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滬過春節,這些年俗和文藝活動帶來虎年氛圍

在滬過春節,這些年俗和文藝活動帶來虎年氛圍

寅虎話生肖——第16屆海上年俗風情展 主辦方供圖

寅虎滬語諧音“迎福”,新年伊始,走進市群藝館,虎年的熱鬧氣息就迎面而來。“寅虎話生肖”——海上年俗風情展在這裡開幕。十二生肖傳統文化介紹、設計師诠釋虎年生肖、全國新年畫展等内容,帶來了濃濃的年味。春節期間這裡還有中西音樂迎新賞析、傳統民風民俗講座、《虎年說虎》脫口秀、猜燈謎、各種傳統節慶非遺手工體驗活動。在嚴守疫情防控準則的情況下,為市民帶來一個祥和歡樂的節日好去處。

獨在“異鄉”非“異客”,在目前多地倡導就地過年的形勢下,流動人口大、擁有衆多“打勞工”的上海,用化整為零的方式避免聚集,用多樣的年俗、康樂活動為足不出“滬”的上海市民及外來務勞工員營造“年”的氛圍。

在滬過春節,這些年俗和文藝活動帶來虎年氛圍

莘莊燈會

看春晚、遊燈會,體驗豐富年俗活動

春節期間,各地紛紛舉辦燈會。今年寶山區羅店古鎮春節期間依然為市民亮燈。1月24日至2月20日市民遊客可以沿寶山寺至花神廣場觀賞寶山非遺項目——羅店彩燈以及市河景觀燈風采,體驗古鎮夜景和濃郁的上海古鎮過年氛圍。

在滬過春節,這些年俗和文藝活動帶來虎年氛圍

古鎮燈會

闵行區的莘莊燈會則将傳統花燈“散落”在莘莊各大商圈之中及澱浦河兩岸,将傳統年俗文化和現代商業文化融合在一起,同時也分散了燈會人流。虎與莘寶将作為本屆燈會的獨特符号存在,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市民可以在這裡賞花燈逛“集市”,過個傳統時尚年。

楊浦區“元宵行街會”與楊浦的工業文明相伴,傳承多年。原流行于蘇北的“唱鳳凰”“送麒麟”“踩高跷”新年風俗與上海的廟會活動相融合,并固定于元宵節進行,形成楊浦地區獨特的“元宵行街會”。今年,楊浦區四平路街道拟以“福虎賀新歲非遺過大年”為主題,于2月15日元宵節當天,舉辦第十七屆“元宵行街會”民俗文化活動。活動将以遊園互動融合線上直播的方式開展,項目以元宵燈謎、非遺民俗手工類互動展示為主,給因為疫情無法返鄉就地過年的人群及社群居民送去節日的美好祝福。

江南園林美。遊園也是春節傳統項目,在江南地區尤為盛行。2月1日至2月15日,青浦區曲水園裡張燈結彩,以過年“年味”“花景”“園藝”為主,輔助“非遺”“民俗”“文創”“紅色文化”等沉浸式體驗活動,用傳統國風元素烘托過年氛圍,打造屬地過年、逛園、賞景一站式體驗。

嘉定區文化館、區非遺辦将于1月22日舉辦“我們的節日”——“多彩非遺,美麗嘉定”2022年嘉定區非遺新春遊園主題活動。2月1日至6日,嘉定區南翔古猗園翔雲閣将仿照江南風土人情打造過年集市場景,開出“江南集市 沉浸式古風市集”。以捏面人、澆糖畫等精彩的民間手工藝絕活,勾勒出一片春節逛江南市集的歡樂景象。2月10日至12日,市民還可以去南翔老街雙塔廣場參與“雙塔集市 非遺伴你過大年”活動。

長甯文化藝術中心非遺保護中心将于春節期間舉辦“如虎添‘藝’ 藝起慶福年”虎年年俗系列活動,在尚嘉中心、南豐城、來福士、華政步道等商圈景點進行皮影戲、龍獅歡騰、大頭娃娃、福祿壽等民俗快閃表演。2月13日則将舉行上元節的上燈儀式。

“看春晚”早已成為市民的新年俗,春節前夕,上海各區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春晚”節目以娛市民。阿婆茶、田山歌、做年糕、打蓮湘……“歡樂過大年 喜迎冬奧會”——我們的美好生活2022年全國鄉村村晚上海青浦分會場演出以“雲訪談+雲互動+實景演出”的形式展示出江南文化風韻。“上海灣區濱海金山”2022金山區新春聯歡晚會以民俗歌舞、戲曲曲藝、情景舞蹈、歌曲聯唱、情景故事、百人合唱等形式呈現金山嶄新形象。闵行區2022年趙家村嚴家灣春晚把群衆文化與民俗體驗融合起來不僅在本村營造出了其樂融融、歡樂祥和、紅紅火火的節日氛圍,更是吸引了周邊國際社群的“洋朋友”前來體驗中國文化……

在滬過春節,這些年俗和文藝活動帶來虎年氛圍

“文藝輕騎兵”下基層演出

聽越劇、寫春聯,春節文化走基層

春節期間,群文工作者關聯專業文藝工作者深入群衆,把舞台搬到基層,為基層群衆送去歡歌笑語。

市群藝館品牌項目上海市民藝術大課堂這個春節與上海越劇院合作,開啟“五朵梅花齊綻放五大新城越音揚”越劇賞析活動。2月5日至26日,主辦方邀請錢惠麗、單仰萍、章瑞虹、方亞芬、王志萍五位梅花獎獲得者走進五大新城的商圈樓宇、企業機關、醫院學校、公共空間,向市民展示越劇之美。

各區的“文藝輕騎兵”也在春節期間紛紛行動。寶山區文化館文藝輕騎兵隊将到東湖機械廠開展豐富多彩的慰問演出,區文化館青年文化志願者排演舞蹈、魔術、雜技、歌曲等節目為廣大一線基層員工送去演出,慰問因疫情不能離滬回家過年的員工帶去慰問,同時将邀請區内優秀書法家現場書寫“春聯”和“福字”,送上一份新春的祝。普陀“活力新舞台文驿進萬家”文藝輕騎兵也赴社群、商圈、工業園區等地進行豐富多彩的新春慰問演出和文化惠民活動,為廣大市民送去新春祝福。

楊浦區則連續舉辦四場“迎新春送春聯”專題活動,特邀一批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會員,組成書法家小分隊,把新春祝福送進社群、創意園區、機關大院等地。徐彙區文化館、長橋社群文化活動中心在徐彙區文化館外廣場舉行“筆墨彙祝福春聯進萬家”——2022年徐彙區文化館送春聯活動。

賞畫展、看文物,感受虎年文藝展覽

新年期間,分布在城市各處的文化場館也提供了豐富的展覽,讓更多市民可以“修身養性”過一個文化年。

上海博物館聯袂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春節期間推出迎新春特展“虎笑寅年”——中日虎年迎春展。自古以來,中國是虎的栖息地和文化故鄉,留下了豐富的與虎相關的考古遺存、文獻記錄和神話傳說。日本受中國文化影響,很早就有崇虎習俗,但其境内并不産虎,是以文物中的虎形象往往充滿着别樣的想象異趣,展覽通過兩國豐富的展品展示同中存異的虎文化。

中華藝術宮2021“無問西東”邀請展将展出來自世界各地70位藝術家的200餘組(件)作品,呈現藝術家對東西方藝術交流的思考。

春節前夕,上海曆史博物館“褔祿壽喜”——中國吉祥文化特展,以“福祿壽喜”為主題,展出作品近300件(套),包括羊、鹿、喜鵲、牡丹、鶴等動植物标本,耀州窯纏枝牡丹盤、唐鎏金芝鹿紋三足銀盤、清同治粉彩五福捧壽紋碗等文物,解讀吉祥文化的源流、傳承和影響,傳承以“福祿壽喜”為代表的中華吉祥文化。

“海上琪迹”——美琪大戲院80周年主題館藏文獻展在上海圖書館近代目錄大廳開幕,展覽從美琪大戲院建成之初的奇聞轶事、新中國成立後的紅色脈動、改革開放後的中外經典、修繕後的傳承創新四大闆塊切入,展現美琪大戲院全景全貌、經典裝飾、名家名作,及其背後所蘊藏的曆史故事與時代背景,回顧美琪大戲院80載風華曆程。

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的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上海)2020展覽以北京大學“中國現代藝術檔案”為基礎,對一年間中國當代藝術界發生的所有資訊和資料進行收集、調查和研究,最終整理為《年鑒》。《年鑒》涵蓋了99位專案藝術家、9個主題,旨在記錄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曆程,反映當下的社會思潮、文化現象等。

在滬過春節,這些年俗和文藝活動帶來虎年氛圍

“妙像煥彩 化境入微”——西藏日喀則地區13-15世紀壁畫專題展

上海市徐彙區藝術館“妙像煥彩 化境入微”——西藏日喀則地區13-15世紀壁畫專題展以漢藏藝術交流為切入點,通過藝術研究和審美普及的視角,專題梳理日喀則地區13-15世紀珍貴的壁畫遺存,借助豐富的多媒體手段,立體展現獨具特色的藏族藝術。

1月23日,松江缂絲顧繡藝術精品展在松江區雲間會堂文化藝術中心開幕,以圖文、實物、影像和裝置相結合的展陳方式,呈現缂絲和顧繡的曆史和技藝。展覽特别展出朱克柔《蓮塘乳鴨圖》缂絲複制品、《董其昌書畫合璧》顧繡作品等20餘幅,對缂絲和顧繡進行豐富的文化闡釋和藝術解讀。

在滬過春節,這些年俗和文藝活動帶來虎年氛圍

“啊嗚啊嗚老虎來了!——第十三屆國際少兒生肖繪畫作品展”

長甯區上海虹橋當代藝術館“啊嗚啊嗚老虎來了!——第十三屆國際少兒生肖繪畫作品展”從生肖文化的起源、演變到現當代的延伸進行解讀,探索十二生肖與天文、自然、文化以及與我們自身之間的關系。通過中國傳統文化“生肖”的主題創作、藝術展覽和公共教育活動,讓少年兒童用藝術研究的思維方式去了解虎。展覽打破美術館的圍牆,在美術館、非遺展廳、商圈、社群、學校設立主場館和分場館。

此外,闵行博物館的“天下龍泉”——龍泉青瓷、寶劍傳承與創新展、奉賢區博物館的“日月光華”——江西省博物館珍藏明代配飾文物精品展、松江區博物館的“人如玉花如雪”——清代江南女性的生活與藝術展、金山區博物館的“煮海熬波話百年”——金山與中國紅色鹽文化特展、浦東圖書館的爾冬強江南田野調查系列:“帳本裡的江南”——錢莊文獻展、黃浦區明複圖書館的豐子恺兒童圖畫書獎獲獎作品(插畫)巡展、奉賢區圖書館“木闆上的非遺”版畫作品展等展覽都在春節期間開放,以飨廣大市民。

(注:由于疫情防控形勢随時變化,部分線下活動可能會根據情況做出調整,請市民朋友及時關注主辦機關微信,了解活動具體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