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8年擴建天安門廣場,緊急情況可起降飛機,能夠行駛60噸重坦克

天安門,坐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宮的南端,與天安門廣場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隔長安街相望,占地面積4800平方米,以傑出的建築藝術和特殊的政治地位為世人所矚目。

1958年擴建天安門廣場,緊急情況可起降飛機,能夠行駛60噸重坦克

天安門位于北京城的正中,明朝永樂15年(公元1417年)修建,由于建造時完全模仿南京的承天門,是以也起名為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于天”之意。設計者為明代禦用建築匠師蒯祥。曆史上,承天門多次受到天災人禍的影響,明天順元年(1456年),承天門遭雷擊起火被焚毀。

明成化元年(1465年),由工部尚書白圭主持,重新修建了承天門。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焚毀了承天門。幾年後,清朝順治皇帝下令重新修建,竣工後改名為天安門,

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國”之意

。清朝末年,國家貧弱,對天安門的修繕工作也是能對付就對付。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洗劫并炮轟天安門,後來清政府隻能使用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拆下來的劣質牧場和連一般老百姓都不适用的舊楊木修繕天安門。

在中國近代曆史的變遷中,天安門廣場有着很重要的意義。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天安門廣場的曆史,就是20世紀中國革命的曆史。1919年五四運動,就在天安門廣場前爆發。1949年2月3日,為紀念人民解放軍和平解放北平,北京政府在天安門廣場舉辦了慶祝儀式,毛主席肖像挂在了天安門城樓上。在此之前,孫中山,蔣介石的肖像也都先後懸挂于此。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正式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此時,天安門廣場不僅僅是中國國家上司人展示政治魅力的空間,還是展示中國國家軍事力量的閱兵舞台。從1953年一直到現在,北京市的城市總體規劃,一直都清楚強調天安門廣場所在之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性。

1958年擴建天安門廣場,緊急情況可起降飛機,能夠行駛60噸重坦克

新中國建立之後,一直對天安門廣場進行修繕工作,1948年,當時在天安門廣場的北面有一條供遊行使用的寬50米的遊行大道,主要是為開國大典修建的。1950年,北京市對天安門廣場和貫穿東單至西單的道路進行了大規模的改擴建工程。但是随着國家的日益發展,天安門廣場所承載的政治意義也越來越不一樣,于是在1958年,天安門廣場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

1958年8月,為了慶祝第二年的建國十周年慶典,中央在北戴河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大規模改建天安門廣場,并建設包括人民大會堂,革命曆史博物館和民族文化宮等重大建築工程,俗稱“十大建築”。

對于天安門廣場的大小問題,不同的專家有着不同的說法,參加合作規劃天安門廣場工程的蘇聯專家認為當時北京的人口隻有140萬人,而且世界上的城市廣場“一般都是五六公頃”,是以不宜搞太大,建個10公頃以内的廣場就差不多了,而且莫斯科紅場的面積也不過才9公頃。

1958年擴建天安門廣場,緊急情況可起降飛機,能夠行駛60噸重坦克

蘇聯專家的建議一出,就遭到了中國專家的反對,他們認為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且天安門廣場是政治活動時群衆遊行集會的中心,絕對不能太小了。對于天安門廣場的面積,其實毛主席早有遇見,1956年10月,毛主席曾對彭真說:“以後北京會不會發展到1000萬人?到時候全國各地的人都要來,你怎麼辦?”毛主席的說法是很有預見性的,現在的北京确實是一座千萬人口的大城市。

對于天安門廣場前長安街的長寬問題,蘇聯專家認為道路也沒有必要造得那麼寬,但是大部分中國專家并不同意蘇聯專家的主張,他們認為最好把主幹道修築的寬一些,這樣以後才會有發展的空間。

對于天安門廣場的修建工作,有關部門曾先後做過幾十個方案,征求過多方面的意見,最後經毛主席在天安門樓對彭真的親自指點确定下來。按照毛主席的意圖,擴建後的天安門廣場,東西寬500米,天安門到正陽門長860米,面積是44公頃,這根本不是擴建,這是重新修建了一座巨大的廣場。

1958年擴建天安門廣場,緊急情況可起降飛機,能夠行駛60噸重坦克

天安門廣場擴建之前,解放軍的一些軍官曾找到過設計師,給他們提了幾點要求,第一是天安門廣場以及東西長安街要求無軌無線,第二是裡面要能夠行駛60噸重的坦克,第三是道路及廣場要一體化,也就是天安門廣場要和長安街融為一體,起初設計師不了解為什麼要做,後來他們才明白,當初這樣設計,就是為了戰備考慮,緊急時刻要在長安街上起降飛機。

早在1924年的時候,北京就已經開通有軌電車,有三條線路通過廣場及東西長安街。但是1959年3月,在修建天安門廣場和長安街的過程中,北京内城區停止行駛有軌電車,并拆除了有軌電車的軌道。長安街也不能架設線路,原來的線路改走地下,于是有了北京第一條地下管線走廊。

在1958年天安門廣場擴建工程中,正陽門和箭樓被保留下來,拆除中華門,棋盤街及廣場上的紅牆,理由是妨礙交通,拆除中華門遭到了梁思成等當時一批有遠見卓識的專家的極力反對。在梁思成看來,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其政治地位遠大于經濟地位,類似中華門這種古建築必須予以保護。不過那是一個急需發展的時代,一切舊有的障礙都要為此讓步,中華門等一批老建築還是被拆除了。

1958年擴建天安門廣場,緊急情況可起降飛機,能夠行駛60噸重坦克

1958年8月1日,人民英雄紀念碑在梁思成等人的設計下,在天安門廣場落成。1959年9月24日,天安門所有擴建工程全部完工。10月1日,中國政府在此舉行了慶祝新中國成立十周年慶典。天安門廣場擴建完工後,有蘇聯專家感歎道:“如果用天安門廣場的标準來衡量,紅場隻能算是一段稍稍加寬了的便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