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些在父母高分貝“吼罵”下成長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那些在父母高分貝“吼罵”下成長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作者:己言(爸媽精讀作者)

知乎上,有網友分享了自己“從小就被媽媽罵到大是何種體驗”的文章。

他母親可因一件小事對他破口大罵,不僅罵聲洪亮,什麼“畜生、豬狗不如、讓他滾出去”的過激言語,均向他破口而出。

從小被罵已成為習慣,盡管中學時被同學欺負,但害怕被母親吼罵也隻能隐忍心底。

如今19歲的他面對母親的辱罵倍感痛苦與心累,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皆因母親多年的罵聲對他而言是一種煎熬與自尊的踐踏。

顯然他活在母親高分貝的罵聲下,内心默默所積攢的各種負面感受,促使他的心理形成負性扭曲的影響。

著名的家庭心理治療師薩提亞,她提出了剖析個人的“冰山理論”。

那些在父母高分貝“吼罵”下成長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冰山的表層是人行為上的表面,水準線則是人内在的應對姿态。

然而冰山下更大的面積,則是人隐藏在内心真實的感受、決定、期待、渴望與真實的自我。

父母是孩子成長的關鍵,若父母長期對孩子實施高分貝吼罵,無疑會對孩子成長的内心造成潛移默化的不良影響。

久而久之,孩子便會隐藏真實的自我,将積攢的各種負面情緒埋藏于内心深處繼而沉澱發酵,逐漸成為孩子心理健康發展的惡性隐患。

那些在父母高分貝“吼罵”下成長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父母吼罵分貝越高,孩子越是内向自卑

廣東一位26歲的男子,多年來被肺炎反複折磨近20年。

在最近的一次檢查發現,肺炎的“元兇”原來是他兒時貪玩吞下的一枚哨子。

那些在父母高分貝“吼罵”下成長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在男子6歲時,他解剖出玩具鴨子裡面的哨子,貪玩把哨子吞了進去。

因害怕挨罵不敢告訴父母,一瞞就是20年,然而手術取出哨子僅花了20分鐘。

想必男子成長的20年間也沒少挨罵,内心深藏恐懼的陰影。以至于他甯願承受肺病多年的反複折騰,也不敢告知父母真相。

網上的一個文章:“從小被罵到大的孩子,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一位網友評論留言,講述自己從小被罵的經曆。

自有記憶以來,他就是在父母的吼罵聲中成長,不論事情對錯,隻要父母心情不好就會罵他出氣。

如今25歲的他,表示過得一點都不快樂,内心感覺極度自卑,做事總是唯唯諾諾,生怕做錯事惹父母生氣挨罵。

父母的高分貝吼罵,會給孩子産生自卑心理。久而久之孩子就會不自覺産生自我懷疑與自我否定,感覺總不能讓父母滿意,在畏懼父母的吼罵聲中活得戰戰兢兢。

《給女人看的羊皮卷》書中提到:孩子越小,心靈就越不設防,也越容易受到傷害。

身為父母,在孩子面前所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舉動,都有可能深深地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媽媽有話說》節目中,一位孩子以自己真實的感受,把媽媽的“三宗罪”寫在了題闆上。

那些在父母高分貝“吼罵”下成長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這“三宗罪”其中有兩項是:“媽媽罵孩子太狠、父母愛吵架”,最後孩子還補充了一個“哭臉”的表情。

孩子的母親表示:在孩子3、4歲時她與丈夫吵架,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傷害,甚至察覺到孩子曾有過“自我封閉”的情況。

那些在父母高分貝“吼罵”下成長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不論罵聲是沖着孩子還是家人,家庭中高分貝的罵聲都會對孩子造成潛移默化的心理影響。

對于孩子而言,父母每一次高分貝的罵聲轟炸都是對孩子精神上的摧殘,讓孩子陷入精神緊張、恐懼無助的情緒姿态,漸漸地使孩子内心變得沉默内向、自我封閉。

那些在父母高分貝“吼罵”下成長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父母吼罵分貝越高,孩子越是叛逆“唱反調”

《超級育兒師》節目中,十歲的男孩婁耘溥總與脾氣暴躁的爸爸“唱反調”,皆因父親總以質問、吼罵的語氣與兒子溝通,嚴重時父親還會上演“武力鎮壓”。

兒子越發對父親産生抵觸心理,不願意再跟父親作任何溝通。

每當吃飯被父親質問學習情況時,兒子要麼不吱聲,要麼就把自己關在房門大哭或向父親吼罵反抗。

那些在父母高分貝“吼罵”下成長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一次因兒子賴床不上學,父子倆随即上演了一場彼此僵持不讓的激烈沖突。

暴躁的父親直接掀開兒子的被子、扔掉枕頭,強行把光膀子的兒子從床上拽出房間。

那些在父母高分貝“吼罵”下成長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然而兒子極力反抗,被拽時他順手拽住母親,母親随即被父子倆一同拽出房門。父親用“挾持”逼兒子上學,兒子則“挾持”母親來反抗父親的逼迫。

父親向兒子大聲斥喝道:“你是我的兒子,我就要教育你。”然而孩子卻毫不猶豫地直接回擊:“我不是你兒子。”

父親的吆喝罵聲與“武力挾持”并沒有讓兒子屈服,反倒引起兒子的極力反抗,執意與父親“對着幹”。

《兒童情緒心理學》書中提到:“很多父母在按照自己的意願要求孩子,不顧及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視孩子的情緒變化。

結果,孩子不了解父母的苦心,父母也不了解孩子到底在想什麼。這樣發展下去,孩子與父母唱反調,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傷害。”

許多家長總是以社會常态的原則來“批判”孩子,當孩子出現有違常态原則的行為,父母就會立刻以直接粗暴地吼罵方式去制止孩子。

最後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倒将親子關系變得僵化。

廣州日報曾在微網誌上釋出了“合格家長的自查表”,自查表内含“10個慣壞孩子的方式”與“18種不合格父母”的總結。

那些在父母高分貝“吼罵”下成長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其中,“脾氣暴躁的爸爸、媽媽”均榜上有名。

許多家長在面對孩子反抗與拒絕時,都歸結為是“孩子叛逆不聽話、不懂事”的錯誤行為。

然而父母将自己積攢的暴躁情緒,轉化成吼罵的方式與武力鎮壓來逼迫孩子屈服。

其實,父母這種與孩子高分貝“吼罵”的溝通方式,并不能真正解決親子間的沖突問題。

反而滋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促使孩子陷入“叛逆的沼澤中”無法自拔。

那些在父母高分貝“吼罵”下成長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高分貝教育的父母,複制出高分貝的孩子

《變形計》節目中,被退學的叛逆女孩劉珊,正是高分貝父母的複制品。

皆因父母對劉珊的教育方式,基本上以吼罵為主,嚴重時甚至更新為武力沖突。

如此的高分貝教育被劉珊妥妥複制,時常上演在她與妹妹相處的日常。

一次妹妹因肚子餓去她房間找吃的,劉珊得知後不僅吼罵妹妹,還把妹妹推倒在地。

劉珊對妹妹的行為,簡直是父母對她教育的縮影。

她與父母的一次激烈沖突中,不僅與父母互相嘶吼推撞,更是惹得母親吼她去死、父親對她巴掌伺候。

那些在父母高分貝“吼罵”下成長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皆因孩子天生具備的模仿能力,在成長的過程中默默地複制着父母的舉止言行。

上海曾發生一起“一張餐巾紙引發的血案”,案件的被害人是七旬的老父親,而兇手正是被害人的親生兒子。

據了解,這對父子的性格都是犟脾氣,父子倆的日常相處經常争吵,吵起架來誰也不讓。

父子倆這次,因為撿不撿地上的一張餐巾紙而引發争吵。

可争吵也随即越演越烈,七旬老父親甚至直接拿起鐵鋸向兒子砍去,兒子也随即抽出刀子跟父親僵持。

那些在父母高分貝“吼罵”下成長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可父子倆誰也不願退讓,在争吵更新為肢體沖突的狀況下,最終釀成了“一張餐巾紙引發兒子弑父的血案”。

如果父母是原件,孩子則是影印件。

孩子的生活中都會把父母當成自己的模仿對象,通過模仿父母生活中的各種細節來學習生活的方式與為人處世的态度。

可見,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有着深遠的影響。

孩子的成長姿态,背後承載着父母教育的縮影。

父母不妨調整對孩子高分貝的教育模式,體驗低分貝教育的魅力。

那些在父母高分貝“吼罵”下成長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低分貝教育的魅力,更能走進孩子的内心

作為成年人,有時也難以忍受别人對自己高分貝的吼罵,更何況是弱小的孩子呢?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妨嘗試以低分貝的音量做到以下幾點:

一、溝通與傾聽

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父母不妨先收斂自己的脾氣,靜心與孩子溝通。

了解孩子行為的動機與需求,傾聽孩子内心真實的想法。與孩子分析行為的狀況,耐心作正确的溝通引導,成為了解孩子的父母。

那些在父母高分貝“吼罵”下成長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二、換位思考

面對親子間的觀點分歧,父母不妨多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莫以專制的溝通方式讓孩子屈服,以彼此達成共識為溝通目的,來解決親子間的沖突分歧,營造處事公正的家庭氛圍。

三、寬容鼓勵

面對孩子犯錯,父母教育孩子明辨是非的同時,多給予寬容與鼓勵。

了解寬容孩子犯錯的動機,鼓勵孩子積極承認錯誤并改正,用寬容與重視去感化孩子。

嘗試低分貝教育的魅力,以溫柔的方式走進孩子的内心,成為更懂孩子的父母。

那些在父母高分貝“吼罵”下成長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作者簡介:己言,爸媽精讀專欄作者,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注:本文章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