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親眼目睹爸爸打媽媽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真相很戳心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近日,一則高管家暴妻子的視訊在網上引發軒然大波。

視訊中的丈夫當着孩子的面,對自己的妻子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毆打,更令人發指的是,一旁的婆婆對此竟然無動于衷,隻是象征性地勸了幾下之後,便抱着孩子離開了現場。

我們無法想象此時的妻子在這種狀況之下該有多無助,但即便是這樣,在丈夫對她動手時,這位媽媽還是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一旁的孩子。

她一邊挨着拳頭,一邊對自己的孩子大喊:别怕,快走!

親眼目睹爸爸打媽媽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真相很戳心

視訊裡,孩子的哭聲令人心痛不已,但這稚嫩的聲音并未喚醒爸爸的良知,他的行為讓孩子懼怕,他的每一個拳頭都深深的砸在了孩子的心裡。

有人好奇,孩子兒時的記憶會随着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淡化,兩三歲的孩子,長大後還能否記起爸爸對媽媽的家暴行為呢?

又或者說,家暴行為能否在孩子幼小的心理産生影響呢?

親眼目睹爸爸打媽媽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真相很戳心

從孩子的身體發育上來說,一般三歲以内的孩子尚處于記憶模糊階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記事。

但由于個體發育差異,有些孩子對于三歲以内發生的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會産生持久記憶,而這類事情往往是帶給自己較為嚴重的身心創傷的事情,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家庭暴力。

而到了三歲之後,孩子的大腦和心智會繼續發育,此時他們的記憶力也會變強。

面對家庭暴力,一些孩子的心理會經曆從懼怕到回避再到自閉的變化,這種變化往往導緻了孩子在成年之後性格上會産生一系列的障礙。

親眼目睹爸爸打媽媽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真相很戳心

一位網友曾在網上回憶自己的童年經曆。

媽媽全職無收入,爸爸愛喝酒脾氣暴,自記事以來,他幾乎每天都在父母的争吵中度過。

每隔一段時間,喝了酒的爸爸就會向媽媽動手,而那個時候的他連勸架都不敢,隻能無助地躲在窗簾下。

再長大一些,他開始怨恨父母,恨父親家暴,怨母親懦弱,親子關系也變得像是陌生人。

大學畢業後,他不敢戀愛,不敢結婚,無數個夜晚,父親施暴母親的場景都會浮現在眼前,他開始失眠,甚至有了輕微的抑郁症。

最後,他在文章中寫道:父親的拳頭導緻我記事很早,我的一生終究要毀在這段不堪的童年裡了。

親眼目睹爸爸打媽媽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真相很戳心

親眼目睹爸爸打媽媽的孩子,長大後會對生活産生怎樣的影響?真相很戳心

1、有暴力傾向

家庭環境和氛圍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父母恩愛有加,家庭環境和睦,長大之後也會開朗陽光,幸福感滿滿。

相反,從小生活在家庭暴力中的孩子,他們在痛恨父親暴力行為的同時,自己也會潛意識地形成暴力傾向,這也就是父母行為對于孩子的深刻影響。

當孩子長大之後,當他們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這種暴力傾向就會表現出來。

親眼目睹爸爸打媽媽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真相很戳心

2、性格自閉

除了暴力傷人,還有很多在家暴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會形成性格自閉,他們表現為恐懼社交,不相信朋友不喜歡熱鬧,從不對人吐露心事,嚴重的還會産生心理障礙。

而這一切都是由于童年的陰影所緻,這些孩子為自己設定了一個安全罩,認為隻要自己躲在安全罩内就不會被傷害。

長期的性格自閉不但會給一個孩子帶來生活上的影響,對于将來的事業與感情發展也是一個很大的屏障。

親眼目睹爸爸打媽媽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真相很戳心

3、抵觸婚姻

有人說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夫妻恩愛,因為父母的相處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孩子對于未來婚姻的看法。

事實的确如此,如果爸爸在生活中對媽媽體貼周到,凡事都很照顧媽媽,那麼在男孩子心裡,女性的地位也會很高,男孩将來娶妻生子也會像爸爸一樣照顧好妻兒。

而對于女孩子來說,父母恩愛也是優質婚姻的範本,她們将來找尋另一半也會按照自己父母的标準去靠近。

相反,倘若夫妻之間隻有怨言和暴力,那麼孩子也會對未知的婚姻産生失望,他們不願意再重蹈父母的覆轍,是以變得抵觸婚姻,甚至抵觸孩子。

親眼目睹爸爸打媽媽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真相很戳心

本期話題

你經曆過家暴嗎?你身邊有出現過家暴行為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随時擷取科學靠譜的育兒幹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