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成為合格父母——避免尋親男孩的悲劇?

看了劉學州的事件後流淚不止,感覺非常痛心和沉重。

1月24日,被生母拉黑的尋親男孩劉學州釋出一封遺書,疑似自殺,遺書中寫道他出生時被生父母賣掉,4歲時養父母去世,随後在讀書期間遭遇欺淩,千方百計踏上尋親之旅後卻屢遭拒絕,因“買房”事件還被生母拉黑、被網友網暴,但自己并未提到買房,隻是想要一個家。他稱:“想給自己的一生一個交代,把痛苦傾訴到大海中。”

如何成為合格父母——避免尋親男孩的悲劇?

一個僅15歲的男孩,承受了太多不幸:出生被抛棄,幼年遭欺淩,長大尋親後又遭二次抛棄,遭網暴。

太多人都在為這個陽光善良的孩子而惋惜和流淚,強烈譴責他的親生父母的冷漠、媒體的惡意炒作、人性的冷漠和網絡鍵盤俠。

怎樣才能避免再次出現劉學州事件?很多人在呼籲制止網暴,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網暴是緻劉學州自殺的最直接因素,若從源頭上看,劉學州的親生父母需要負最大的責任,不僅親手賣掉自己的孩子換彩禮,認親後又再次抛棄自己的孩子。

◎心理咨詢師李建學老師指出,這對“父母”除了經濟上的不得已,更多是人格上的不成熟,自私地活在自我中心時期,難以真正感受他人,也無力承擔自己應有的責任,盡該盡的義務。

其實 ,生活中,這樣的“父母”還不是個例。

電影《何以為家》,講述了發生在黎巴嫩貧民窟的故事。法庭上,12歲的小男孩“贊恩”向法官狀告他的親生父母生而不養。

生下孩子就得對孩子負責,這是為人父母的最基本義務。

電影中的父母,對孩子隻有暴力、侮辱、毆打、鍊子、管子、皮帶;不讓孩子上學,而讓男孩打工,女孩子到了十一二歲就像包袱一樣送給别人家綿延上一代人的生活。

如何成為合格父母——避免尋親男孩的悲劇?

《都挺好》裡的蘇明玉,從小被父母冷落,被認為是家庭的累贅,睡覺的房間被母親賣掉,連考上了重點大學,也因為父母的偏心泡了湯。

如何成為合格父母——避免尋親男孩的悲劇?

來自原生家庭的苦與淚,已經是被說爛了的話題。

可以看到,有些父母似乎沒有夫妻的能力,并未把孩子作為獨立個體來尊重,反而強迫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某種想法來操控,或者為了解決經濟上的困難,把孩子當做商品來買賣。

在心理咨詢接待的個案中,大多數父母内心很愛孩子,但并不懂得如何來愛孩子。有些父母因各種原因缺位,有些用特殊權威控制孩子,或者對孩子過度溺愛,在親子教育上很“力不從心”。

當今社會各行各業都有嚴格的上崗教育訓練,唯有當父母,是沒有經過任何學習便走馬上任。

然而,隻要孩子出生,家長就真的成為了“父母”了嗎?教育孩子,僅有愛就夠了嗎?

在心理咨詢中發現,孩子出現問題,很多時候是家庭出了問題,是教養出了問題。在很多問題家庭中,更需要受到教育的并非孩子,而是父母。

如何成為合格父母——避免尋親男孩的悲劇?

之前微網誌上有個讨論5.6億的話題:#建議父母持“合格證”上崗#

◎在你迎接孩子的到來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我是否有做父母的能力(心理、經濟和時間精力)?身為父母的責任是什麼?怎樣做合格的父母?

若問怎樣成為合格的父母,有很多專業的理論指導和經驗,甚至不同的人都會有不一樣的經驗之談。現在的家長對于親子教育已經越來越重視,也會通過閱讀相關書籍、尋求心理咨詢等方式來學習、成長。

心理學家胡科特說,“一個功能良好的心理結構,最重要的來源是父母的人格 ”。

◎父母擁有健全的人格,才有真正愛孩子的能力。

如果父母人格不健康,即使看了那麼多關于“如何育兒”的書籍,完全按照書上的去做,仍可能會制造出有問題的孩子。

是以,育兒先育己,父母的自我成長是非常重要的。父母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成長,讓自己成為人格健全的人,并有意識地改變,這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土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