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錢沒錢,租輛豪車回家過年

有錢沒錢,租輛豪車回家過年

價值百萬的面子生意。

頭圖來源| Pixabay

作者| 秦章勇

編輯| 王 妍

檢測、驗車、拍照,當面前的這輛紅色法拉利SF90被以1.4萬元一天的價格出租後,通常在客戶提車的前一天,程冬還需要完成這一系列标準操作。

時間已經到了夜裡的11點半,不過臨近年關,還遠未到休息的時刻。為了擴充店裡的豪車數量,半個小時後,他還将出現在與一位車主商談合作的飯桌上。

新冠疫情已經持續兩年有餘,雖然仍有反複起伏,但根據交通部門預測,今年春運發送旅客将較2021年同比增長35.6%。這意味着火車票仍将“一票難求”,相應地,租車市場也将迎來一個高潮。

作為一家豪車租賃公司的合夥人,程冬已經做好春節持續奮戰的準備。眼下讓他感到焦慮的是,剛進入租車高峰期,店裡的車和人手就已經有些緊俏。“之前預定的大勞(勞斯萊斯)2022年中才能到”,他隻能考慮先入手幾輛BBA的車,“看能不能頂上”。

和傳統租車行業相比,豪華車租賃憑借其高投入以及比較長的回報周期,将不少創業者攔在門外。但高風險也伴随着高收益,如今這個看似有些冷門的生意正在因為年輕人的好奇心、不斷更新的消費方式而變得愈發火爆。程冬的業務也從早期專注于商務接待、婚慶出租,開始向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走去。

1

用一半積蓄租豪車過年

在位于江蘇無錫的一家毛織工廠,羅斌工作了近三年。因為老家在湖北,從疫情爆發至今,連續兩年,他都不得不選擇原地過年。“2019年底,别人一聽你家在湖北都躲的遠遠的,當時有家也不敢回。”随着疫情緩解,他恨不得每天都掰着指頭算回家的日子。

作為一個00後,羅斌喜歡玩英雄聯盟,他的偶像是Uzi(電子競技職業選手)。除此之外,他還沉迷于汽車,幾乎每天都會浏覽各大汽車論壇。時間久了,羅斌對各種品牌的車型,性能參數信手拈來。

為此他對車有着自己的判斷。在開過老闆的卡宴後,他覺得“很爽但并不喜歡”,羅斌的夢想是能擁有一輛保時捷911。

過去幾年,在各類短視訊裡,豪華車就像是經久不衰的流量密碼。伴着洗腦的bgm和劇情,從奔馳大G、瑪莎拉蒂到勞斯萊斯,豪車似乎變得不再高不可攀。收到放假通知後,因為沒能買到火車票,羅斌暗下決心,今年也要開一輛好車回家過年。

有錢沒錢,租輛豪車回家過年

來源:保時捷官網

對他而言,租車是眼下最為現實的途徑。以往的節假日,羅斌也常和朋友租車自駕,不過考慮到成本,他們隻會選擇經濟型轎車。“這次回家路上要開10幾個小時”,為了讓一千多公裡的路程感覺不那麼漫長,他決定“租個好點舒适的”。

而實際情況是,之是以打算選擇豪華品牌,還有另一個潛在原因。雖然今年隻有22歲,但這次回家,父母已經為羅斌安排了兩場相親。“我們那裡結婚普遍很早,23、24歲都應該結婚生娃了。”

在他的認知裡,現在女生眼光都很高,“其實我并不着急,打算先攢錢在無錫買了房再說。”不過嘴上表示不在意,他還是卯足了勁,打算開着車去,為自己撐場面。

在租賃市場裡,豪華品牌的車輛價格本就不低,再加上過年,價格更是一路水漲船高。在當地打聽了一圈,羅斌得知豪華車不僅每天限制公裡數,還要交一筆不菲的押金。即便如此,他還是咬牙預定了一輛奔馳E300。

“初步估算差不多要一萬五。”這對于每個月收入隻有六千多元的羅斌而言,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平日裡公司不提供住宿,再加上日常開銷,他的積蓄并不多。“我現在隻有3萬左右,但沒辦法,年還是要過的。”

跟車打交道的生意人們早已習以為常。不久前,二手車商杜亮花7萬元收了一輛日産軒逸,“車主是個年輕小夥兒,轉身又花了2萬租了輛奔馳S級準備去相親。”

2

價值百萬的“面子生意”

“我們做豪車租賃,其實更多的是一個面子生意。”經營一家豪車租賃公司六年,斯勝直截了當地說道。“開一輛國産車和一輛奔馳,肯定還是有很大不同,畢竟别人隻會看你外在,不會問你究竟有多少錢。”

不過僅憑個人“撐場面”的需要,似乎并不足以支撐龐大的行業。斯勝記得,早期還是以商務需求為主,“埃爾法、奔馳S級都是赤手可熱的車型。”

近幾年的豪車市場則變得愈發熱鬧。從新車銷量資料來看,2021年,勞斯萊斯傳遞新車同比增長50%至5586輛,創該品牌117年曆史新高。而賓利則提升31%至14659輛,蘭博基尼增長13%至8405輛,均創新高。

強勁需求催化下的市場,也讓圍牆外的人分外眼紅。

有錢沒錢,租輛豪車回家過年

來源:Pixabay

一次偶然的機會,高甯從朋友處得知豪車租賃行情正在不斷上漲,作為二手車商,他早已不看好二手車生意的投資率和回報率。“單是每年固定的車位費就需要15萬元,而且二手車要求盡可能地減少庫存和提高周轉率,一旦在手裡超過時間,為了保本就必須賣掉。”

了解完當地的需求,他果斷決定轉型。起初,出于對周轉率的擔憂,高甯隻敢投入10輛車試水。營運了一段時間,他才發現,“流動性非常高,基本不用考慮客源問題。”

随着客戶從固定的企業,延伸到個人,他也将手裡的車增加到27輛。目前除了邁騰、大衆CC和帕薩特,“其餘均為BBA、路虎、保時捷等豪華和超豪華品牌。”

當收入開始走高,高甯的投入也漸漸變大,目前他的投資額超過900萬元。他算了一筆賬,公司每年的毛利潤為百萬元,除去開店的各項費用支出和人工成本,淨收入超過70萬元,是自己經營二手車的兩倍。

對于阮鴻來說,從事豪華車租賃實屬偶然。早年靠經營餐廳在濟南賺得第一桶金後,他入手了一輛寶馬5系。之後有人以350元的價格邀請他跑婚車,“早晨跑一趟比有的人一天都掙得多”,發現商機後,他也開始自己召集車主,組建車隊。

雖然早期憑借價格優勢,也曾在當地婚車市場占據上風,但在愈演愈烈的價格戰中,阮鴻的車隊還是敗下陣來。2019年,雖然自己隻有寶馬5系和瑪莎拉蒂Levante兩輛車,但阮鴻還是将目光瞄準了豪車租賃生意。

他算過一筆賬,就算是自己貸款購入一輛50多萬的二手奔馳S級,每個月的還款加上維修保養費用看起來與收入持平,“但3年後還完貸款,再出手還能賣30多萬。”在其看來,車輛的殘值才是這個行業的重要利潤來源。

同為從業者,程冬也持類似的想法。他認為相比于股票、基金,“車就算會貶值,它的使用年限帶來的收益和車輛本身的價值,也遠比貶值要多。”

3

水大魚大坑也大

如今阮鴻管理的車輛達到68輛,經商多年,他深知風險處處存在。“豪華租賃投入高是事實,一旦資金鍊斷掉,影響是毀滅性的。”為了應對突發情況,他為自己準備了24萬元的風險儲備金,“這個錢不到迫不得已不會動。”

然而實際情況是,這些錢遠不足以填補自己踩過的坑。他曾遇上租了跑車出事故逃逸的客戶,保險公司拒絕理賠,他隻能認栽,自己掏錢先賠償車主,“再去花錢維修。”

有錢沒錢,租輛豪車回家過年

租金難收也曾讓高甯損失慘重。一家公司一口氣租了10輛車,并承諾租用1年,本以為會是個賺錢的大單,結果因為其資金鍊斷裂,導緻租金也難以如數交齊。拖了幾個月後,他不得不自己把車從各個城市拖回。僅這一單,其損失就超過30萬。

為了讨回租金和維修費用,阮鴻不得不疲于奔走,打官司起訴。但他發現,“對那些老賴來說,打官司也無濟于事。”花費了不少精力和财力,未能收回的欠款仍占大多數。他曾粗略估算,僅是拖欠的租金和維修等費用,虧損就達幾十萬。

在這個行業裡,車的來源大抵分為兩種,一種是自有車輛,資金投入大卻相對容易把控。而另一種則是與車主或企業合作,簽署租賃或抵押合同。時間久了,高甯發現,有的租賃公司即便沒有車,也依然能夠租車賺錢。

他告訴未來汽車日報,有人會通過“低租高押”的操作,将自己從其他公司租的車輛低于市場價轉租,再收取更高的押金,之後靠克扣押金的方式賺得利潤。“比如一輛車出現了劃痕,他們會獅子大開口要五千,實際上可能幾百塊就能修好。”更有甚者,為了榨取更多的費用,還會出現惡意詐騙事件,“暴利太考驗人性了。”

在多年的從業經曆中,程冬看見過有人在金錢中迷失了自我,也有人高估自己的能力,無限度擴張,最終在“大力出奇迹”的信仰中潰敗。然而也有人不斷變化,快速适應新興的掘金場。

4

“不做流量就會死”

開門做生意,最怕店裡沒有人氣。過去一年,随着拓客管道逐漸飽和,新增客戶明顯減少,阮鴻隐隐感覺公司發展到了瓶頸期。“現在這個模式再舒服活兩年沒問題,但如果不改變,必然關門。”

為了尋求突破,阮鴻曾輾轉北上廣一線城市取經,在豪車生意遍布的三亞,他也專門研究當地的租賃市場。他發現,生意都在往線上走,大家都試着從線上引流。社交平台裡,豪車也成為各類賬号“吸粉”的利器。

“我們缺的不是車,是流量。”摸清門道後,阮鴻也開始轉戰線上。刷短視訊成為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學習了同行如何營運推廣,他也開始上手拍攝,并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開設賬号。“現在我們的抖音粉絲數已經有2.3萬,雖然不多但都是真實的。”說到自己一年多來的成果,阮鴻難掩激動。

在長沙經營一家豪華租賃公司6年,栾濤總結出一套自己線上上拓客的方法論。沒有特殊情況,每天他都會出鏡拍攝1-2條短視訊,内容涵蓋說車、揭露行業套路以及生意經分享。

話題是精心設計過的,隻為打造自己“真誠”的人設,并增加粉絲信任感。營運一年多後,他在短視訊平台上的粉絲量已經超過16萬,有時線上訂單能占到當月的三成。

為了提升視訊品質,保證更穩定地輸出,阮鴻選擇和網紅合作,并将攝影剪輯全都外包。每個月發送10條視訊,花費數千元左右,成本尚且可控,但在多如牛毛的同類視訊中,他覺得并沒有太大的競争力。他計劃自己培養一位出鏡主持人,并招兩名大學生,專職做新媒體推廣和營運工作。

2020年7月,在去北京考察時,無意中看到的一家生意還不錯的“網紅”洗車店給阮鴻留下深刻印象。兩個月後,一家從裝修風格到業務模式都有着相似氣質的店也在濟南開業了。

有錢沒錢,租輛豪車回家過年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當時我們對洗車業務一竅不通,什麼都要摸索,我帶着員工在北京教育訓練了一個月。”阮鴻表示,洗車店的裝修由北京的合作方參與設計,既有休息區,也有“藤原豆腐店”等字樣的拍照打卡元素,“未來我們還會增加品牌周邊和配件雜貨鋪。”

憑借着洗車店“網紅”的名頭,阮鴻的租車業務雖然也在當地順勢出圈,但高額的投入也讓他叫苦不疊。僅是裝修和一年的場地租金就花費超過100萬,按照每輛車90元的收費标準,即便三個洗車位24小時不間歇,也無法平衡這筆賬。

或是為了尋求心理安慰,阮鴻提醒自己開洗車店的初衷,并不指望其賺錢,而是為了給豪車租賃業務引流,“來洗車的客戶也能介紹客源,拓展我們的管道。”

經營了4個多月,洗車店在當地也已經有了不錯的口碑。不過他還是給這個虧錢的買賣設定了一個期限,“最多兩年的時間,未來也可能換成山洞或者其他風格,一切為了流量。”

(注:文内受訪者皆為化名)

--全文到此為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