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給新手父母解惑:為什麼小孩不能一直玩手機

給新手父母解惑:為什麼小孩不能一直玩手機

你的孩子是不是這樣?整天在家裡上蹿下跳,折騰得一家子都不安生,但隻要給他一個手機,孩子就立馬安靜;孩子在家吵着無聊,給他讀故事他也不聽,但手機上電子繪本卻看得很起勁。

當你突然意識到孩子已經拿着手機一個小時的時候,才匆匆地制止孩子,嘴上一定是那句絕對雷同的:小孩子不能一直玩手機。而此時稍大點的孩子往往會問回去:為什麼小孩不能一直玩手機?

此時那句小孩玩手機對眼睛不好顯得多麼無力。不但不能降低孩子對手機的熱情,反而讓他們更加充滿期待。是以,讓孩子正确看待手機,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才能夠給到孩子有效的引導。

一、沉迷手機不是自制力差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各種手機資訊資訊跟金錢、食物一樣會促發人體的多巴胺獎勵系統,也就是會讓我們感覺良好,達到快感。因為對人體來說,看資訊本身就是一種「獎勵」,這點跟人們總喜歡垃圾食品一樣。就像我們有時候做完一項工作,覺得太累了刷回手機休息下。結果手機看越久,就越無法自拔,最終原本計劃好的跑步也就不跑了。

是以沉迷手機不是孩子自制力差,面對手機的高強度多巴胺體驗,誰玩久了都無法不沉迷。

給新手父母解惑:為什麼小孩不能一直玩手機

、手機能啟發學齡前兒童對世界的認知

限制孩子玩手機,怕孩子沉迷,主要是因為大多數的家長覺得手機上的電視節目隻能給到孩子玩樂,啟發不了學習。

美國兒科協會認為2歲前的孩子對于電子屏的受益仍然有限,但2歲以後的孩子已經可以通過互動式的觸摸屏界程式進行學習,當然這些程式應該是專門為适齡兒童設計的。3-5歲的孩子觀看精心設計的電視節目,可以提高認知能力和識字能力,但是弊端同樣存在,孩子的語言掌握能力會受到不良影響,因為長時間看電視會影響孩子與他人的社交交流能力,是以要适度看電視。家長如果能幫助孩子把握好手機的内容,手機就可以成為孩子認識世界的重要視窗。

三、防止孩子過度着迷手機,家長引導是關鍵

對于2-5歲孩子手機的使用,美國兒科協會建議是不超過1個小時,這樣才能保障孩子建立起良好的電子屏使用習慣。是以家長應該陪同一起使用,這是幫助他們學習的最佳方式。這樣不僅可以監督孩子螢幕的使用時間,還可以幫助孩子了解看到的内容,将内容與現實生活進行聯系。最終把手機當作親子互動方式的另一種延伸。

給新手父母解惑:為什麼小孩不能一直玩手機

為了有效避免家長與孩子陷入長時間看手機對眼睛不好的無效對話,家長和孩子一定提前做好溝通。在孩子沒遵守要求時,直接按照規則去執行。這樣既可以避免我們過多的言語導緻成人自己情緒的失控,同時可以避免簡單的事情變得複雜化。

在這個電子産品無處不在的時代,顯然我們很難阻止孩子像我們一樣把電子産品融合到生活。與其處處刁難,反倒不如與孩子一起去探索,當然,這一定是要求家長對電子産品有充分認知的前提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