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啦过年啦,欢天喜地过年啦,距离春节还有6天,你家娃有没有翘首以待呀?
但你知道吗,有的孩子喜气洋洋地盼着过年,有的孩子却害怕抵触过年。
因为他们总会遇到一些令自己难堪或者反感的事情。
今年过年走亲戚,千万不要对孩子做这4件事,否则可能伤害孩子一辈子。
01 不要当众问孩子成绩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相当普遍,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只要有孩子,就少不了聊成绩。
或是想攀比,或是出于关心或者好奇,但不论是哪种情况,对孩子都是不太尊重的。
“期末考了多少分呀?有没有奖状啊?”
当着孩子面就把孩子的成绩拎出来讨论,无异于“当众处刑”。
这就好比,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当众被问工资多少,现在是什么职位。
你说搁谁谁不烦?

要是再被当作方面教材,和“别人家孩子”比较一番,那孩子还不得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孩子也有面子和自尊心,而且小孩子的心更脆弱、敏感。
不当众追问孩子的成绩,是每一个成年人应有的基本礼仪。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帮孩子维持他们的尊严,尊严可以促使他们发掘自己的潜能。
首先我们得有这个意识,避免在众人面前主动谈起孩子成绩。
但如果亲戚们问起来,该怎么办呢?
如果你不便直接反驳,可以使用一些中性词,委婉地帮孩子回答。
比如:
“还可以,老师说这孩子还挺努力,进步挺快的,只要孩子努力,我们就放心了。”
这样既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能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暗示,老师和家长都相信自己能够变得更好,以后一定要继续加油。
问成绩的亲戚听到这样的回答,也不会再刨根问底了。
父母的解围,对孩子来说是值得铭记一生的恩惠。
02 不要强迫孩子叫人
一位同事说,小时候过年,她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走亲戚时要“叫人”。
每次见了亲戚,妈妈都会问她:“知道该叫什么吧?快叫人!”
她都是低着头,一言不发,因为她实在不知道该叫什么。
这时候,亲戚就会打趣道:“孩子这么大了,肯定知道,就是害羞是吧?”
见她还是不开口,妈妈就会生气地指责她没礼貌,那种难堪,她到现在记忆犹新。
除了不知道喊什么,还有很多孩子,明明知道该怎么叫人,但还是死犟死犟就是不肯开口。
这些孩子都在想什么呢?
其实,这跟孩子内在的自我保护机制有关。
小孩子通常都会“怕羞认生”,尤其是两三岁的孩子,虽然已经会说话,但是他们对不熟悉磁场带来的不适会产生抗拒。
孩子看到没怎么见过面的亲戚,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也是他们自我保护的需要。
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需要适应的过程可能比较长,因此学喊人比较慢。
有研究证明,有20%的孩子天生就害羞,有一部分孩子会在某一特殊阶段害羞,还有一部分孩子到6岁还会害羞呢。
当孩子不愿意喊人的时候,千万不要强迫他们,更不要随便就给孩子贴上“没礼貌”的标签,要有足够的耐心慢慢引导。
可以提前跟孩子做好准备,告诉孩子亲戚朋友见了面要打招呼,再告诉孩子,等会儿要见到的亲戚都有谁,如果有照片,可以拿给孩子看。
见了面,主动帮孩子介绍:
“这是你大姑,这是你二姨……”
孩子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等见到陌生的亲戚就没那么紧张了。
如果孩子实在不愿喊人,我们可以教他换一个打招呼的方式。
比如用“微笑、点头、挥挥手”等肢体动作问好。
03 不要强迫孩子表演
闺蜜说,一想到过年回老家她就发愁,因为婆婆总喜欢在家庭聚会上,强迫6岁的女儿表演节目。
她跟婆婆沟通过很多次,说这样对女儿不好,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不是大人取乐的工具。
老人一听这话就急了,说自己的亲孙女谁不把她当人了,还说孩子花那么多钱报兴趣班,连唱个歌跳支舞都不会,那不是白学了。
最让她无语的是,老公也觉得让孩子当众表演节目是件好事,可以锻炼胆量和自信心,增加表达能力。
孩子当众表演节目,的确并不是什么坏事,但问题的是孩子自己是否愿意这么做。
其实,很多孩子都挺反感被家长要求当众表演才艺的。
表演得好,众人看了乐呵呵,压岁钱说给就给;
要是放不开来表演,就该被大人“嘲笑”:胆子怎么那么小,有啥不好意思的……
这给孩子的感觉,说难听点,就像是马戏团的猴,任人戏耍。
尤其是家长的命令和强制要求,带给孩子的伤害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大。
首先,会加剧孩子的社会恐惧,让孩子变得越来越社恐。
其次,容易让孩子滋生虚荣心,让孩子们不断的表演会滋生虚荣心。
著名经济学家史蒂夫·兰兹伯格曾说:
“人类把战胜对手的虚荣心,有时候看得比探求真相更重要,所以总是忙着攀比、竞争,从而造成了我们都忘了最开始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
我们让孩子学习才艺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面子”,更不是为了“攀比”,是为了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在未来拥有更多的选择。
哪怕孩子才艺不如人,也不必焦虑。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中有句话说得很好:
孩子,你不需要把所有事都做得跟别人一样好,只需要发现自己最闪光的一面,你就是这个地球上独一无二的一颗星星。
04 不要当众让孩子出丑
过年聚会,有些家长拿孩子的糗事取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有些家长一看孩子犯了错,不分青红皂白,当众就给孩子一通教训。
这种当众让孩子出丑的行为,都会深深地伤害到孩子的自尊。
被说出糗事、被当众揭短、被嘲笑调侃,是每一个孩子的童年噩梦。
知乎上曾有一个热门话题:
毁掉一个孩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当众教育孩子,让孩子出丑。
从心理学上来说,当众让孩子出丑,会让产生逃避错误、惧怕社交的心理,出现自惭形秽的念头,自信心受到打击,变得越来越自卑。
有时候,毁掉孩子的自尊只需一瞬间,但想让孩子找回自信和尊严,可能需要一辈子。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过:
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他人的肯定和赞美。
孩子尤其需要来自父母的肯定和认可,当他看到自己犯的错误或者做过的糗事被拿来当谈资,被大人随意取笑的时候,还会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对父母再难敞开心扉。
千万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说孩子的坏话!
当众揭孩子的短,让孩子出丑,相当于将孩子的尊严和面子,赤裸裸地仍在地上,任人踩踏和指指点点。
管住自己的嘴,说话不要口无遮拦;
不揭孩子的短,不让孩子当众出丑,
这是为人父母最大的修养。
大过年的,大家都想图个乐呵,但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孩子心伤的基础上。
孩子的自尊心需要家长的细心呵护,愿我们都能做好心灵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