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普娃”媽媽真心大白話:帶女兒輾轉多次擇校,我終于領悟這些經驗教訓

“普娃”媽媽真心大白話:帶女兒輾轉多次擇校,我終于領悟這些經驗教訓

計之深遠者,莫過于父母。為了孩子的教育掏空心思?你并不是一個人。文中的媽媽,帶着孩子從體制内轉到體制外,一路走來,經曆過多所不同特質的學校。作為過來人的她發現,國際化賽道亦非靈丹妙藥,家長隻是盡可能在最好的時間節點,幫孩子找到出路,争取赢面大一點的選擇。

文丨莊曉    編丨Leon

滬上國際化高中的秋招已接近尾聲,但本周還有不少學校仍在“招兵買馬”,準備着9月開學前最後一次秋招的補錄。

對于這樣的考試,今秋即将成為十年級學生家長的晶媽,并不陌生。早在一年前,女兒就通過類似的招生考試,成功上岸一家國際化高中。

不過晶媽發現,今年的夏天,安靜得有些不同尋常:“往年中考放榜後,朋友圈還能看見一些喜報,但今年我的朋友圈都是靜悄悄的,這幾天再看,發現不少認識的孩子已經在國際化中學新生報到了。”

可以說,在“中考分流”和“學曆内卷”的夾擊下,不少家長正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升學,希望孩子能在“快樂教育”下,收獲一份不錯的學曆,為未來就業增加砝碼。

這也是晶媽一家考慮國際化教育的初衷。在晶媽看來,女兒普普通通,理科成績也是馬馬虎虎,或許揚長避短的國際化教育更加适合“普娃”的成長。

“普娃”媽媽真心大白話:帶女兒輾轉多次擇校,我終于領悟這些經驗教訓

晶媽的女兒

但陪着女兒從民辦一梯隊的體制内國小、再到老牌IB民辦國中、最後轉戰到A Level國際化高中,一路走來的晶媽發現,國際化學校并非是避風港,反而是一家人需要共同面對的新挑戰。

穿上合腳的鞋子,

才能幫助孩子走更遠

最近,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向晶媽打聽:

砸下近百萬費用供娃留學,到底值不值?

對于普娃而言,A Level、AP、IB哪個課程更合适?

從體制内轉軌後該如何适應?

有些國際化學校就讀體驗究竟如何?

暑假可以提前做哪些準備?

……

作為過來人,晶媽也對這些困惑和字裡行間的焦慮,感同身受。身為“普娃”的家長,在孩子求學路上,她直言自己也走了不少的彎路。

晶媽告訴外灘君,在女兒幼升小的時候,自己也曾“望女成鳳”,特意舍棄了家門口還不錯的公辦國小,轉而将女兒送進了離家有些距離的民辦體制内學校。

“普娃”媽媽真心大白話:帶女兒輾轉多次擇校,我終于領悟這些經驗教訓

這所學校有着不錯的聲譽。自女兒上學後,忙于工作的晶媽,直接就把孩子往學校裡丢。到了女兒三年級,她幹脆給孩子辦理了公交卡,讓女兒每天自己坐公共汽車放學回家。

自然,晶媽也很少盯着女兒寫家庭作業。結果女兒默寫、練字、背誦等需要家長跟進的作業也沒跟上,到了五年級,女兒成績不僅沒能像晶媽想象中那樣“一鳴驚人”,相反還時常掙紮于班級下遊,學着并不輕松。

無奈之下,一度為女兒成績而着急的晶媽認清了現實,孩子既然不适應進度快、壓力大的學習模式,不如幹脆去體制外快樂一把。

放棄了體制内一路升學計劃後,曾畢業于985高校的晶媽,心理一下也輕松了不少。但當時的她并不知道,所謂體制外的“快樂教育”,其實是一種誤解。

在女兒小升初時,晶媽又一次精挑細選了一所學校,一所IB體系的國中。在她看來,這所國中最大的優勢就是“兩腿走路”:進,可轉海外升學道路;退,又能回到體制内,參加中考。實作“進退兩相宜”。

但當初這個看似不錯的選擇,卻是晶媽直言最後悔的決定。

“普娃”媽媽真心大白話:帶女兒輾轉多次擇校,我終于領悟這些經驗教訓

理想中,義務教育和IB課程,能夠在全人教育的角度完美融合,但教學實踐上,單憑一所學校的努力,無法将兩條路徑、兩種教育模式,完美融合。

“結果就是孩子有兩套教材,一套中文、一套英文;試卷也是夾花的,上面是中文題目,下面就可能是英文題目。但關鍵在于,有的英文題目還是中文題目翻譯過來的……”

晶媽感歎,和體制内浩若煙海的輔導書相比,體制外的教科書簡直少得有些可憐。自己唯一買過的一本就是英文版的一課一練,但這些題量根本就無法解決IB課程的日常學習需求。

比如上體育課,除了理論學習外,可能還要寫篇有關籃球起源的英語小作文;

生物課上,老師可能會要求學生用英文寫有關新冠的細胞分析;

地理課上,學生還要用應為做個人陳述,講一下綠色農業發展。

……

盡管這些課程設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一個學習能力普通的孩子,要想在不多的課時中,既要了解概念、背景,又要有深度發散的思考,無疑面臨着巨大的壓力。

在女兒八升九年級的那個暑假,晶媽一家又再次面臨兩難的選擇:一方面,岌岌可危的GPA分數,無法保證女兒順利升入本校高中部;另一方面,經過兩年MYP課程(IB國際項目下的中學課程, 主要面向11-16歲年齡段的學生。)的浸潤,不曾刷過題的孩子,也早已無法适應中考的要求。

“普娃”媽媽真心大白話:帶女兒輾轉多次擇校,我終于領悟這些經驗教訓

此時,她終于明白,對于普娃而言,兩腿走路就是一個“僞命題”。轉軌國際化教育,從來就隻是一條單行道。

在參加多所國際化學校的校園宣講、查了一大堆資料後,開始嚴肅考慮孩子未來出路的晶媽,最終将升學目标定為一所二梯隊的A Level國際化高中。為了順利通過心儀學校的春招,晶媽的女兒依然需要在8年級的暑假裡努力學習,“為考而戰”。

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汲取經驗教訓的晶媽發現,不管體制内還是體制外,最終,所有的升學規劃,都應該圍繞着孩子的實際情況。

“就像34碼的腳,絕對穿不了40碼的鞋子,先要穿得舒服、合适,未來孩子才能走得更長遠。”

留學是高消費,

任何選擇都有成本

陪着女兒,和各種考試“鬥智鬥勇”的晶媽,慢慢對國際化教育,了解得愈加透徹。

從普娃媽媽角度,她建議中考後轉軌國際化學校的孩子,不妨在今年這個暑假,助攻英語學習。

“普娃”媽媽真心大白話:帶女兒輾轉多次擇校,我終于領悟這些經驗教訓

如果準備考取一梯隊的國際化學校,英語水準相應要提高到至少聯考難度,并熟悉托福、雅思的題型;同時要注意詞彙積累,和英語口語面試的表達。

若想準備參加多所國際化學校秋招考試,廣撒網雖然是一種方式,但從成本角度考慮,以參加四所學校招考為宜:一所沖目标以上學校;兩所目标學校;一所保底學校。目标學校如果能考多場的,就從第一場開始考,最終考到錄取為止。

事實上,在海外升學路線上,經濟成本一直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自從女兒開始走體制外路線後,晶媽就對金錢格外敏感起來。

“過去可能逛街遛彎到愛馬仕,看中包包立馬就會掏錢買下,但現在一想到女兒,我就默默背上了帆布包。有了孩子,媽媽也就相當于有了軟肋。”

“普娃”媽媽真心大白話:帶女兒輾轉多次擇校,我終于領悟這些經驗教訓

有的地方該省則省,但有的地方,該花就得花。除了金錢的花費,還有心力的花銷。

“很多體制外學校都沒有統一的課本,孩子複習的時候,也經常抓不到東西。老師也從來不會一天到晚發微信,你整個人是撕裂的,一方面想放手,一方面因為不清楚老師怎麼上課,又好像不能完全放手。”

今年暑假,女兒所在的學校就下發了一本684頁的練習冊。一個月來,女兒做了約一半,但她的同學有的隻做了四張紙,有的同學甚至還沒開工。

老師也和學生一樣随性。晶媽打聽下來,除了數學外,有的學科作業是兩頁紙、有的是看一部電影……不同科目差距深遠的作業要求,讓晶媽實在做不到置之不理。

于是,這個暑假,晶媽也忍不住跟着一頭紮進資料的海洋,自己做研究,找資料。

“普娃”媽媽真心大白話:帶女兒輾轉多次擇校,我終于領悟這些經驗教訓

在她看來,聯考的本質就是三年磨一劍,單一任務、單一名額、一路往上沖,而海外升學就是一個多元度的複雜項目。海外大學都是獨立招生,各有特色,是以在更早期就需要父母了解清楚情況,确定方向,制定政策,再讓娃落地執行。

“萬一政策變化了,或者娃中途掉了‘鍊子’,還得靠家長把她拉回正軌。是以我覺得走海外路線的媽媽,就像項目經理,要操心的反而更多,别人可能越到高中越不管,但我是越到高中越要管。”

雖然一路走來也有不少磕絆,但晶媽從不曾後悔讓女兒出國留學的決定。晶媽也在孩子這兩年的學習中,發現了她身上的閃光點。

因為積極主動地回答數學問題,哪怕正确率隻有50%,但女兒還是被老師任命成為數學課代表。自此後,理科薄弱的女兒,對數學開始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A Level考試中,很少會有偏題、難題和怪題,出題片平穩,而且緊扣考綱,對普娃來說比較友好,是以她覺得做數學題就像打遊戲通關一樣,開始做題上瘾了。”

現在隻要有空,曾經一提作業就拖沓的女兒,開始主動刷起數學題來。雖然女兒不是考試高手,但晶媽看着她有了自己努力的方向、空閑時還能抽空去遊泳、彈琴,就已得到不少寬慰。

“普娃”媽媽真心大白話:帶女兒輾轉多次擇校,我終于領悟這些經驗教訓

“說真的,學習這事還真要一點天賦。雖然體制外也需要孩子克服語言困難、四處搞活動打競賽,但相對來說,還是能給孩子帶來不小的收益,像她們選修的經濟學課程,也能為未來從業,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在晶媽眼裡,無論最後選擇“體制内”還是“體制外”,對于大多數普通家庭而言,關鍵還在于努力的全部過程。

“做家長,就像是把家庭條件、孩子基本情況……都折算成一張張撲克牌,排列組合做取舍後,盡可能在最好的時間節點,幫孩子找到出路,争取赢面大一點的選擇。”

放在一個更廣的次元上,孩子終究需要培養的,還在于興趣和能力。對于不可控制不可預期的未來,我們不要太過糾結,保持樂觀、保持敬畏,帶着孩子一路前行。

遭遇“霸淩”

後悔沒能早補“社交課”

轉軌國際化教育,除了學術上的轉變外,心理上的“轉軌”也不容忽視。晶媽和女兒,就曾在心理轉變上,狠狠摔了一大跤。

事實上,在考入二梯隊的國際化高中之前,晶媽的女兒曾憑借自己的實力,順利拿下一所國際化學校的Offer。

第一次憑借自己努力而得到的機會,也讓小姑娘格外珍惜,歡呼雀躍地開啟了一段高中寄宿生涯。但沒過多久,晶媽發現女兒慢慢開始不說話、厭學了。

着急的晶媽,在和舍管老師的溝通中才發現,短短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女兒就在住宿中發生了一段不愉快的插曲。

“普娃”媽媽真心大白話:帶女兒輾轉多次擇校,我終于領悟這些經驗教訓

原來從未經曆過集體生活的女兒,一下興奮地放飛了自我,拉着舍友們八卦閑聊。但言多必失的情況下,女兒無意間得罪了幾位同學。于是,在女兒一個人洗澡的時候,舍友們忽然關上了洗澡間的燈,給女兒帶來了極大的驚吓。

同學間略帶報複性的惡作劇,以及升學後的學業壓力,把女兒壓得喘不過氣來,慢慢地,心理出現了問題。

晶媽吓得直接為女兒辦理了休學手續,并帶女兒看了心理醫生。直到此時,晶媽才發現表面上大大咧咧的女兒,也有着細膩敏感的心思。

讓晶媽驚訝的是,即便孩子已經進入高中,但女兒仍記得國小時,老師當班展示自己滿是紅杠的默寫本的窘狀。

這也讓晶媽開始反思,自己應該在更早的階段切入孩子的内心世界,關心她,去幫助她學會如何交友、如何和老師同學相處。

有時,孩子間的社交,比起他們的學術成績,更值得家長關注。

“普娃”媽媽真心大白話:帶女兒輾轉多次擇校,我終于領悟這些經驗教訓

“我也是到了35歲後才明白,情緒穩定,是孩子從小就應該修煉的功課,這比雞數理化、學跳舞、鋼琴要重要得多。”

為此,晶媽為女兒申請了休學,給女兒更多的自由空間。

首先是電子裝置的調整。

對于國際化教育而言,所需的資料和電子題庫非常龐雜,這也使得如何正确使用電子裝置,成為孩子們學習中的必修課。

以往當心孩子沉迷遊戲的晶媽,會要求女兒每晚上交電子裝置,甚至會像福爾摩斯一樣,自己檢查她手機的内容。

“普娃”媽媽真心大白話:帶女兒輾轉多次擇校,我終于領悟這些經驗教訓

“一方面是我自己好奇,另一方面也是不放心。但後來我意識到,自己的控制欲還是太強了。後來,我也會注意不要去過多幹涉。事後發現,她反而不會去打遊戲了。是以,我覺得其實給了孩子足夠的自由和信任的時候,她們反而能夠更好地控制住自己。”

其次是開放媽媽的社交圈

在順利度過這段厭學期,并如願考上心儀的高中後,隻要有機會,晶媽就會讓女兒參與自己的社交圈。她想着能用自己的社交圈去影響女兒,也希望母女倆能互相參與對方的生活。

在晶媽女兒的班上,學生間兩極分化非常嚴重:有常年數學考零分、不願動腦思考、沒有絲毫進步的學生;也有升學目标明确,上課不停做題的學霸;還有癡迷遊戲,搞了十幾部手機的孩子。

即憂心青春期女兒的情緒,又擔憂女兒社交的晶媽,更希望用自己的真實的生活,告訴女兒:“要和優秀的小夥伴在一起,讓自己成為優秀的人,這樣才能吸引周邊更多優秀的朋友,這樣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都是一件有意義、也有趣的事情。”

最後,和女兒強調感恩遇見。

以前,晶媽或許會覺得,養孩子就意味着母親的巨大犧牲。但經過女兒這次挫折,晶媽更願意從一位女性成長的視角,來看待母女之間的關系。

“普娃”媽媽真心大白話:帶女兒輾轉多次擇校,我終于領悟這些經驗教訓

“現在我也跟我女兒講,媽媽很感謝你,讓我參與到你的生命裡,能和你一起去學自己不了解的東西。媽媽對你沒有任何期待,但是你想去英國我就支援你,我也希望将來你可以帶着我去倫敦看看。”

有人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隻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平日正慢慢放手的晶媽,也期待未來女兒能有更加優秀的夥伴,填補自己不斷退出的空白,共同前行。

放平心态後,晶媽覺得這個世界豐富很多。

學到和做到之間,橫梗着孩子們不同的“能力”。雖然在體制外踩了不少坑,但晶媽還是慶幸,孩子得以保留着學習的興趣,并願意為此付諸努力。

一路走來,晶媽也慶幸,轉軌這個決定是家人共同的決定,一家人也為此克服難關,共同努力。

不論最終我們選擇哪條升學道路,都要相信這是當下的一個最優解。就像晶媽所說,“沒有哪條路永遠是康莊大道,若是出了問題,千萬不要悔不當初。首先要相信孩子是優秀的,然後做好決定,全家吃個大餐,一路勇敢向前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