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林徽因去世後,梁思成為何在其墓碑上刻“建築師林徽因”?

林徽因是民國時期著名的一代美女、才女,在文學上,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品有《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

而且,林徽因與徐志摩、梁思成、金嶽霖的愛情故事,更為世人所津津樂道,即使到了百年後的今天,人們關注林徽因的話題仍不外是這些。

其實,林徽因還有另外一個更為重要的身份,卻常常被後人所忽視。實際上,林徽因不僅僅是一位文學家,她其實還是一位優秀的建築學家,且是中國建築學領域的先驅。

林徽因去世後,梁思成為何在其墓碑上刻“建築師林徽因”?

1955年4月1日6時20分,人豔如花的林徽因最終沒有戰勝病魔,病逝于北京同仁醫院,享年51歲。

林徽因逝世後,丈夫梁思成在其墓碑上所刻“建築師林徽因墓”,這也是對她的一生做了一個理性的诠釋。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的一個官宦世家,祖父林孝是進士出身。父親林長民畢業于日本早稻田大學,擅詩文,工書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等職。堂叔林覺民、林尹民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1920年4月,16歲的林徽因随父遊曆歐洲,在倫敦受到房東女建築師的影響,她愛上了這個将藝術與技術如此完美結合的專業,進而早早地立下了攻讀建築學的志向。

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和梁思成的父親梁啟超是多年的好友。梁啟超對長子梁思成寄予厚望,親自挑選未來的兒媳,在長輩的安排下,這對小兒女從相識到相知再到相愛,最終開花結果,留下一段千古佳話。現在人們談到梁思成時會自然想到林徽因,談到林徽因時也不會落下梁思成。

林徽因去世後,梁思成為何在其墓碑上刻“建築師林徽因”?

林徽因與梁思成

梁思成與林徽因在一起憧憬未來時,林徽因說她以後準備學習建築。梁思成當時大感意外,他從未想過看起來文靜的林徽因要學蓋房子!

梁思成這位近代建築學巨匠晚年承認,自己最初選擇學習建築,隻是為了陪伴林徽因完成理想!

1924年6月,在父輩的建議下,林徽因和梁思成雙雙赴美攻讀建築學。由于當時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不收女生,理由是建築系的學生每天要畫圖到很晚,女生晚上回宿舍不友善,林徽因隻好注冊賓大的美術學院,但她仍選修建築系的主要課程,實作了自己的願望。

1928年春,林徽因與梁思成在加拿大溫哥華結婚。從歐洲蜜月歸來後,梁啟超為兒子兒媳回國後的工作做了些安排,去東北大學或者清華大學任教。

梁啟超建議梁思成去東北,理由是:“那邊的事業将來大有發展的機會,比溫柔鄉的清華園強多了。但現在總比不上在北京舒服,我想有志氣的孩子,總應該往吃苦的路上走。”

林徽因去世後,梁思成為何在其墓碑上刻“建築師林徽因”?

林徽因設計的東北大學校徽

當時的東北大學正在創辦中國第一個建築系,東北大學懷着極大的熱忱邀請梁思成任教授,并早已把聘書寄給梁啟超,聘梁思成為建築系主任,林徽因為教員。

作為建築系僅有的兩位教職人員,梁思成夫婦二人在學校的工作十分繁忙。

當時,東北大學征集校徽圖案,林徽因設計的“白山黑水”圖案古樸大氣被選中。

林徽因設計的校徽整體是一面盾牌,正上方是“東北大學”的四個古體字,東北和大學之間是易經八卦中的艮卦,同樣代表東北,下面則是狼和熊對望的白山,寓意東北當時受列強的欺侮,形勢危急,白山之下是滔滔黑水。

此後“白山黑水”一直作為東北大學的标志,甚至成為整個東北的關鍵詞。一個柔弱女子設計出如此大氣古樸的徽章,不得不令人欽佩。

林徽因去世後,梁思成為何在其墓碑上刻“建築師林徽因”?

1924年,林徽因和徐志摩陪同來華的泰戈爾

1931年,梁思成夫婦又回到北平加入“中國營造學社” ,梁思成擔任學社的研究部主任,林徽因擔任校理。次年,林徽因還為北平大學設計地質館和灰樓學生宿舍。

從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婦走遍了國内15個省,200多個縣,實地考察測繪了200多處古建築物,河北趙州石橋、山西應縣木塔、五台山佛光寺(唐代建築,曆史為全國現存的木結建構築中居第三,被梁思成稱為“中國第一國寶”)等,就是通過他們的考察才得以被世界認識,并加以保護。

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數次古建築考察,他們最終破解了中國古建築結構的奧秘,完成了對《營造法式》這部“天書”的解讀。

林徽因去世後,梁思成為何在其墓碑上刻“建築師林徽因”?

在這漫長的考古研究過程中,林徽因單獨或與梁思成合作發表了《論中國建築之幾個特征》《平郊建築雜錄》《晉汾古建築調查紀略》等有關建築的論文和調查報告。

林徽因還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營造則例》一書寫了緒論,這是一本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必讀的重要工具書。

梁思成為此書寫序時特别說明: “内子林徽因在本書上為我分擔的工作,除‘緒論’外,自開始至脫稿以後數次的增修删改,在照片之攝制及選擇,圖版之配置設定上,我實指不出彼此分工區域,最後更精心校讀增減。是以至少說她便是這書一半的著者才對。”

林徽因與梁思成全家于1946年8月回到北平,并受聘為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擔任《中國建築史》和《住宅概論》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林徽因去世後,梁思成為何在其墓碑上刻“建築師林徽因”?

晚年金嶽霖

近代著名作家李健吾曾這樣評價林徽因: “恰恰就是這樣的林徽因,既耐得住學術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艱辛和貧困。沙龍上作為中心人物被愛慕者如衆星捧月般包圍,窮鄉僻壤、荒寺古廟中不顧重病、不憚艱辛與梁思成考察古建築;早年以名門出身經曆繁華,被衆人稱羨,戰争期間繁華落盡困居李莊,親自提了瓶子上街頭打油買醋;青年時旅英留美,深得東西方藝術真谛,英文好得令費慰梅贊歎;中年時一貧如洗、疾病纏身仍執意要留在祖國。”

2004年6月10日,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舉行的“林徽因百年誕辰紀念會”上,女兒梁再冰對母親的一生如此評價道:

“現在的人提到,不是把她看成美女就是把她看成才女。實際上我認為她更主要的是一位非常有社會責任感的建築學家。”

在林徽因去世後的追悼會上,愛慕林徽因一生而未娶的金嶽霖先生,為林徽因寫出了一副著名的挽聯: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本文參考自:《北洋大時代——大師們的理想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