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澄海玩具産業的危與機

澄海玩具産業的危與機

勞工正在檢測“過家家”塑膠玩具,這批玩具将出口俄羅斯。

澄海玩具産業的危與機

汕頭市高德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工廠自動化生産線。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玩具制造和出口國,汕頭下轄的澄海區是國内最大的玩具生産和出口集散地之一。經過40年發展,澄海玩具從家庭作坊,承接港澳客商來料加工起步,産業集聚成群,配套體系完善。

新冠疫情下,澄海玩具制造業遭遇連鎖反應。南方都市報區域協調發展課題組對澄海區玩具行業調研發現,許多廠商正在探索内貿市場,跨境電商興起熱潮,“宅經濟”居家玩具等新趨勢下,有實力的工廠積極投入自動化裝置,往精密制造調頭,沉澱品牌價值。

近年,廣東省引導更多傳統制造企業往價值鍊高處躍遷。動漫、網遊、手遊、IP、智能機器人等與玩具關聯的數字創意産業湧現,知識産權、科技含量等是玩具制造邁向高端市場的關鍵。

“變數”四起

疫情震蕩行業,多重壓力疊加

“疫情打擊大”“許多小作坊撐不住”“幾個難題都撞一起了”……新冠疫情持續兩年多,令外貿主導的玩具産業承壓。

每年12月前後是外貿玩具行業最關鍵的銷售季,決定着全年營收。按照往年節奏,春節前便要開始組織選貨,4-5月春季下單,6-8月夏季生産,7-9月秋季發貨。

2021年海運價格一路飙升,一櫃難求,堵港、陸路司機緊缺等,到貨時間延遲。澄海玩具廠商反映,海運收發貨時間,歐洲從60天延至6個月,美國從45天延期至3個月,運費漲了5-10倍。

疫情令供應鍊運轉不暢,讓供求關系變化加速。訂單更疊速度在加快。汕頭澤鋒玩具廠近兩年新老客戶整體淘汰率,從10%-15%上升至30%。“疫情後,客戶要求快出貨,以前下訂單3-4個月出貨,現在1個半月出貨。我們應對方法是提前備好原材料,根據訂單預測組織生産,做些存貨。”負責人蔡錦鋒稱。

玩具工藝注塑的常用原料包括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以及五金、電子料、包材等,也遭遇了“漲價潮”,壓力傳導至下遊産業鍊。

多名玩具廠商表示,2021年進貨的原材料漲幅在10%-25%之間,往年價格則相對平穩。另有廠商透露,曾拿出上千萬“壓晶片”,市場出現“炒晶片”。

此前,廣東還遭遇了電力供應緊張局面。在汕頭等工業大市,高能耗工廠調整生産節奏,錯峰用電,打亂生産節奏。目前,電力供應已經恢複常态。

電商下一程

傳統外貿管道受阻,“展廳模式”搬線上

疫情影響傳統批發管道運轉,生意由線下轉至線上,越來越多的廠家投入到電商大潮。多名年輕一代澄海玩具廠商認為,跨境電商增長較快,潛力巨大。

疫情激發的“宅經濟”拉動了跨境電商,尤其是利好益智類居家玩具。廣東宇星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宇星科技)總經理謝偉純從事外貿20年。疫情後,其積木産品通過電商平台,銷至全球100多個國家,2021年新增南美市場。積木“發燒友”社群連接配接性強,擴寬至電商,能更熟悉C端客戶。目前,該公司走電商管道的銷售占比達50%。

蔡錦鋒表示,2020年前其公司産品跨境電商和傳統批發管道的比例是2:8,2021年比例變動為4:6。

業内人士介紹,澄海約有2000-3000家外貿公司,七成玩具訂單來自海外。玩具品類多如牛毛,“展廳模式”是當地獨有,前店後廠,客商到澄海,先通過貿易服務商帶到展廳選品,再與廠家簽訂單。當地龍頭宏騰玩具展廳參展産品超過30萬隻,産品資料庫超過220萬隻。疫情前每年約有8000-9000批客商來選品,來自100多個國家。

疫情來襲,“展廳模式”搬到線上,全區共有霄鳥雲等近10家專業性玩具電商平台。以霄鳥雲為例,集合了全國産業鍊的4萬多家玩具工廠、220多萬款玩具産品,線上進行玩具選品,搜尋源頭工廠。

與此同時,澄海玩具通過電商、直播帶貨等管道開拓内銷市場,玩具貿易業态呈現多樣化發展。

課題組發現,外貿企業調整業務,開拓内需市場并非易事,在設計風格、生産線、銷售管道等方面都要做出變動,出于成本、風險考量,許多廠商“不敢嘗試”。

“做中國的樂高”

行業更疊變換,智能制造加速

澄海玩具行業更疊速度加快,尤其是品類方面推陳出新不斷。以往面向B端外貿銷售,大大小小企業以量取勝,“價格戰”不休。電商将廠商直接推向C端客戶,“爆款”“流量”“出奇制勝”“IP品牌”更具帶貨潛力。

華達玩具有限公司(下稱華達玩具)是當地的積木制造龍頭企業,公司副總經理陳衛介紹,新産品從立項到上市需要兩三個月時間,公司設立了3個研發部。華達玩具内外貿之比約為6:4,已有簽約的IP授權積木産品,如奧特曼、熊本熊等。

模具品質好壞決定産品優劣。以塑膠積木産品為例,模具價格從萬元至上百萬元不等。與積木國際領先品牌樂高縮小差距,國内廠家要在精密度上锱铢必較。

陳衛表示,一些精密機器依賴進口,耗資較大。華達玩具無塵加工中心擺放着數台進口線切割機,公司為進口機器投入了2000萬元。陳衛表示:“做‘中國樂高’是積木界的夢想。”

成本上升,年年招工難,勞工老齡化,是橫亘在廠商面前的棘手難題。玩具制造商稱,2021年開年,薪酬同比普漲了10%。

大型工廠正在嘗試用機器替代人力。汕頭市高德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于2017年,為數家本地企業代工。工廠設有雙層智能倉庫,總面積1萬多平方米,倉容12萬箱積木,每箱都設有條形碼,機器人以一秒三米的速度進行分揀,36個機器人替代了240個勞工。宇星科技的積木也在此生産。

華達玩具近年投入15條自動化生産線,每條線投資100多萬元,24小時開機,不再需要三班倒的流水線勞工。在分揀工廠中的房間,不同形狀、顔色的積木配件在傳送帶上魚貫而入,配置設定至對應箱中,再進行自動包裝。

面對内外環境種種變化,澄海玩具行業也越來越意識到增加産業附加值的重要性。大衆流行文化推波助瀾,資本市場介入,商業化運作牽引“流量”,IP營運産生價值受到市場追捧。奧飛娛樂總經理助理楊毓生表示,奧飛娛樂從傳統玩具制造商轉型,商标意識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萌生,後引入動漫如四驅小子,用動漫IP授權帶動玩具産業發展。奧飛娛樂等公司依托在深圳、廣州的研發中心,與高校建立“産學研”合作關系,探索轉型“動漫IP+手遊+網絡+泛娛樂”路徑。

中國汕頭(玩具)知識産權快速維權中心已經落戶澄海,據了解,玩具外觀設計專利快速審查及出具授權證書,從申請到授權僅需要3至10工作日。目前,玩具有效注冊商标30169件。

“以前那種低成本、靠勞動力賺錢的方式,已經漸漸離我們遠去了。”汕頭大學工學院電子資訊工程系主任範衠表示,澄海玩具制造開發速度快,成本效益較高是優勢,但很多企業缺乏長遠規劃,在工業設計、重視研發以及知識産權保護等增加産品附加值方面任重道遠。

資料

澄海區面積為345.23平方公裡,但玩具産業市場主體超過4.3萬戶。澄海遍布家庭作坊,三五層樓高的農民自建房融合了工廠、倉庫和吃住,撐起“産居混合”的城鎮生态。産業鍊上下遊分工完備,零配件制造層層分包,非常靈活,最終的玩具成品通常由多家協同完成。

2021年,澄海有規上工業企業332家,其中玩具企業占比近半數,擁有上市企業6家,新三闆挂牌玩具企業2家,玩具産業從業人員超10萬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