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亲眼目睹爸爸打妈妈的孩子,长大后都怎么样了?真相很戳心

本文由兜妈爱叨叨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近日,一则高管家暴妻子的视频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

视频中的丈夫当着孩子的面,对自己的妻子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殴打,更令人发指的是,一旁的婆婆对此竟然无动于衷,只是象征性地劝了几下之后,便抱着孩子离开了现场。

我们无法想象此时的妻子在这种状况之下该有多无助,但即便是这样,在丈夫对她动手时,这位妈妈还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一旁的孩子。

她一边挨着拳头,一边对自己的孩子大喊:别怕,快走!

亲眼目睹爸爸打妈妈的孩子,长大后都怎么样了?真相很戳心

视频里,孩子的哭声令人心痛不已,但这稚嫩的声音并未唤醒爸爸的良知,他的行为让孩子惧怕,他的每一个拳头都深深的砸在了孩子的心里。

有人好奇,孩子儿时的记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淡化,两三岁的孩子,长大后还能否记起爸爸对妈妈的家暴行为呢?

又或者说,家暴行为能否在孩子幼小的心理产生影响呢?

亲眼目睹爸爸打妈妈的孩子,长大后都怎么样了?真相很戳心

从孩子的身体发育上来说,一般三岁以内的孩子尚处于记忆模糊阶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记事。

但由于个体发育差异,有些孩子对于三岁以内发生的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会产生持久记忆,而这类事情往往是带给自己较为严重的身心创伤的事情,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家庭暴力。

而到了三岁之后,孩子的大脑和心智会继续发育,此时他们的记忆力也会变强。

面对家庭暴力,一些孩子的心理会经历从惧怕到回避再到自闭的变化,这种变化往往导致了孩子在成年之后性格上会产生一系列的障碍。

亲眼目睹爸爸打妈妈的孩子,长大后都怎么样了?真相很戳心

一位网友曾在网上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

妈妈全职无收入,爸爸爱喝酒脾气暴,自记事以来,他几乎每天都在父母的争吵中度过。

每隔一段时间,喝了酒的爸爸就会向妈妈动手,而那个时候的他连劝架都不敢,只能无助地躲在窗帘下。

再长大一些,他开始怨恨父母,恨父亲家暴,怨母亲懦弱,亲子关系也变得像是陌生人。

大学毕业后,他不敢恋爱,不敢结婚,无数个夜晚,父亲施暴母亲的场景都会浮现在眼前,他开始失眠,甚至有了轻微的抑郁症。

最后,他在帖子中写道:父亲的拳头导致我记事很早,我的一生终究要毁在这段不堪的童年里了。

亲眼目睹爸爸打妈妈的孩子,长大后都怎么样了?真相很戳心

亲眼目睹爸爸打妈妈的孩子,长大后会对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真相很戳心

1、有暴力倾向

家庭环境和氛围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恩爱有加,家庭环境和睦,长大之后也会开朗阳光,幸福感满满。

相反,从小生活在家庭暴力中的孩子,他们在痛恨父亲暴力行为的同时,自己也会潜意识地形成暴力倾向,这也就是父母行为对于孩子的深刻影响。

当孩子长大之后,当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这种暴力倾向就会表现出来。

亲眼目睹爸爸打妈妈的孩子,长大后都怎么样了?真相很戳心

2、性格自闭

除了暴力伤人,还有很多在家暴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形成性格自闭,他们表现为恐惧社交,不相信朋友不喜欢热闹,从不对人吐露心事,严重的还会产生心理障碍。

而这一切都是由于童年的阴影所致,这些孩子为自己设置了一个安全罩,认为只要自己躲在安全罩内就不会被伤害。

长期的性格自闭不但会给一个孩子带来生活上的影响,对于将来的事业与感情发展也是一个很大的屏障。

亲眼目睹爸爸打妈妈的孩子,长大后都怎么样了?真相很戳心

3、抵触婚姻

有人说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夫妻恩爱,因为父母的相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对于未来婚姻的看法。

事实的确如此,如果爸爸在生活中对妈妈体贴周到,凡事都很照顾妈妈,那么在男孩子心里,女性的地位也会很高,男孩将来娶妻生子也会像爸爸一样照顾好妻儿。

而对于女孩子来说,父母恩爱也是优质婚姻的范本,她们将来找寻另一半也会按照自己父母的标准去靠近。

相反,倘若夫妻之间只有怨言和暴力,那么孩子也会对未知的婚姻产生失望,他们不愿意再重蹈父母的覆辙,因此变得抵触婚姻,甚至抵触孩子。

亲眼目睹爸爸打妈妈的孩子,长大后都怎么样了?真相很戳心

本期话题

你经历过家暴吗?你身边有出现过家暴行为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兜妈,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记录和分享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儿经验与趣谈,关注我,随时获取科学靠谱的育儿干货!欢迎留言或评论区告诉我你的想法!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