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毅中等調研“衡陽模式”,探讨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中國方案”

李毅中等調研“衡陽模式”,探讨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中國方案”

作 者丨郭美婷,李潤澤子

編 輯丨吳立洋

圖 源丨圖蟲

1月13日,2022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高峰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湖南省衡陽市舉行。論壇由工業和資訊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指導,中國工業報社主辦,蘑菇車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蘑菇車聯”)承辦,探讨智能網聯汽車落地應用,推動智能網聯、智慧交通高品質發展。

目前,大陸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加速布局,産業發展正從測試驗證轉向多場景示範應用的關鍵時期。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工業和資訊化部原部長李毅中從“雙碳”實作入手,挖掘智能網聯汽車推動汽車減碳減排的創新動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克強表示,大陸在智能網聯汽車的頂層設計、産業發展、關鍵技術、測試示範應用以及安全保障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的挑戰,需考慮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特征及社會屬性,探索中國方案,建構一體化體系。

此外,多位業内專家學者還從技術創新、安全保障、法規倫理、産業變革等角度,共商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及智慧交通未來發展。

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加速布局

随着5G、邊緣計算等新技術與智能網聯汽車融合應用更加深入,大陸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發展勢頭強勁,在多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大陸的智能網聯汽車水準,雖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但基本上同步并跑。”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工業和資訊化部原部長李毅中指出,大陸輔助駕駛技術進一步成熟,他預計今年将逐漸部署推動L3、L4自動駕駛功能的應用。

李毅中等調研“衡陽模式”,探讨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中國方案”

圖 / 蘑菇車聯自動駕駛車隊

工信部資料顯示,大陸組合輔助駕駛系統的乘用車新車搭載率提高到20%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車新車搭載率超過30%;

車載基礎計算平台實作裝車應用,車規級雷射雷達、人工智能晶片算力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全國開放測試區域5000平方公裡、測試總裡程超過1000萬公裡,發放道路測試牌照800多張,3500多公裡的道路實作智能化改造更新,大型港口貨運車輛自動駕駛應用占比達50%。

在大陸智能網聯汽車産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着多方面的挑戰。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克強表示,大陸在智能網聯汽車的頂層設計、産業發展、關鍵技術、測試示範應用以及安全保障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的挑戰。

“我們要建中國化的智能網聯汽車。這實際上要走一條與國外不一樣的技術路線。我們的技術路線最大的特點是智能和網聯融為一體,是一個産業體系。”李克強說。

去年以來,智能網聯汽車的網絡安全及資料安全問題備受關注,政策法規紛紛出台。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2021年國家層面有近20份涉及智能網聯汽車資訊安全的政策檔案釋出或出台。

但在李克強看來資訊安全保障支撐仍不完善。他指出,随着車路雲一體化程度的提高,汽車的聯網功能和網聯化權限将不斷提升,但目前尚未建立資訊安全管理關聯機制、資訊安全認證規範規則,自助可控資訊安全技術無法有效落地。當下,雖然多部門已出台各類相關措施,但有待進一步實踐。同時,資訊安全涉及多領域交叉,缺乏系統性思考。

而在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顧大松看來,智能網聯汽車所面臨的的倫理問題同樣值得關注。對此,他建議企業要具有科技向善精神,同時承擔起社會責任。

推動“雙碳”落實

“最初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時,我們還未聯想到減碳減排、碳達峰與碳中和(“雙碳”)的實作,而現在我希望将此作為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的主要目的之一。這是一個曆史過程。”這是李毅中在參觀衡陽智慧交通項目後的直覺感受。

“雙碳”是目前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不久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盡早實作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

在李毅中看來,大陸要在2030年實作碳達峰,2060年實作碳中和,責任艱巨,而汽車是是減少碳排放的重點行業之一。

李毅中等調研“衡陽模式”,探讨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中國方案”

圖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工業和資訊化部原部長李毅中發表《汽車“雙碳”任務重,智能網聯新動力》主旨演講

智能網聯汽車是推動汽車減碳減排的創新動力。李毅中解釋,智能網聯汽車提高了20%-30%的交通出行效率,以此達到節能、減碳減排的目的。然而,具體智能網聯汽車對實作“雙碳”的貢獻有多大還無法得知。他建議,蘑菇車聯在今後的實驗中,可将此作為一個科研題目,計算其耗能,減少碳足迹。

事實上,盡管蘑菇車聯尚未對上述命題做過項目的深度思考和研究,但此前已将實作“雙碳”與智能網聯降本增效的目标有機結合。蘑菇車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 朱磊表示,據麥肯錫咨詢公司資料,無人駕駛汽車每年幫助減少3億噸溫室氣體排放。其中的原理是無人駕駛汽車降低了整個社會的運輸和作業成本,提升了多場景的創造效應。不僅對大陸的“雙碳”實作,對于全球而言都是生産力和環境保護力度的一次巨大提升。

如何實作無人駕駛安全、高效、節能,以達到減碳減排?

李毅中建議,以提高單車智能為基礎,采用先進的環境感覺技術、決策技術,提高汽車的感覺系統、規劃控制系統,以及智能座艙等數字化的智能水準,保障汽車功能和資料資訊安全;

同時,實作網聯賦能,采用資訊互動等新技術,聯合建築道路和設施的感覺系統,打造智慧出行平台;

準入标準的把握也是重點之一,要建立智能汽車模拟仿真測試和在實驗區實際通道上的測試,驗證和評價各場景下行駛能力的可靠性和高效節能程度,通過示範應用奠定商業化的應用基礎;

最後,保障晶片供給,提高晶片自給率。

打造衡陽經驗

下一步,該如何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在“十四五”時期實作高品質發展?

李克強表示,首要任務是加強頂層設計。以智能化、網聯化技術為引擎,推動電動化,支撐共享化,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加速布局促進産業在純電動、氫燃料、智能網聯、移動出行等領域協同布局和全面展開;聚焦“卡脖子”問題,促進前瞻、共性、平台、核心技術研發;加強行業合作,打造多領域共享資料戰略協同的産業生态;同時,踐行中國方案,成為該領域全球技術趨勢開創者與引領者。

具體到落地場景,衡陽市已在實踐。2021年3月,蘑菇車聯與衡陽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在智能終端、車路協同、自動駕駛及智慧交通等多個領域合作,共同推動自動駕駛在城市大規模落地營運。衡陽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是目前全球投資額最大的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項目。

李毅中等調研“衡陽模式”,探讨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中國方案”

圖 / 蘑菇車聯自動駕駛城市公共出行和公共服務車隊

李毅中評價,衡陽為解決交通擁堵、智慧交通,多年來加強基礎設施、車輛智能和城市智慧交通的建設,已成為全國首個城市級規模的自動駕駛項目。該項目形成了城市的交通數字底座,實作了交通基礎設施,交通元素,交通勢态等全要素的數字化,自動駕駛車輛已經排量深入城市的主幹道,并且陸續的商業化。

李克強院士表示,在智能網聯汽車的智能、網聯融合應用以及城市級規模化示範應用方面,衡陽已經有了很好的開頭。

交通運輸資訊化專家、中國交通通信資訊中心副主任林榕以衡陽為例,解釋交通大資料服務模式創新和交通大資料應用的典型案例——用智能網聯汽車打造城市智能交通大腦,建立一體化平台,提升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務水準。衡陽還積累了大量自動駕駛車輛資料,複旦大學大資料學院副院長薛向陽表示,其團隊正在利用衡陽大規模的資料研究自動駕駛的視覺感覺算法。同時,企業的入駐也讓衡陽有着更多探索,東風悅享科技有限公司CEO李凱表示,其公司計劃推進衡陽無人計程車的商業化落地,并打算将此地的模式複制到其他地方。

“未來,蘑菇車聯還将在衡陽完成200公裡的道路建設,投入3000多台公共服務車輛,從環衛、公交等次元積累衡陽無人化作業經驗,提高城市交通和公共服務智能化水準。”朱磊說。

本期編輯 劉巷 實習生 詹惠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