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失聯17年不回家,大學教授曹茜說出背後原因:父母的控制讓我想逃

雖然出生于并不十分富裕的農村家庭,曹茜也是被父母捧在手心的孩子。自國小習優異,小姑娘也是其他家長口中“别人家孩子”的典型。

失聯17年不回家,大學教授曹茜說出背後原因:父母的控制讓我想逃

父母沒有意識到孩子已經長大,忽悠自己想要過的人生,一味“控制”之下,曹茜成了叛逆者,“成績一落千丈“不說,更是出國17年斷絕聯系。

從乖乖女變成父母臨終也不願相見的不孝女,曹茜的選擇中,難道有什麼隐情?聽子牙童趣人物紀慢慢道來。

父母包辦所有

1979年,曹茜出生在大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子,父母以務農為生,家庭條件比較一般。曹茜是家裡的獨生女,自小便受到了家人的萬般寵愛。

失聯17年不回家,大學教授曹茜說出背後原因:父母的控制讓我想逃

就算說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也不為過。一輩子在地裡刨食,曹家父母自然希望孩子能夠用知識闖出一條生路,過上城裡人的生活。

是以學習成了女孩18歲以前唯一要做的事。

曹茜小的時候身體不太好,也是因為體弱多病,她無論有什麼需求,父母都會盡量滿足她。甚至老兩口舍不得吃也舍不得穿,卻願意為孩子買很貴的補品吃。

父母所做的一切無非就是希望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條件,讓她有個好的未來。要說對于孩子僅有的要求,就是要好好學習。

失聯17年不回家,大學教授曹茜說出背後原因:父母的控制讓我想逃

除此之外的任何事,像洗衣服、拖地、做飯等家務,就成了父母嘴裡“不用你管”“這些都是浪費你的時間”的事。

有了父母這樣的教導,曹茜自然兩耳不聞窗外事,可以說是什麼都不用管,一心隻讀聖賢書。

生活上的各項事務由父母全包,那麼在學習上,曹茜也從未讓父母失望,她的成績确實不錯,班級前三名的寶座裡始終有她的一席之地。這也自然讓曹茜成為了其他家長口中的榜樣人物。

失聯17年不回家,大學教授曹茜說出背後原因:父母的控制讓我想逃

周圍人對于孩子的交口稱贊,曹家父母自然照單全收。在外的時候,老兩口還會逢人就誇女兒的孝順。“你家孩子真是懂事有孝心”,這是是曹家父母最愛聽的話。

國小、國中、高中,曹茜都是以極為優異的成績考入當地的學校。家裡牆上貼滿各種各樣的獎狀在父母眼裡,就是一張張繪制美好未來的藍圖,他們始終認為,女兒定會有大出息。

生活就這樣平淡地過着,聯考悄悄來臨。成績較好的曹茜心中早有想法,隻等成績一出,便報考南方的大學,去見見外面的世界。

失聯17年不回家,大學教授曹茜說出背後原因:父母的控制讓我想逃

可當她将自己的構想告訴父母後,卻遭到了極為嚴厲的反對。“隻能報當地的大學!”這是父親說的話。“如果離開了我們,你要怎麼過啊!”這是母親充滿擔憂的言語。

聽話的女孩不願“被控制”

遠超一本分數線好幾十分,曹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可她的願望似乎難以實作。父親的強硬與母親的阻攔猶如一盆冷水,潑得曹茜心裡哇涼。

可看似逆來順受的小姑娘并不願意妥協,那個乖巧的女兒叛逆心起,第一次與父母正面爆發争吵,之後更是悄悄填寫了兩所南方的大學,第三志願才填報當地的學校。

失聯17年不回家,大學教授曹茜說出背後原因:父母的控制讓我想逃

可惜結果并不如人意,曹茜最終還是進入了就近的一所本地大學上學。好像争赢了一樣,曹家父母開開心心地一邊為女兒準備開學所需用品,一邊說着“就連老天爺也站在我們這一邊”的話。

也是這些唠叨,讓曹茜的脾氣越來越差,漸漸關上了心扉。實際上父母不想讓孩子去外地,不僅是因為家庭條件有限,更多的是擔心曹茜一個人去到外地,人生地不熟,會有太多的不可預期的事情發生。

但他們沒有說出心中顧慮,隻是一味地打擊,這是曹茜不能接受的。父母的所作所為讓曹茜産生了被控制,像提線木偶的感覺。

失聯17年不回家,大學教授曹茜說出背後原因:父母的控制讓我想逃

也是在這以後,她很少與父母聊心事,隻有缺錢的時候才會主動打電話。

也是為了脫離自己認為的“被控制”,也為了“報複”父母的反對,曹茜将叛逆表現得淋漓盡緻。她開始結交“壞孩子”,學着與家境優越的同學攀比,甚至夜不歸宿。

而到了學業即将結束時,一直優秀的女孩說了謊,她給父母打電話,告訴對方自己因為挂科6門可能畢不了業,現在唯一的出路,就是到國外留學。

實際上以曹茜家的條件,能供她上完大學已經實屬不易,更别說出國了。是以兩口子首先想到的便是拒絕女兒,并勸她在最後的階段好好學習,補上之前的課程。

失聯17年不回家,大學教授曹茜說出背後原因:父母的控制讓我想逃

一直對自己“百依百順”的父母再次對自己的未來打算提出質疑,曹茜的情緒被點燃。

她氣憤地指責父母多年來都是假好心,并不是真的為自己有過一點考慮。平靜之後又向父母描述出國留學後回來就業的好處。

将女兒的話聽進心裡,曹家父母開始動搖,可見父母仍猶豫不決,曹茜大發雷霆,之後無論對方怎麼聯系都不予回應。

好像為了證明自己對孩子的愛始終不變,也為了讓孩子實作她口中的好未來。不願意女兒前途盡毀的兩口子四處奔波着借錢,拿出所有的積蓄并背上7萬元的外債,這些錢都到了曹茜的手中。

失聯17年不回家,大學教授曹茜說出背後原因:父母的控制讓我想逃

孩子的基礎養成,重中之重

拿到想要的出國資金後,曹茜沒有問錢的來源,理所當然地收下後便從學校裡走好程式輾轉去了德國。

而遠在家鄉的父母并不知道,這一别竟是17年。在此期間,曹茜也有打電話給父母,可張口閉口隻談錢的口氣讓父親十分心寒。忍不住罵了幾句後,曹茜便單方面斷了聯系。

一輩子沒有出過省的父母想要尋到身在異國的女兒,究竟有多難?曹家父母簡直毫無辦法,隻能幹等。

失聯17年不回家,大學教授曹茜說出背後原因:父母的控制讓我想逃

在等待的17年裡,兩口子有後悔過當初最後一通電話中的言語不當,他們的身體也出現了問題。曹家父親得了腎癌,母親患了乳腺癌,兩人最大的願望就是再見女兒一面。

心中的強烈念想使他們爆發出了巨大的能量,通過多方尋找與打聽,甚至向有關媒體求助,兩位等待17年的老人幾經波折終于有了音訊。

原來失聯多年的女兒曹茜早已改了名字,恢複了曾經的好學生狀态,成了慕尼黑大學的終身教授。她成了父母心目中的成功人士,但是面對生病的雙親,她選擇不再相見。

失聯17年不回家,大學教授曹茜說出背後原因:父母的控制讓我想逃

曾經有人問曹茜為什麼不回家見父母,曹茜的回答是工作忙且沒有時間,最重要的是那個家太壓抑了,她隻想逃離。

這個曾經被捧在手心生活的女孩到現在也沒有了解當年父母的心思,隻覺得對方是在掌控她。

溝通始終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橋梁。如果當時曹家父母能夠表達自己的思慮與難處,而不是一味地下達指令,逼迫孩子按照自己的訓示辦事;如果曹茜能夠将自己的“埋怨”宣之于口,也許事情也不會發展到如今這一步。

失聯17年不回家,大學教授曹茜說出背後原因:父母的控制讓我想逃

有人說曹茜的性格養成有問題,那麼其父母就要負起一定的責任了。

曹茜幼年時父母對其百依百順,不讓她接觸除學習以外的任何事情,自然也就容易養成他人口中“自私”與“獨斷”的性格。

沒有考慮到人們長大後會有自己的思想,而是一味将其當作小孩子指令,孩子反抗的後果往往對雙方而言都是一種傷害。

你怎樣看待曹茜的成長曆程?你有怎樣看待曹茜的選擇?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讨論。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為我點贊并轉發,你們的每一份鼓勵,都将是我不但前進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