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人“假帶娃”現象增多,看似心細實則“敷衍”,坑娃沒商量

文/小雪媽媽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資料統計:2021年全國出生人口1062萬,死亡人口1014萬,新增人口48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4%。

從這組資料我們能看出,現在的年輕人壓力是真的大,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工作賺錢上,很多家裡面有了一個孩子以後就不敢要第二個了。

老人“假帶娃”現象增多,看似心細實則“敷衍”,坑娃沒商量

畢竟現在生活成本越來越高,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大,養育孩子的成本,還有贍養老人的成本越來越高,年輕人隻能拼了命地去賺錢,才能讓一家人生活過得好。

而且相當一部分年輕人,思想上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部分結婚年齡普遍靠後,一部分甚至覺得自己一個人過挺好,沒有房貸車貸沒有家庭壓力,這些原因導緻願意生孩子的家庭越來越少,而且就算有孩子的家庭,也多是老人幫忙帶娃。

老人“假帶娃”現象增多,看似心細實則“敷衍”,坑娃沒商量

在我們身邊就能發現,小區裡很多都是老人帶着孩子在玩,父母要上班要賺錢。不過話說回來,帶孩子可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雖然老人有一定的經驗,看着也很心細,但并非所有的老人都是在用心用力地照顧,“敷衍”的情況也存在,坑娃沒商量。

老人“假帶娃”現象增多,看似心細實則“敷衍”

老人帶娃逐漸成為當下“主力軍”,父母都要上班工作沒時間照顧孩子,隻能選擇讓老人幫忙帶,大部分老人都是非常用心地陪伴孩子,但也有一些老人,可能隻是在做表面功夫,并沒有真的好好帶。

老人“假帶娃”現象增多,看似心細實則“敷衍”,坑娃沒商量

第一種,為了讓孩子少鬧騰,想幹啥就幹啥

有一部分老人,雖然是過來人有一定的育兒經驗,但是帶孩子比較地敷衍,覺得平時照顧孩子吃飽穿暖就足夠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剩下的就不管了。

隻要是孩子不哭不鬧就随孩子去了,想在地上打滾就在地上打滾,想吃什麼東西就買什麼東西,這種帶孩子方式,很容易把孩子性格“帶野”,無限度地需求放大,将來變得非常不好管教,父母說不得罵不得,不然就孩子“使性子”發脾氣。

老人“假帶娃”現象增多,看似心細實則“敷衍”,坑娃沒商量

第二種,随自己“脾氣”帶娃,不情不願

也有一部分老人,帶娃并非“自願”,隻是因為子女時再沒時間,自己又推脫不掉,帶孩子的過程中心不甘情不願,心裡面不痛快。

遇到孩子不聽話,經常說一些“你再哭你媽就不要你了”“你再哭我就把你扔了”之類的狠話,這種方式容易破壞孩子和媽媽之間的感情,也容易讓孩子變得沒安全感。

老人“假帶娃”現象增多,看似心細實則“敷衍”,坑娃沒商量

第三種,平時不太管孩子,父母管教就插手

有的老人平時管教孩子比較少,對于孩子“口頭禅”“罵髒話”一些壞習慣不在意,當父母看到了要教育的時候,老人就會站出來插手。

這種“唱反調”讓父母很難做,先不說對孩子成長不利,也容易影響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嬌慣出孩子“難管教”的壞毛病,将來坑的還是孩子。

老人“假帶娃”現象增多,看似心細實則“敷衍”,坑娃沒商量

當然了,以上這幾種情況也隻是少數,大部分老人還都是非常心細認真,雖然有時候會稍微“寵”着對孩子 ,但也都是發自内心愛孩子,願意為孩子的成長去付出的。

老人帶娃不是“全責”,更多的責任在于父母

雖然能夠了解父母上班忙上班累,但是老人能幫我們帶孩子,教育孩子的責任更多在于父母,畢竟不是所有老人都有豐富的教育經驗。

老人“假帶娃”現象增多,看似心細實則“敷衍”,坑娃沒商量

在生活上父母能幫我們帶帶孩子做做飯,但是孩子的成長與未來,還是掌握在父母的手裡,這份責任父母一定不要甩給老人。

第一,下班回家從老人手裡接過孩子

大部分老人畢竟文化水準有限,管着孩子日常吃喝還可以,要說到引導孩子學習,培養孩子的才能那肯定是不行的。

老人“假帶娃”現象增多,看似心細實則“敷衍”,坑娃沒商量

父母下班以後,就把孩子從老人手裡接過來,像孩子的性格、習慣、家教、素質,這些都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地灌輸給孩子,不要什麼都扔給老人,到時候老人帶不好又去指責老人,這些責任并不在老人身上。

第二,老人辛苦一天,子女也要體諒感恩

帶孩子也是非常辛苦的事情,而且老人畢竟年齡大了精力也不夠,白天帶了一天孩子,晚上父母也讓老人休息休息,一方面增加自己和孩子的相處時間,增進親子感情,另一方面也要感恩老人的付出,多體諒多了解他們,關心老人的内心世界。

一家人隻有說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一起都是朝着好的生活目标努力,那麼這樣一個家才能過得更好,孩子在這種家庭氛圍下長大,今後才會更有成就。

我是小雪媽媽,一名90後寶媽,關注我,每天分享科學育兒知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