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頭看,當初那批“搖号”的孩子怎樣了?

回頭看,當初那批“搖号”的孩子怎樣了?

 看點   三年前,上海開始實施民辦搖号政策,面對不确定的搖号結果,幾家歡喜幾家愁。今年的幼升小,因為疊加人口小高峰的入學壓力,難免更增添幾分焦灼。那麼,“搖号”真的能“一搖定終身嗎”?我們該如何理性看待“搖号結果”?外灘君采訪了三位魔都媽媽,聊了聊“搖号成功或失敗之後”的真實體驗,或許能給大家一些啟發。

支援外灘君,請進入公衆号首頁面“星标”我們,從此“不失聯”。

文丨莊曉    編丨Jennifer

在孩子升學的路上,擇校一直是繞不過去的坎。

無論是哪個學齡段,都有日夜為“擇校”而苦惱、憂心的父母們,生怕擇校一次不如意,就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

特别是今年的幼升小,在疊加了人口小高峰的入學壓力下,身為“準國小生”的父母們,難免新增幾分焦灼:

到底要不要拼下運氣,讓孩子進入心儀的目标學校?讓孩子的學習生涯有個好的開始?

萬一競争激烈、搖号失敗的話,自己和孩子又能否承擔随之而來的結果,願賭服輸?

為此,外灘君采訪了三位“魔都”媽媽。在去年的“搖号”中,她們有的成功搖上夢校、有的遺憾進入了意料之外的學校,也有的直接選擇了對口公辦校。

那麼一年過去了,回頭看“搖号”,她們有怎樣的感悟,又有怎樣的思考呢?

名校的“卷”

讓我天天想轉學

Cissy的朋友圈裡,最近很是熱鬧。

在剛剛塵埃落定的上海民辦幼升小中,Cissy認識的媽媽們裡,有的順利搖上了目标學校,開心地曬出錄取短信;也有的幹脆曬出了目标校組織的新生家長會;還有的直接“喜提”民辦學校發放的“開學大禮包”,感歎即将到來的“忙碌”暑假。

回頭看,當初那批“搖号”的孩子怎樣了?

這似曾相似的一幕也勾起了Cissy的回憶。就在一年前,搖号成功的她帶着相似的喜悅和期盼,和兒子共同迎來了一年級的新學期。

可現在,她卻告訴外灘君,自己正隐隐為當初的選擇而感到後悔。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她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呢?面對外灘君的追問,露出幾分苦笑的Cissy也坦誠,“我現在真心有些卷不動了”

這種“卷”首先是體力上的“卷”。搖号前,cissy多是考慮學校的校風和教學,至于上學距離遠近,壓根就不在她的考察名單中。“實在不行,在學校附近租一套也行。”

可事實證明,她低估了租在學校附近的難度。雖然搖号結果一“出爐”,Cissy就着手準備租房,但直到新學期開學前,她也沒找到大小、價位都合适的房子。

最終,Cissy隻能每天開車接送孩子上下學。遇到天氣不好或是堵車的情況,光是來回接送,就要花費近2小時。很快,在夢校上學這樣的激情,就被遠距離的接送消磨殆盡。

回頭看,當初那批“搖号”的孩子怎樣了?

如果孩子享受學校的生活,Cissy覺得自己或許還能堅持。可最近兒子做的一次數學随堂小練習,卻讓Cissy覺得有些心灰意冷。

“那天我兒子數學考了92分,我還挺開心的。但後來,老師卻告訴我,班級平均分都達到了97分,你能想象我當時的心情嗎?”

氣血上湧的她,仔細檢視考卷後發現,兒子的失分大多出現在漏題、應用題機關沒寫等“小事”上。要是讓孩子再讀遍題目,Cissy相信他很快就能更正自己的失誤。

“我覺得他有些粗心,可能長大會變好,但我們班孩子的手實在是太穩了。同樣的情況,他們是怎麼做到不出錯的呢?”

在這所目标國中是“三公”的國小,老師總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同班同學的優秀,讓Cissy倍感壓力。Cissy不得不時不時地給孩子“加餐”,幾乎每個晚上,母子二人都在雞飛狗跳中度過。

讓Cissy心累的,還有家長之間微妙關系。為了學校的資源和排位,有時家長們連“人際關系”也能“卷”得飛起。

回頭看,當初那批“搖号”的孩子怎樣了?

Cissy告訴外灘君,考慮到兒子是個大塊頭,也有一定的運動基礎,她就打算幫着兒子申請了一運動校隊的試訓。

申請是早早交上去了,可遲遲沒有下文。她托人去教練那打聽才知道,原來隻因自己随口抱怨了幾句試訓時間過于密集,就被有心的家長聽到,向教練打起了小報告,兒子也是以錯失了進一步試訓的資格。

曆經了一番媽媽們的“暗鬥”後,Cissy一改往日家長群裡活潑的風格,變得沉默起來。但兒子落選校隊的這件事,像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她開始認真且慎重地考慮轉學事宜。

“剛開始,我對這所學校的認知,多是它在外的名氣。是以當時搖号成功,我還有些小激動,覺得自己非常幸運。但近距離感受一番後,我發現名校的'卷',是一種全方位的'卷';名校的美,也許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 

做鳳尾還是當雞頭?

每次搖号,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去年的這個時候,也是去年丁玲一家最失落的時候。

搖号失敗那幾天,全家都籠罩在低氣壓中,默默等待着統籌的結果。那時,不知道掉了多少眼淚的丁玲,看着尚且還懵懂的孩子,心裡總會時不時湧上些許負罪感。

回頭看,當初那批“搖号”的孩子怎樣了?

“很不開心,也自責為什麼會去搖号,反而讓孩子差點落到無學可上的地步。那時滿腦子都在想,要是統籌的學校不好,就打算來年準備其他學校的插班考。”

不過,開學沒幾天後,丁玲忽然發現,情況好像也沒有想象中那麼糟糕。

最出乎她意料的,是被統籌學校的師生比。“可能因為沒啥名氣,我們整個班才25人,不像其他學校,班級裡滿滿當當坐着45個學生。”

人數少了,每個孩子自然得到了任課老師更多的關注。比如丁玲的孩子,就多次獲得了小主持人的機會,這擱在以往,都讓她很難想象。

“我們在幼稚園裡,也不算是特别懂事聽話的學生,相反還有些調皮。我們私底下也讨論過,如果孩子在不錯的學校,可能根本就沒機會上台主持。”

慢慢地,丁玲發現孩子在學習上,變得比以往要上心不少。“孩子總是需要肯定和鼓勵,有了幾次主持的機會,他自己也覺得,原來我也能行。回家後,像整理學習用品、做起作業來也特别積極。”

回頭看,當初那批“搖号”的孩子怎樣了?

都說網課是學校教學品質最明顯的展現。丁玲也欣喜發現,學校在網課期間,也抓得比較緊。因為學生不多,學校在網課中沒有繁瑣的事項和更多的内耗,老師們隻管負責地教,孩子們也全都在認真地學。

雖然學校聲名不顯,但丁玲和同班幾位媽媽接觸下來後發現,大家對孩子的學習也很上心。“經常可以看到有家長騎着電動車帶孩子去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整體學習氛圍還是不錯的。”

這學期,丁玲的孩子也對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

“有次默寫,因為錯了一個詞語,他回家後還哭了。可能之前都是全對的,他一下有點接受不了。這讓我們都覺得很驚奇,以前家裡閱讀認字,他能躲開就躲開的,但現在自己變得要去學習,可見這所學校還真挺适合我家小朋友的。”

公辦學校的學費,也讓曆經了民辦幼稚園的丁玲,感到極具成本效益。“像這次春遊,基本上都沒什麼費用,家長們也不用太去操心,孩子們玩回家後,也特别開心。”

回頭看,當初那批“搖号”的孩子怎樣了?

如今,一年過去了,丁玲也徹底打消了給孩子轉校的想法。“我們是真的屬于不幸之中的幸運,統籌到的這所學校,小朋友也還挺适合。未來的變化誰也說不上,還是走一步看一步吧,至少目前來看,我們對現在的這所學校,還都挺滿意。”

再佛系,也躺不平

和上面兩位媽媽不同,May的孩子沒有參加搖号,而是直接進了家附近對口的一所二梯隊的公辦學校。

May告訴外灘君,一學年上下來,May發現學校比自己預想的要好上不少。

雖然自家孩子班上有45位同學,但她也能感受到校方注重每個孩子發展的滿滿誠意。

“像在班級組織上,每個孩子都有相應的小職位,比如有的孩子負責檢查桌肚衛生、有的孩子就檢查指甲是否幹淨;有的是前後左右四人小組的國文小組長、有的就是四人小組的數學小組長……雖然孩子很多,但老師也會創設出各種小職位,認真給到每個孩子表現的機會。”

最近,May的兒子還參加了課本劇的演出。經過一番鍛煉,原本内向的孩子,變得更加自信了。她笑着對外灘君說,“原本我還希望他能參加下一批的課本劇表演,不過老師會優先考慮沒能上場的小同學,這樣也挺好,‘陽光普照’。”

回頭看,當初那批“搖号”的孩子怎樣了?

不過,即便在傳說中“快樂教育”的公辦學校,May還是感到了一些學習的壓力。“像我們一年級的班主任,都是請有經驗的老師帶班,不管是學習習慣,還是學習效果,學校都抓得非常緊。”

雖然沒有筆頭作業,但老師們對于孩子的書寫要求和閱讀能力,沒有絲毫減輕。“有時看他們帶回家的小練習,會發現老師平時課上的拓展内容并不少,像一年級下的國文,就已經有了看圖寫話的題目,要求還是挺高的。”

就在這學期,學校專門組織了家長現場課堂的觀摩活動。May也是第一次走進這家對口公辦,親眼目睹了孩子們上課的狀态。

“我當時聽了一節國文課,感到非常震撼。從字詞的學習,到課文整句句子的了解,老師都有所涉及,而且教學節奏非常快,教學方式也很多,像小組讨論、上台表演這種,都有老師的精心設計。可以說教學效率真的被扣到了極緻,課上每分每一秒,都不會被浪費。”

事後,May也問了孩子,是不是隻有這堂展示課是這樣的上法。可孩子告訴她,這樣的展示課,幾乎就是學校日常。有的時候,上課鈴響之前,還會有其他老師找過來,坐在教室後面認真聽課。

“至少在課堂教學的品質上,我們家這所公辦學校,是完全過關的。不過,這樣一堂課下來,我自己旁聽都覺得有些吃力,更不要說是完全白紙一張的孩子了。”

回頭看,當初那批“搖号”的孩子怎樣了?

有時,May也會被老師的要求壓得喘不過氣來。“公辦老師對書寫的要求也很高。有的作業品質在我這過關了,但在老師眼裡,還是有各種各樣的缺點。剛開學的時候,我都怕接到老師的電話。”

May覺得,要想讓孩子在學習中遊刃有餘,還是需要紮紮實實做好課内的預習和複習工作。她也向外灘君吐槽,有時自己稍一放松,孩子就拿過好幾次良好的等地。

英語也是May操心的重點。公辦一周兩節的英語課程,在她眼中還遠遠不夠。“家長不能有完全躺平的心态,就算是一年級,語數外三門主課想要保持全優也遠沒有想得那麼容易。”

  結語

從這三位媽媽的講述來看,曆經“搖号”的她們,顯然對教育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擇校”固然重要,但即便學校再優秀,也不能提供萬能的教育。

這讓外灘君想到了暢銷書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曾在“谷歌時代精神”(Google Zeitgeist)論壇上,分享的兩組資料:

一組,是哈佛大學和普通學校,攻讀數學、科學學位學生的畢業率對比;另一組,是不同層次學校畢業生的學術論文發表情況。

對比這兩組資料後,Gladwell發現,在名校“墊底”的學生,畢業後的表現和成就,可能遠遠不如,普通學校裡的頂尖學子。是以,他也在演講中倡議家長和學生:不一定要選擇哈佛這樣的頂尖名校,選擇一所普通的學校,也許會更好。

人的成長是最複雜的,他給學生的建議是:選擇學校時,如果一所大學你隻能勉強“擠進去”,那還不如去你的第二選擇或第三選擇,因為你在其中的相對位置,可能會影響你的自我感覺,以及實作目标的可能性。

回頭看,當初那批“搖号”的孩子怎樣了?

這在“搖号”上,也同樣适用。擇校之前,我們不妨扪心自問:到底我們更看重學校的“名氣”,還是内在的“實力”?是看重校園的文化氛圍,還是在意家庭關系和一些政策上的優惠?

雖然從來沒有最完美的教育,但外灘君相信,每一個擇校的決定,都是一個家庭在當下,反複衡量的綜合考慮。某種意義上來說,三年搖号反而是種契機,讓父母們有機會靜下心來,去思考什麼才是自己最期待的教育。

名校雖好,但在享受它所帶來的豐富資源的同時,也要做好面臨壓力和風險的準備;沒進名校,也不代表孩子未來前途,就是一片晦暗。

學校教育從來都不是萬能的,求學僅是孩子成長旅程中有限的一段經曆,而父母仍有許多可為之處:讓孩子學會學習、熱愛生活,無論環境如何、都能發揮所長,恐怕這才是助力成長的最好方式。

發現優質教育

回頭看,當初那批“搖号”的孩子怎樣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