孩子無助的時候引導他、鼓勵他,在他感興趣的方面培養他、支援他。

孩子長大後,不僅能夠自食其力,還會像父母曾給予他的一樣,給予父母精神上的溫暖和安慰。一家人互相支援、互相關懷,其樂融融,這同樣也是有果必有因。

“依法帶娃”不再紙上談兵,首份《家庭教育令》為孩子撐起保護傘

那麼,作為父母,你究竟想要哪種結果呢?

(1)在思想上,明确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父親是孩子的天,母親是孩子的地。當父母常常陪在孩子身邊的時候,孩子就有腳踩大地,頭頂藍天的安全感,安全感對于孩子的成長實在是太重要了!

試想,當一個人身處不安全的環境中時,會用什麼眼光看待周圍的人?還能不能勇敢自然地去做事?願不願意與他人溝通?……而不是父母陪伴長大的孩子,就會時刻生活在沒有安全感的世界裡。這樣的世界沒有任何快樂可言。

“依法帶娃”不再紙上談兵,首份《家庭教育令》為孩子撐起保護傘

相反,一個有父母關愛和陪伴的孩子,很少會有不安全感。這樣的孩子往往敢說、敢做、敢想、敢嘗試,他自信、大膽、敢于創新和面對。這樣的孩子會積極面對生活和工作。即使人生有風雨,對他而言也是短暫的,因為他内心的陽光會照耀整個人生。

是以,從孩子自己身心發展和終身幸福的角度來講,父母陪伴孩子絕對是重要的事情。而從父母的感受來說,父母隻有常常陪伴孩子,才能了解孩子。而孩子小時候感受父母的愛,是父母年老後感受孩子愛的前提。如果父母希望自己輕松而幸福地度過晚年,就定要在年輕時種下“陪伴孩子”的種子。

“依法帶娃”不再紙上談兵,首份《家庭教育令》為孩子撐起保護傘

(2)在孩子監管上,降低物質标準,把時間還給孩子

當今社會,為吃飽穿暖而賺錢的父母已經不多了。父母之是以拼命賺錢,大部分原因是為了滿足自己和家人的物質享受。享受是無底洞,“欲”是深淵。人的福分就在生活的點滴浪費中折損掉了。

如果父母明白物質享受是短暫的,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長久的話,就不會為了追求高标準的物質生活,而用賺錢的時間換取孩子的成長。是以,父母完全可以降低物質标準,在生活中厲行節儉,多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把賺錢的時間省下來去陪伴孩子成長。這才是人生的大事與正事。

“依法帶娃”不再紙上談兵,首份《家庭教育令》為孩子撐起保護傘

(3)一人主外,一人主内,經濟與教育兩不誤

父親在外賺錢,用經濟支撐家庭的物質需求;母親在家教育孩子,為孩子的成長和家庭的和睦打下基礎。父母應該明白:經濟和教育是家庭中的兩件大事,經濟是硬體,教育是軟體,缺不可。兩個人不存在誰賺錢養誰,都是互相支援、互相輔助的關系。隻要父母配置設定好各自的職責,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家庭興旺是必然結果。

《家庭教育促進法》頒布實施以來,多地已經依據法律開出了首份《家庭教育令》,對于家庭教育中推卸責任,“怠于履行監護職責”的行為,進行法律懲戒。

“依法帶娃”不再紙上談兵,首份《家庭教育令》為孩子撐起保護傘

各位家長同志,行動起來吧!“雙減”政策深入推進的大背景下,孩子的成長模式發上了根本性的變化,孩子回歸了家庭,需要父母對孩子的成長精心規劃,細心陪伴,共同成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