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檸兒【原創内容,歡迎個人收藏轉發】
昨天晚上,我們寶媽群裡又熱鬧起來了,我仔細爬樓一看,是一位寶媽在吐槽她的大姑姐。她說:“姑姐天天摻和我們的事,像個二婆婆。”比如,偷偷告訴寶媽老公,錢不能讓媳婦管,還是交給自己媽媽保管比較放心。但是,她大姑姐在她家就是“母老虎”一樣的存在,家裡财政大權抓得死死的,不知道怎麼好意思說弟媳讓人不放心的。
再比如,姑姐還整天旁敲側擊地催他們生二胎。因為老大是個女兒,姑姐總說:“一定要生二胎,一定要生個兒子,可不能讓咱老李家絕後。”而且還當着孩子的面說。有一次這位寶媽的女兒問:“媽媽,什麼是絕後?”她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她很生氣,姑姐自己有重男輕女的思想,自己有生育焦慮,卻來插手他們兩口子的事,她老李家是有皇位繼承嗎?再說了,她都嫁人了,還管娘家這麼多事。關鍵是還不讓弟媳婦管錢,弟媳婦傻嗎?讓白白當生育機器人嗎?
寶媽這一番吐槽引共鳴,讓人很無奈,因為很多寶媽都說自己家裡也有一個愛管娘家事的“姑姐”、“小姑子”等,甚至還有的被攪合離婚的。

生孩子是好事也是責任,生不生二胎年輕人會自己權衡
其實,随着三胎政策的開放,很多年輕人都陸續生了二胎和三胎,這是好事。畢竟,孩子多了,是給社會貢獻勞動力,孩子們也能互相作伴,長大也能互相幫襯,父母老了多一個孩子養老,也享福。
但是,生孩子是好事也是責任,生下來就要好好養育,給孩子好的生活環境和教育環境。再加上,現在提倡“家校共育”,家長要全方位配合學校的教育,每天接送孩子,輔導作業等,都占了家長很大的精力,說實話很多人都直呼吃不消。是以,要不要生二胎,年輕人會自己權衡,想生了會在合适的時候生的。不想生,旁人再催也沒有用,催到最後,生得起養不起,催生的人不過是吃力不讨好。
出嫁女少管娘家事,否則父母不在了自己再想回去容易惹人煩
另外,像寶媽吐槽的這樣,姑姐摻和小兩口的家事,确實讓人很煩。已經出嫁的姑娘,想回娘家找溫暖、送溫暖都可以,但是回來挑事、幹涉娘家事就有點不招人待見了。畢竟,都是成年人,夫妻之間有什麼事,本來可以很好地解決,但是姑姐一摻和,就可能變成大事了。是以,才有一些寶媽吐槽,差點被姑姐或小姑子摻和到離婚。
再說了,對于出嫁女來說,都明白一個道理:有父母在,娘家就是家;父母不在,娘家就回不去了。自己如果再比較愛摻和娘家的事,以後父母不在了,想回去就更難了,更容易招弟媳或嫂子的煩。是以,還不如愉快地相處,這樣父母百年之後,兄弟姐妹還能是親人而不是仇人。
遇到難纏的“姑姐”,寶媽不能太軟弱,要學會硬氣和智慧地化解
最後,再說說寶媽們不勝其煩的“姑姐”們吧。有些人被姑姐摻和婚後事,婆媳不合、夫妻不睦,甚至有幹脆被迫離婚的。其實,寶媽們面對這樣的姑姐,不能太軟弱,越忍氣吞聲她就越得寸進尺。寶媽要擺在位置,自己才是家裡的女主人,不能自我認為自己是“外人”。而且,日子是自己的,不要容許别人指手畫腳。
當然,姑姐或小姑子畢竟是老公的姐妹,如果自己直接剛、直接怼,也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會讓老公為難。是以,寶媽要學會既硬氣又智慧地去化解問題,裝裝柔軟、裝裝親和,誰不會?隻要自己問心無愧,對婆家對老公對姑姐都付出真心了,以後就算鬧起來,自己也有理。
今日話題:網友們,你對這種愛插手娘家事的“姑姐”有什麼看法?
~~~~~~~~~~~~~~~~
當媽之後,每天心情就像坐過山車一樣。剛剛因為孩子的調皮氣得半死,轉眼因為孩子一句暖心的話又感動得稀裡嘩啦。當娘的,就是在氣死與愛活中來回穿梭……希望不斷充電,做孩子們心中最想要的“媽媽”。
從事過兒童圖書編輯、兒童名著解析,寫過企業家、養老院長、律師等名人采訪稿,如今熱衷育兒寫作。關注【檸果育兒】大家每天一起學習,共同進步,互相取暖,雲上牧娃。
注:圖檔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