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過年帶娃走親戚,這4件事一定不要對孩子做

過年啦過年啦,歡天喜地過年啦,距離春節還有6天,你家娃有沒有翹首以待呀?

但你知道嗎,有的孩子喜氣洋洋地盼着過年,有的孩子卻害怕抵觸過年。

因為他們總會遇到一些令自己難堪或者反感的事情。

今年過年走親戚,千萬不要對孩子做這4件事,否則可能傷害孩子一輩子。

01 不要當衆問孩子成績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相當普遍,親朋好友聚在一起,隻要有孩子,就少不了聊成績。

或是想攀比,或是出于關心或者好奇,但不論是哪種情況,對孩子都是不太尊重的。

“期末考了多少分呀?有沒有獎狀啊?”

當着孩子面就把孩子的成績拎出來讨論,無異于“當衆處刑”。

這就好比,我們作為一個成年人當衆被問工資多少,現在是什麼職位。

你說擱誰誰不煩?

過年帶娃走親戚,這4件事一定不要對孩子做

要是再被當作方面教材,和“别人家孩子”比較一番,那孩子還不得羞愧難當,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孩子也有面子和自尊心,而且小孩子的心更脆弱、敏感。

不當衆追問孩子的成績,是每一個成年人應有的基本禮儀。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幫孩子維持他們的尊嚴,尊嚴可以促使他們發掘自己的潛能。

首先我們得有這個意識,避免在衆人面前主動談起孩子成績。

但如果親戚們問起來,該怎麼辦呢?

如果你不便直接反駁,可以使用一些中性詞,委婉地幫孩子回答。

比如:

“還可以,老師說這孩子還挺努力,進步挺快的,隻要孩子努力,我們就放心了。”

這樣既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還能給孩子一個積極的暗示,老師和家長都相信自己能夠變得更好,以後一定要繼續加油。

問成績的親戚聽到這樣的回答,也不會再刨根問底了。

父母的解圍,對孩子來說是值得銘記一生的恩惠。

過年帶娃走親戚,這4件事一定不要對孩子做

02 不要強迫孩子叫人

一位同僚說,小時候過年,她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走親戚時要“叫人”。

每次見了親戚,媽媽都會問她:“知道該叫什麼吧?快叫人!”

她都是低着頭,一言不發,因為她實在不知道該叫什麼。

這時候,親戚就會打趣道:“孩子這麼大了,肯定知道,就是害羞是吧?”

見她還是不開口,媽媽就會生氣地指責她沒禮貌,那種難堪,她到現在記憶猶新。

除了不知道喊什麼,還有很多孩子,明明知道該怎麼叫人,但還是死犟死犟就是不肯開口。

這些孩子都在想什麼呢?

其實,這跟孩子内在的自我保護機制有關。

小孩子通常都會“怕羞認生”,尤其是兩三歲的孩子,雖然已經會說話,但是他們對不熟悉磁場帶來的不适會産生抗拒。

孩子看到沒怎麼見過面的親戚,需要有一個适應的過程,這也是他們自我保護的需要。

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需要适應的過程可能比較長,是以學喊人比較慢。

過年帶娃走親戚,這4件事一定不要對孩子做

有研究證明,有20%的孩子天生就害羞,有一部分孩子會在某一特殊階段害羞,還有一部分孩子到6歲還會害羞呢。

當孩子不願意喊人的時候,千萬不要強迫他們,更不要随便就給孩子貼上“沒禮貌”的标簽,要有足夠的耐心慢慢引導。

可以提前跟孩子做好準備,告訴孩子親戚朋友見了面要打招呼,再告訴孩子,等會兒要見到的親戚都有誰,如果有照片,可以拿給孩子看。

見了面,主動幫孩子介紹:

“這是你大姑,這是你二姨……”

孩子提前做好了心理準備,等見到陌生的親戚就沒那麼緊張了。

如果孩子實在不願喊人,我們可以教他換一個打招呼的方式。

比如用“微笑、點頭、揮揮手”等肢體動作問好。

03 不要強迫孩子表演

閨蜜說,一想到過年回老家她就發愁,因為婆婆總喜歡在家庭聚會上,強迫6歲的女兒表演節目。

她跟婆婆溝通過很多次,說這樣對女兒不好,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不是大人取樂的工具。

老人一聽這話就急了,說自己的親孫女誰不把她當人了,還說孩子花那麼多錢報興趣班,連唱個歌跳支舞都不會,那不是白學了。

最讓她無語的是,老公也覺得讓孩子當衆表演節目是件好事,可以鍛煉膽量和自信心,增加表達能力。

過年帶娃走親戚,這4件事一定不要對孩子做

孩子當衆表演節目,的确并不是什麼壞事,但問題的是孩子自己是否願意這麼做。

其實,很多孩子都挺反感被家長要求當衆表演才藝的。

表演得好,衆人看了樂呵呵,壓歲錢說給就給;

要是放不開來表演,就該被大人“嘲笑”:膽子怎麼那麼小,有啥不好意思的……

這給孩子的感覺,說難聽點,就像是馬戲團的猴,任人戲耍。

尤其是家長的指令和強制要求,帶給孩子的傷害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大。

首先,會加劇孩子的社會恐懼,讓孩子變得越來越社恐。

其次,容易讓孩子滋生虛榮心,讓孩子們不斷的表演會滋生虛榮心。

著名經濟學家史蒂夫·蘭茲伯格曾說:

“人類把戰勝對手的虛榮心,有時候看得比探求真相更重要,是以總是忙着攀比、競争,進而造成了我們都忘了最開始的目的隻是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發展。”

我們讓孩子學習才藝的目的,不是為了“炫耀”,不是為了“面子”,更不是為了“攀比”,是為了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在未來擁有更多的選擇。

過年帶娃走親戚,這4件事一定不要對孩子做

哪怕孩子才藝不如人,也不必焦慮。

電影《地球上的星星》中有句話說得很好:

孩子,你不需要把所有事都做得跟别人一樣好,隻需要發現自己最閃光的一面,你就是這個地球上獨一無二的一顆星星。

04 不要當衆讓孩子出醜

過年聚會,有些家長拿孩子的糗事取樂,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有些家長一看孩子犯了錯,不分青紅皂白,當衆就給孩子一通教訓。

這種當衆讓孩子出醜的行為,都會深深地傷害到孩子的自尊。

被說出糗事、被當衆揭短、被嘲笑調侃,是每一個孩子的童年噩夢。

知乎上曾有一個熱門話題:

毀掉一個孩子,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當衆教育孩子,讓孩子出醜。

從心理學上來說,當衆讓孩子出醜,會讓産生逃避錯誤、懼怕社交的心理,出現自慚形穢的念頭,自信心受到打擊,變得越來越自卑。

過年帶娃走親戚,這4件事一定不要對孩子做

有時候,毀掉孩子的自尊隻需一瞬間,但想讓孩子找回自信和尊嚴,可能需要一輩子。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傑姆士曾說過:

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他人的肯定和贊美。

孩子尤其需要來自父母的肯定和認可,當他看到自己犯的錯誤或者做過的糗事被拿來當談資,被大人随意取笑的時候,還會失去對父母的信任,對父母再難敞開心扉。

千萬不要當着别人的面說孩子的壞話!

當衆揭孩子的短,讓孩子出醜,相當于将孩子的尊嚴和面子,赤裸裸地仍在地上,任人踩踏和指指點點。

管住自己的嘴,說話不要口無遮攔;

不揭孩子的短,不讓孩子當衆出醜,

這是為人父母最大的修養。

過年帶娃走親戚,這4件事一定不要對孩子做

大過年的,大家都想圖個樂呵,但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孩子心傷的基礎上。

孩子的自尊心需要家長的細心呵護,願我們都能做好心靈的守護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