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失利的柳永满腹牢骚,遂写下这首云雨词,导致半辈子无法参加科举

一个孤独的灵魂,一段被尘封的故事。本出身书香世家,去世时又是那样的凄凉。未有儿女,却是相熟艺姬们凑钱下葬,年年忌日不过几名歌姬悼念。

达官贵人们,听不得艳俗浪调。他的词句,却在世俗中传唱。他也曾是如此骄傲,赢得雅士堂彩。不想弄人造化下,却是与少时截然不同的轨迹。

宋词发展到巅峰的过程中,有他一笔着墨。整部宋史,却不曾给他留下一个位置。这人是谁?他的名字,叫柳永!

在价值观多元开放的今天,他是个毁誉参半的多面人。在古代追求价值观下,他却是被否定排斥的异类。却不知,越是被主流否定,越是要发出光芒!

从柳永的词句中,能读出他的骄傲与不甘、落寞,到最后的看破。也正是这些词句,我们认识到一个具体而真实的柳永。

失利的柳永满腹牢骚,遂写下这首云雨词,导致半辈子无法参加科举

一、自信少年放光明

984年,柳永出生在一名大宋公务员的家里,祖上更不得了了,族谱足能扒拉千年之长!可惜,祖上辉煌,丝毫不改变柳永老爹为工作奔波的窘境。随着父亲的调动而四处搬家,小柳永也见证大宋壮美山河。

从齐鲁的名山大川,到扬州街景的烟火,都在少年的心中留下痕迹。书香门第的出生,卓越环境的熏陶,文学天赋直接觉醒了。时有金句产生,教育过柳永的老师们,都觉得小家伙未来定然不凡!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天才光环加身,年轻人难免骄狂。17岁的柳永,曾作《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一词,话武夷之雄美“何处按云轩”“又话蓬莱清浅”,言有“飘飘凌云”之意。

在只有赞美存在的空间里,自信与狂妄的界限从未分明,才华横溢之下,是任性的与日俱增。柳永将自己心思,更多投入词中,而不是考试指定教材。天才的小小任性,父母默许了

后半生的柳永,对曾经自己是如何想的呢?“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怀念中带有些遗憾,也是一辈子反复咀嚼的回忆。

失利的柳永满腹牢骚,遂写下这首云雨词,导致半辈子无法参加科举

二、放荡不羁爱自由

快乐了一段时间,年轻的柳永,在不间断耳边风下,终于决定要去京城参加考试了。然而,他选择了由钱塘入杭州的进京路线。却由于杭州生活的美好,不愿离去了!

也顺便写出了无数名篇:“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银塘静、鱼鳞簟展,烟岫翠龟甲屏开。”“殷晴雷,云中鼓吹,游遍蓬莱。”等词句,很快为艺姬们所传唱。

他借着繁华的商贸,有几把刷子的年轻人扬名天下。从1002年到1007年末,柳永一直停留在苏杭,为这人间最繁华的烟火而着迷。在歌舞宴饮中放浪形骸,完全不在意所谓的考试。

毕竟他是如此的年轻,才华这样突出,对于科举是如此自信,相信自己必将轻轻松松揽状元入怀。既如此,何不先尽情享受着苏杭繁华?享受着盛世极乐?年年如此,直到1008年,柳永终于接续五年前的道路。世界,给予了他能给予的一切美好,那么代价是什么?

失利的柳永满腹牢骚,遂写下这首云雨词,导致半辈子无法参加科举

三、意外横祸造困窘

温婉丽人的深情,达官贵人的吹捧,无法抵挡柳永继续前进了。背负“济世志”,家人的期望,师长的教诲,天下人的瞩目,直接摆出势在必得之势“定然魁甲登高第”。

可惜他却没有如能如愿,不说状元,连个进士都无!柳永骄傲的灵魂,要承受命运的痛击。他人的非议,更是蚀骨之刃。柳永之心,必然如同天塌的绝望。

柳永的文华是不必说的,问题出在哪?是皇帝的降维打击!临考试时宋真宗突然有诏“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谴责,故柳永初试落第。失利的柳永满腹牢骚,遂写下这首云雨词,导致半辈子无法参加科举:

《鹤冲天·黄金榜上》宋·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的这首词有对自我的安慰,也有对不平的宣泄。之后的柳永,迷失东京的芳华。在大宋举国之力供养的京城,烟火中沉迷。如同许多年前的失意老前辈,解酒消愁。勾栏瓦舍,留下柳永痕迹。

胸中的抱负,却时而让本我清醒。继续参与科举,为了不辜负所学过的知识。可惜,当年《鹤冲天》中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让小心眼皇帝记住了他,导致了他接下来半辈子无法参加科举。

若干年前的词句,竟成柳永后半生的注脚。他是自己的白衣卿相,却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他的文华辞藻华丽,却被后辈们不断批评。

失利的柳永满腹牢骚,遂写下这首云雨词,导致半辈子无法参加科举

四、国家不幸词家幸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变革的的大词人,对后来词人影响甚大。丰富词调,使词格调升华,登大雅之堂,雅俗共赏。不论市井皇宫,都能听到柳词的传唱。

在理想抱负上,柳永是不幸。壮年时未能登科举而入天子堂,舒展胸怀抱负。他只能将心思,投入词曲中,创作一篇篇奢美文章,在酒肆花船中,不羁的天性得到释放。

他于科举里一败涂地,在词句中轰然升起。闻名天下的白衣才子,升入市民,创作喜闻乐见的诗词。却被主流批判为艳词,饱受士大夫非议。宋史甚至未曾为柳永立传。被否定的柳永,将痛苦收起,以笑脸面对生活的痛击。诗词,不仅仅是记录生活,同时抒发个人心绪。

感叹个人机遇不顺,知音难觅,《戚氏》是柳永所作的回顾。不再执着功名利禄,而是将心力投入创作之中,将情感注入文字之中,缔造一座座名篇,流传无数脍炙人口的绝句。是柳永个人的创作,也是宋词的一个顶峰,为之后宋词大家们的登场打下前奏。

多少人记得柳永的贡献?更多人记得的,恐怕是从不停止的大家批评。从柳永的心脏还在跳动的时刻,到气息停止的千年后,反对的声音总是这样的繁多。

或许柳永已经不在意了吧!文人批评柳词中男女之爱雅俗,对达官贵人吹捧之常艳,不知有几人想过,柳永是个需要以诗词谋生的词人。在许多时刻,也只能迎着世人喜好创作。

柳永的后半生,在屡试不中的压力下,选择了凑合。没有文人傲骨的宁折不弯,也没有一跪涂地。以个人的圆滑,面对命运的考验。命运终于玩够了,给出了回应。

失利的柳永满腹牢骚,遂写下这首云雨词,导致半辈子无法参加科举

五、暮年及第多叹惋

当宋仁宗特开恩科,对历届科场沉沦之士的录取放宽尺度,柳永毫不犹豫的抓住了机会。暮年及第!那年,他年轻气盛,被穿小鞋。只有一路失败,规划蓝图破碎。逃进乐符词句,书写着自己的精神世界。

如今,五十岁的柳永终于踏出昔年的规划的第一步,柳永,也不过尝试圆满昔日遗憾而已。在工作中,柳永为官颇有成绩。受百姓爱戴,更曾为“盐工’作词,对其艰苦劳作发声。

随着时日流逝,柳永能感受到排斥力增加。所谓大器晚成的梦,终究要醒来了。昔日的非主流行径,文人雅士的排斥,导致仕途多有坎坷。随着年龄增大,身体机能小腿,最终于1049年,柳永以屯田员外郎身份退休了。1053年病逝于润州,就此从历史的中退场。

失利的柳永满腹牢骚,遂写下这首云雨词,导致半辈子无法参加科举

六、总结

个人的坎坷,最终造就词坛大家。柳永的词句,也为后人观察北宋市民烟火,留下珍贵咨询

柳永的才华,不被主流接纳,更为诗词大家所批评了千年。仿佛人生十分失败,可争议不正代表着柳永痕迹依旧存在吗?王侯将相,大家宗师,有几人有柳永柳词这样的知名度?

柳永在时光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即使正史不从记录,在他人的笔记,与柳永存世的句中,我们能认出一个鲜活的柳永。比权倾一时的大人物们更持久,许多高贵“阳春白雪”更加的长久。

柳永的一生,是失败的一生?怎么可能啊,他在文学上的成绩是如此卓越,开一代先河,启后世之盛。对于所谓的价值、美丽,是群众喜闻乐见作品。在多元化今天,大多数价值观,将得到肯定而非非议。

困苦禁锢了柳永的身躯,他却以诗词绽放自己的光辉。哪怕在历史中未曾留下多少痕迹,却有着情感丰富的思想世界作为遗留。树立的文学丰碑,后人不论是批判,还是鉴赏,依然透露出当年的伟岸。

在词句鉴赏中,留给后人瞻仰学习。词句的排序,节奏的搭配,情感的宣泄。柳词,自成一派,也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鲜明的痕迹。若是当年科举顺利,柳永是否有精力投入诗词中?词是否会有今天这样鼎盛?

答案永远不会有人知晓,正如历史不会倒流。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把握现在,书写自己的未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