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失利的柳永滿腹牢騷,遂寫下這首雲雨詞,導緻半輩子無法參加科舉

一個孤獨的靈魂,一段被塵封的故事。本出身書香世家,去世時又是那樣的凄涼。未有兒女,卻是相熟藝姬們湊錢下葬,年年忌日不過幾名歌姬悼念。

達官貴人們,聽不得豔俗浪調。他的詞句,卻在世俗中傳唱。他也曾是如此驕傲,赢得雅士堂彩。不想弄人造化下,卻是與少時截然不同的軌迹。

宋詞發展到巅峰的過程中,有他一筆着墨。整部宋史,卻不曾給他留下一個位置。這人是誰?他的名字,叫柳永!

在價值觀多元開放的今天,他是個毀譽參半的多面人。在古代追求價值觀下,他卻是被否定排斥的異類。卻不知,越是被主流否定,越是要發出光芒!

從柳永的詞句中,能讀出他的驕傲與不甘、落寞,到最後的看破。也正是這些詞句,我們認識到一個具體而真實的柳永。

失利的柳永滿腹牢騷,遂寫下這首雲雨詞,導緻半輩子無法參加科舉

一、自信少年放光明

984年,柳永出生在一名大宋公務員的家裡,祖上更不得了了,族譜足能扒拉千年之長!可惜,祖上輝煌,絲毫不改變柳永老爹為工作奔波的窘境。随着父親的調動而四處搬家,小柳永也見證大宋壯美山河。

從齊魯的名山大川,到揚州街景的煙火,都在少年的心中留下痕迹。書香門第的出生,卓越環境的熏陶,文學天賦直接覺醒了。時有金句産生,教育過柳永的老師們,都覺得小家夥未來定然不凡!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天才光環加身,年輕人難免驕狂。17歲的柳永,曾作《巫山一段雲·六六真遊洞》一詞,話武夷之雄美“何處按雲軒”“又話蓬萊清淺”,言有“飄飄淩雲”之意。

在隻有贊美存在的空間裡,自信與狂妄的界限從未分明,才華橫溢之下,是任性的與日俱增。柳永将自己心思,更多投入詞中,而不是考試指定教材。天才的小小任性,父母默許了

後半生的柳永,對曾經自己是如何想的呢?“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一生赢得是凄涼。追前事、暗心傷。”“夕陽閑淡秋光老,離思滿蘅臯。”懷念中帶有些遺憾,也是一輩子反複咀嚼的回憶。

失利的柳永滿腹牢騷,遂寫下這首雲雨詞,導緻半輩子無法參加科舉

二、放蕩不羁愛自由

快樂了一段時間,年輕的柳永,在不間斷耳邊風下,終于決定要去京城參加考試了。然而,他選擇了由錢塘入杭州的進京路線。卻由于杭州生活的美好,不願離去了!

也順便寫出了無數名篇:“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銀塘靜、魚鱗簟展,煙岫翠龜甲屏開。”“殷晴雷,雲中鼓吹,遊遍蓬萊。”等詞句,很快為藝姬們所傳唱。

他借着繁華的商貿,有幾把刷子的年輕人揚名天下。從1002年到1007年末,柳永一直停留在蘇杭,為這人間最繁華的煙火而着迷。在歌舞宴飲中放浪形骸,完全不在意所謂的考試。

畢竟他是如此的年輕,才華這樣突出,對于科舉是如此自信,相信自己必将輕輕松松攬狀元入懷。既如此,何不先盡情享受着蘇杭繁華?享受着盛世極樂?年年如此,直到1008年,柳永終于接續五年前的道路。世界,給予了他能給予的一切美好,那麼代價是什麼?

失利的柳永滿腹牢騷,遂寫下這首雲雨詞,導緻半輩子無法參加科舉

三、意外橫禍造困窘

溫婉麗人的深情,達官貴人的吹捧,無法抵擋柳永繼續前進了。背負“濟世志”,家人的期望,師長的教誨,天下人的矚目,直接擺出勢在必得之勢“定然魁甲登高第”。

可惜他卻沒有如能如願,不說狀元,連個進士都無!柳永驕傲的靈魂,要承受命運的痛擊。他人的非議,更是蝕骨之刃。柳永之心,必然如同天塌的絕望。

柳永的文華是不必說的,問題出在哪?是皇帝的降維打擊!臨考試時宋真宗突然有诏“屬辭浮糜”皆受到嚴厲譴責,故柳永初試落第。失利的柳永滿腹牢騷,遂寫下這首雲雨詞,導緻半輩子無法參加科舉:

《鶴沖天·黃金榜上》宋·柳永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争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柳永的這首詞有對自我的安慰,也有對不平的宣洩。之後的柳永,迷失東京的芳華。在大宋舉國之力供養的京城,煙火中沉迷。如同許多年前的失意老前輩,解酒消愁。勾欄瓦舍,留下柳永痕迹。

胸中的抱負,卻時而讓本我清醒。繼續參與科舉,為了不辜負所學過的知識。可惜,當年《鶴沖天》中的“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讓小心眼皇帝記住了他,導緻了他接下來半輩子無法參加科舉。

若幹年前的詞句,竟成柳永後半生的注腳。他是自己的白衣卿相,卻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他的文華辭藻華麗,卻被後輩們不斷批評。

失利的柳永滿腹牢騷,遂寫下這首雲雨詞,導緻半輩子無法參加科舉

四、國家不幸詞家幸

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變革的的大詞人,對後來詞人影響甚大。豐富詞調,使詞格調升華,登大雅之堂,雅俗共賞。不論市井皇宮,都能聽到柳詞的傳唱。

在理想抱負上,柳永是不幸。壯年時未能登科舉而入天子堂,舒展胸懷抱負。他隻能将心思,投入詞曲中,創作一篇篇奢美文章,在酒肆花船中,不羁的天性得到釋放。

他于科舉裡一敗塗地,在詞句中轟然升起。聞名天下的白衣才子,升入市民,創作喜聞樂見的詩詞。卻被主流批判為豔詞,飽受士大夫非議。宋史甚至未曾為柳永立傳。被否定的柳永,将痛苦收起,以笑臉面對生活的痛擊。詩詞,不僅僅是記錄生活,同時抒發個人心緒。

感歎個人機遇不順,知音難覓,《戚氏》是柳永所作的回顧。不再執着功名利祿,而是将心力投入創作之中,将情感注入文字之中,締造一座座名篇,流傳無數脍炙人口的絕句。是柳永個人的創作,也是宋詞的一個頂峰,為之後宋詞大家們的登場打下前奏。

多少人記得柳永的貢獻?更多人記得的,恐怕是從不停止的大家批評。從柳永的心髒還在跳動的時刻,到氣息停止的千年後,反對的聲音總是這樣的繁多。

或許柳永已經不在意了吧!文人批評柳詞中男女之愛雅俗,對達官貴人吹捧之常豔,不知有幾人想過,柳永是個需要以詩詞謀生的詞人。在許多時刻,也隻能迎着世人喜好創作。

柳永的後半生,在屢試不中的壓力下,選擇了湊合。沒有文人傲骨的甯折不彎,也沒有一跪塗地。以個人的圓滑,面對命運的考驗。命運終于玩夠了,給出了回應。

失利的柳永滿腹牢騷,遂寫下這首雲雨詞,導緻半輩子無法參加科舉

五、暮年及第多歎惋

當宋仁宗特開恩科,對曆屆科場沉淪之士的錄取放寬尺度,柳永毫不猶豫的抓住了機會。暮年及第!那年,他年輕氣盛,被穿小鞋。隻有一路失敗,規劃藍圖破碎。逃進樂符詞句,書寫着自己的精神世界。

如今,五十歲的柳永終于踏出昔年的規劃的第一步,柳永,也不過嘗試圓滿昔日遺憾而已。在工作中,柳永為官頗有成績。受百姓愛戴,更曾為“鹽工’作詞,對其艱苦勞作發聲。

随着時日流逝,柳永能感受到排斥力增加。所謂大器晚成的夢,終究要醒來了。昔日的非主流行徑,文人雅士的排斥,導緻仕途多有坎坷。随着年齡增大,身體機能小腿,最終于1049年,柳永以屯田員外郎身份退休了。1053年病逝于潤州,就此從曆史的中退場。

失利的柳永滿腹牢騷,遂寫下這首雲雨詞,導緻半輩子無法參加科舉

六、總結

個人的坎坷,最終造就詞壇大家。柳永的詞句,也為後人觀察北宋市民煙火,留下珍貴咨詢

柳永的才華,不被主流接納,更為詩詞大家所批評了千年。仿佛人生十分失敗,可争議不正代表着柳永痕迹依舊存在嗎?王侯将相,大家宗師,有幾人有柳永柳詞這樣的知名度?

柳永在時光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即使正史不從記錄,在他人的筆記,與柳永存世的句中,我們能認出一個鮮活的柳永。比權傾一時的大人物們更持久,許多高貴“陽春白雪”更加的長久。

柳永的一生,是失敗的一生?怎麼可能啊,他在文學上的成績是如此卓越,開一代先河,啟後世之盛。對于所謂的價值、美麗,是群衆喜聞樂見作品。在多元化今天,大多數價值觀,将得到肯定而非非議。

困苦禁锢了柳永的身軀,他卻以詩詞綻放自己的光輝。哪怕在曆史中未曾留下多少痕迹,卻有着情感豐富的思想世界作為遺留。樹立的文學豐碑,後人不論是批判,還是鑒賞,依然透露出當年的偉岸。

在詞句鑒賞中,留給後人瞻仰學習。詞句的排序,節奏的搭配,情感的宣洩。柳詞,自成一派,也在漫長曆史長河中留下自己鮮明的痕迹。若是當年科舉順利,柳永是否有精力投入詩詞中?詞是否會有今天這樣鼎盛?

答案永遠不會有人知曉,正如曆史不會倒流。我們唯一能做的,是把握現在,書寫自己的未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