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37年的南京市長:市長蕭山令拒絕撤退,率部和日軍拼光後自殺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在華北發動盧溝橋事變,随後開始全面侵華。為了抵消當時日軍的機械化優勢,蔣介石主動在上海發動反擊,想利用南方密集的水網,把日軍主力牽制在淞滬地區。

1937年的南京市長:市長蕭山令拒絕撤退,率部和日軍拼光後自殺

蔣介石雖然将80萬國民黨軍精銳都投入到了淞滬戰場上,但是面對日軍的海空軍優勢,依然節節敗退。尤其是1937年11月初,日軍新組建的第11軍從杭州灣金山衛登陸後,中國軍隊主力有被日軍包抄全殲的危險。是以,南京的防守問題,就出乎意料地被提前提到日程上來了。

對于南京的防守問題,國民黨軍很多将領都持悲觀态度,因為日軍在淞滬會戰結束後,可以利用其優勢重裝備和海空軍,沿着長江和滬甯公路,甯杭公路前進,快速抵達南京。南京在長江彎曲部内,地形上背水,是以日軍還可以從江面上用海軍封鎖和炮擊南京,從陸地上也可以由蕪湖截斷我後方交通線,然後以海陸空軍協同攻擊,則南京就處在日軍的立體攻勢下,很難守住。

淞滬會戰期間,國民黨軍雖然隻投入了當時全國一半的軍隊,但這些部隊卻是當時中國全部的精銳部隊,中央軍盡出,各大軍閥把自己的家底部隊都拿了出來和日軍血拼。淞滬會戰期間,我軍傷亡30萬人,最精銳的幾個德械師損失過半,根本就沒有多少有戰鬥力的部隊和日軍繼續戰鬥了。是以這時候要想守南京,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1937年的南京市長:市長蕭山令拒絕撤退,率部和日軍拼光後自殺

1937年11月15日,蔣介石召開了第二次進階幕僚會議,何應欽,白崇禧,唐生智,谷正倫等将領都參加了此次會議。談到南京的防守問題時,大部分将領都不贊成守南京,但是唐生智卻說:南京是我國首都,我國際觀瞻所系,又是孫總理陵墓所在,如果放棄南京,将何以對總理在天之靈,是以非死守不可!

但是當時蔣介石問道誰留下來守衛南京時,所有的将領都沉默了,因為大家都知道南京肯定守不住,誰也不願意背負這個千古罵名。最後唐生智打破了沉寂,說:“委員長,若沒有人負責,我願意勉為其難,堅守到底,與南京共存亡!”蔣介石很感動,立刻答應了他的請求。

唐生智被任命為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後,于1937年11月17日召開記者釋出會,他在記者釋出會上這樣說道:“本人奉命保衛南京至少有兩件事有把握:第一,即本人所屬部隊誓與南京共存亡,不惜犧牲于南京保衛戰中;第二,此種犧牲定将使敵人付出莫大之代價。”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唐生智還把南京下關渡口的船隻全部撤走,号召全體将士要背水一戰。

1937年的南京市長:市長蕭山令拒絕撤退,率部和日軍拼光後自殺

但是到12月11日晚上,也就是南京保衛戰隻打了兩天,蔣介石就向唐生智下達了撤退指令。由于事先沒有制定撤退計劃,是以此次撤退十分匆忙,有的部隊被遺漏了,有的部隊在日軍的合圍中投降了,但是有一位将領卻拼死不降,一心求死,此人就是南京市長蕭山令。

南京保衛戰和南京大屠殺期間,很多人最關注的恐怕就是南京市長了,很多人都想知道,在這場災難面前,作為這座城市的父母官,南京市長的抉擇是什麼,他有沒有和唐生智一樣提前撤退,有沒有投降日軍!讓我們感動的是,在國家危難之際,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當時的南京市市長蕭山令并沒有選擇和國民黨軍其他将領,還有國民黨的其他政府官員一樣逃走,而是選擇了殺身成仁!選擇實作自己和南京共存亡的誓言!

南京保衛戰期間,有兩個職務可以說是燙手的山芋,一個是唐生智擔任的南京衛戍司令,另外一個就是南京市市長這一職務。這兩個職務,一個是南京衛戍部隊最高長官,另外一個是南京政府的最高長官,要是擱在平時,這兩個職務可都是最有前途的官員才可以擔任的,但是在這個危難關頭,卻沒有一個人願意去擔此要職。

1937年的南京市長:市長蕭山令拒絕撤退,率部和日軍拼光後自殺

而擔任這兩個職務的都是湘軍将領,蕭山令還是唐生智的老部下。唐生智是一員儒将,他出生于湖南益陽一個書香門第,一家三代都是秀才,蕭山令早年畢業于湖南陸軍國小,保定三期,和後來的陸軍上将張治中是同窗。他還參加過北伐,擔任過連長,營長,團長等職務,還當過縣長。

南京保衛戰之前,蕭山令擔任全國憲兵副司令。當時全國憲兵司令,首都警備司令谷正倫跑到了武漢,南京市長馬俊超也臨危逃逸,蕭山令便就任南京市市長,南京警察廳廳長,全國憲兵司令,南京警備司令,南京防空部隊司令等要職,這哪一個職務,都是當時很多人避而不及的,但是蕭山令卻把這些職務都攬了下來,直面這場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機。

南京保衛戰打響之後,蕭山令調遣憲兵部隊和警察維護秩序,增援前線的部隊。12月8日,12月9日,蕭山令的好友

陳輯川兩次來到他的指揮所,勸他離開這個是非之地,不要做無謂的犧牲,但是蕭山令回答:“授命拱衛首都,防守無方,無以對黨國,殺敵不力,無以對金陵老小,貪生怕死,俯首稱奴,何臉見江東父老,我走,南京的老百姓怎麼辦?守土為國是軍人的職責,我應盡忠報國,笑卧沙場,死守南京,我意早決!”可見,蕭山令就沒有打算活下來。

1937年的南京市長:市長蕭山令拒絕撤退,率部和日軍拼光後自殺

12月12日,蔣介石,唐生智下達撤退指令後,蕭山令又被任命為了渡江總指揮,指揮各軍團的撤離和突圍。可是之前唐生智态度強硬,表示要與南京共存亡,根本就沒有制定撤退計劃,導緻各部隊在撤退的過程中陷入了困難。

蕭山令率領憲兵部隊到達下關渡口後,一邊組織部隊維持秩序,一邊指令部隊去拆民房上的木闆,運送部隊渡過長江。12日夜是非常關鍵的一天晚上,這一天晚上如果能撤出去,就可以活下來,逃過日軍的追殺,如果渡不過長江,那就隻能和日軍決一死戰,殺身成仁。

蕭山令作為渡江總指揮,他手裡掌握着一批船隻和木筏,是最有機會離開南京的。在12日夜,蕭山令的部下多次把他推到一個小木筏上,想讓他離開這裡,但是蕭山令都掙紮着爬了回來,繼續指揮部隊撤退。13日淩晨,日軍從水陸兩路攻擊下關渡口,此時下關渡口依然擁擠着數萬軍民。

1937年的南京市長:市長蕭山令拒絕撤退,率部和日軍拼光後自殺

蕭山令不但不退,反而振臂高呼:“成功成仁,今日是也!”蕭山令率領殘存的憲兵部隊和日軍激戰,掩護軍民撤退,在最後關頭,蕭山令還端起刺刀和日軍展開慘烈的白刃戰。在戰鬥中,蕭山令将軍身中數彈,半截身子立于江面,仍然高呼“中國不會亡”。在部隊全部打光後,蕭山令開槍自殺,實作了自己與南京共存亡的誓言,成為了抗戰期間殉國的第一位市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