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冠口服藥預計下半年進入臨床

1月25日,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GHDDI)公布,以新型冠狀病毒3CL蛋白酶為靶标的臨床前候選特效藥物分子GDI-4405加速推進多項臨床試驗申報研究和藥物生産,預計2022年下半年進入臨床。

多項實驗表明GDI-4405能夠高效抑制新冠病毒的複制,并在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方面表現良好,有望成為一款抗擊不斷持久演變的新冠疫情的特效藥物。

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冠口服藥預計下半年進入臨床

“全球新冠疫情持續發展,迫切需要更為有效和友善的口服抗新冠藥物,滿足全球的藥物可及性。我們确定的臨床候選藥物分子GDI-4405在對重組SARS-CoV-2 3CL蛋白的酶活性抑制、人源呼吸道上皮細胞感染的SARS-CoV-2活病毒的抑制,以及針對Delta變異病毒等一系列體外實驗中,表現出了比輝瑞獲批藥物Paxlovid更強的抗病毒活性。在大鼠以及食蟹猴動物實驗中,GDI-4405也表現出更優異的生物利用度和暴露量。在動物毒理評價實驗中,GDI-4405展現出良好的安全性。其生産成本也優于輝瑞新冠藥物Paxlovid,”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GHDDI)主任、清華大學藥學院院長丁勝表示,“這将進一步促進全球小分子口服新冠藥物的研發程序,作為疫苗的有效補充。”

應對全球新冠疫情的爆發,GHDDI于2020年初啟動了針對新冠3CL蛋白酶的藥物研發,從其酶功能和結構出發,并通過藥物化學、病毒生物學、結構生物學以及資料科學團隊的通力合作,成功設計并合成驗證出了一系列有效化合物,其中GDI-3549和GDI-4405展現了高度的成藥性。2021年5月,輝瑞公司宣布推進PF-07321332(Nirmatrelvir)進入臨床。鑒于該化合物與GHDDI在2020年獨立設計發現的GDI-3549為相同結構化合物,GHDDI進而選擇更優化合物GDI-4405作為臨床候選藥物分子。

3CL蛋白酶作為新冠病毒的主要蛋白酶對病毒的複制和生長是必需的,是以也是極好的抗病毒藥物靶點。多個已上市的抗病毒(HIV,HCV)藥物就是針對3CL蛋白酶的。其中,HIV 3CL蛋白酶的抑制劑洛匹那韋(Lopinavir)和利托那韋(Ritonavir)在體外對新冠病毒的3CL蛋白酶僅有微弱的抑制活性,并在臨床測試中被證明對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無效。是以,針對新冠病毒的3CL蛋白酶的特異性強抑制劑顯得尤為重要。近期美國FDA臨時授權使用輝瑞Paxlovid,其中的特效藥物分子Nirmatrelvir的靶标就是3CL蛋白酶。

目前,輝瑞Paxlovid是全球唯一專門針對新冠病毒研發、高度有效并且獲批的口服小分子新藥。其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從源頭靶點發現、到臨床試驗最後獲批,堪稱制藥史上空前奇迹。“這得益于輝瑞在2003年針對SARS做靶點藥物的積累,以及其他機構無法比拟的的入”,丁勝表示,“GHDDI能夠獨立設計發現與輝瑞獲批藥物相同的化合物GDI-3549,且另一個獨立設計發現的化合物GDI-4405在多個體外實驗頭對頭比較中優于輝瑞獲批藥物,展示了GHDDI從靶點開始做真正源頭創新的能力。通過彙聚世界頂尖資源、發揮中國特色優勢,得益于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的穩定投入,以及研發中心獨立運作的機制,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和技術轉化潛力得到了充分釋放。”

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冠口服藥預計下半年進入臨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