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張獎狀兌換10元錢,初三女孩拿出一沓,爸爸:私房錢被掏空了

學生時代中,學生們對于學習的熱情忽高忽低,經常需要家長們的鼓勵,不僅僅是口頭鼓勵,有時候還需要家長給實質性的鼓勵。

對于學生們來說,學習是貫穿了他們童年的一件事情,從牙牙學語開始,學生們就開始接觸學習,等到上學之後,就開始接觸系統的學習。

從最開始的數字,聲母韻母,還有A、B、C、D等等,這些都是學生們在上學之後要接觸的東西,然後一點點積累,慢慢的長大。

一張獎狀兌換10元錢,初三女孩拿出一沓,爸爸:私房錢被掏空了

而在上學的時候,為了鼓勵學生們,也為了提高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老師也會給表現優秀的學生們頒發一些獎狀。

比如學習好的同學,班級裡的前幾名,在班級裡課堂紀律表現好的學生,維護班級榮譽的學生等等,學校都會給這些學生頒發獎狀。

而學生們就會把獎狀拿回家,家長看到之後就會非常開心,覺得孩子在學校也不算是什麼都沒學到,怎麼也得給孩子做頓好吃的,有的家長還會給予一些小獎勵。

一張獎狀兌換10元錢,初三女孩拿出一沓,爸爸:私房錢被掏空了

就像是這位家長一樣,知道女兒已經很優秀了,但為了激勵女兒,還是承諾,如果女兒拿回來一張獎狀,那就給10元錢的獎勵,沒有上限。

而女兒也非常開心,回到房間裡就拿出來自己的獎狀,讓父親來兌現諾言。

但獎狀拿出來之後,爸爸卻愣住了,女兒拿出來的不僅僅是幾張獎狀,而是一大摞獎狀,鋪開的話都能鋪滿整個床鋪。

一張獎狀兌換10元錢,初三女孩拿出一沓,爸爸:私房錢被掏空了

而爸爸也開始兌現自己的諾言,數一數女兒拿出來的獎狀數量,足足有三十張之多,每拿出一張獎狀,爸爸就給女兒10塊錢。

女兒收錢收的開心,爸爸數獎狀,數的也很開心,一來二去之後,父親的私房錢幾乎都沒有了,但父親也甘之如饴,看到女兒在學校獲得了這麼多獎狀,爸爸心裡一定是開心的。

一張獎狀兌換10元錢,初三女孩拿出一沓,爸爸:私房錢被掏空了

當爸爸将這條視訊發到網上之後,網友們紛紛表示羨慕,甚至還說,如果我家孩子也這麼優秀,把我所有私房錢都拿出來換獎狀都可以。

其實,對于現在的家長和孩子來說,激勵教育也不是不可以,家長在一定程度上對孩子進行一些獎勵,或者是鼓勵,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定的動力。

一張獎狀兌換10元錢,初三女孩拿出一沓,爸爸:私房錢被掏空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需要在包容和愛的環境下長大的,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他們會非常的自信和優秀。

但是,激勵教育對于孩子和家長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家長使用錯了方法,那并不是對孩子好,反而會害了孩子。

一張獎狀兌換10元錢,初三女孩拿出一沓,爸爸:私房錢被掏空了

那麼,家長們該怎麼将“激勵教育”做好呢?

适當鼓勵,有尺有度

孩子确實是需要贊美和獎勵的,隻不過,家長的贊美和鼓勵,是需要一定的環境和時機的,過度的贊美和鼓勵,反而會成為孩子的壓力。

家長要懂得對症下藥,要知道孩子是什麼樣的性格,要知道孩子喜歡家長什麼樣的誇獎,内向的孩子,家長要往自信方面去引導,性格比較敏感的孩子,家長要注意自己的态度。

隻有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們的自信心才能建立起來,對家長也會充滿信任,因為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認可,獎勵反而并不是很看重。

一張獎狀兌換10元錢,初三女孩拿出一沓,爸爸:私房錢被掏空了

認可努力,不要輕易否定

相信每一個孩子的心裡,都是非常希望得到父母的努力和認可的,但是,每個孩子都不可能是一個完美的孩子,孩子身上一定有缺點。

如果家長可以明顯看到孩子在努力的變好,成績也有了一定的提升,那是不是第一有什麼關系呢?

一張獎狀兌換10元錢,初三女孩拿出一沓,爸爸:私房錢被掏空了

第一名不會永遠都是第一名,最後一名也不會永遠都在最後一名,隻要有進步,那就是很好的一個開端。

很多時候,孩子明明都已經努力了,但家長卻看不到,隻看重結果,對孩子的努力視而不見,這對孩子來說,反而是一種傷害。

一張獎狀兌換10元錢,初三女孩拿出一沓,爸爸:私房錢被掏空了

獎勵可以,不要總變

有的孩子确實争氣,在家長答應給予獎勵之後,确實做到了家長的預期,也達到了家長的要求,這是一件好事。

但家長要遵守好自己的底線,不要輕易改變自己的獎勵,比如其中考試考得好獎勵10元,期末考試考得好就獎勵100元等等。

這樣會讓孩子的努力變得有目的性,甚至會變相的和父母談條件,這樣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家長還是要多多注意。

一張獎狀兌換10元錢,初三女孩拿出一沓,爸爸:私房錢被掏空了

你覺得獎勵制度可行嗎?你希望家長給與獎勵嗎?歡迎留言讨論!

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