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想發明的周銷量,殺死了一個月隻賣800台車的理想MEGA!

李想發明的周銷量,殺死了一個月隻賣800台車的理想MEGA!

汽車扒一扒

2024-05-23 17:58釋出于河南

擺在理想MEGA面前的客觀事實是:這台落地超過60萬的純電MPV,可能除了更多的利益相關群體在買,其它消費者碰都不敢碰。

資料顯示,在理想MEGA上市兩個月之後,其周銷量隻有150台左右。

李想發明的周銷量,殺死了一個月隻賣800台車的理想MEGA!

周銷量是李想為了展現L系車型強勢的表現,“開創”打造出來的銷量報表,但車輛作為一台陪伴消費者十幾年的商品,其本身的考核周期就極長。

李想用“周銷量”的方式,想要告訴消費者,L系擁有很強的話語權,來縮短營銷的時間和營銷的成本,以每7天為一循環,吊足了消費市場的胃口。

但還是那句話,市場對于車輛的考核周期很長,李想用一月發四次銷量資料的方式的确為L系提供了更多的賣點和話題,但本質上來說,L系産品的成功,本質上還是自身的産品力和使用者的需求挂鈎。

李想發明的周銷量,殺死了一個月隻賣800台車的理想MEGA!

和L系相比,MEGA顯然就沒那麼幸運了。

一方面,本身MEGA的定價就極高,超過50萬,考慮到高定價背後需要繳納購置稅的因素,其落地價已經超過了60萬,屬于不折不扣的高端産品。

另一方面,作為MPV,更多的場景應該是多人出行,或者說高強度出行,顯然沒有發動機的MEGA很難勝任MPV的工作。

雖然定位是MPV,但卻做不了MPV更重的活兒,是以理想MEGA的銷量表現不是太好。

李想發明的周銷量,殺死了一個月隻賣800台車的理想MEGA!

其實不僅僅是理想MEGA存在銷量的問題,純電動MPV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如何讓MPV使用者群體接受純電動車。

這本身就是一個想要扭轉消費習慣和消費場景的事情,或者說選擇MPV的使用者,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考慮純電動版的。

畢竟誰也不想在800裡取公章的時候,再拿出幾個小時充電,更不想在一家人出行的時候,讓一群人等着自己排隊充電。

理想L系成功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

1、定價雖然高,但不過分,30萬-40萬的定價是入門BBA SUV市場的定價,可以轉化寶馬X3、奔馳GLC的潛在使用者。

2、有發動機作為增程器,雖然油耗并不經濟,但特點是續航沒有焦慮,使用場景多樣化,市區可以純電出行,長途用油,邏輯上沒有問題。

李想發明的周銷量,殺死了一個月隻賣800台車的理想MEGA!

但這些成功的點在理想MEGA上看不到。

也就是說,本身理想MEGA就是一個小衆的市場,這和網傳的設計槽點沒有太大的關系,更多的原因是其開發的純電MPV市場,本身就是一個使用者需求度不高的闆塊。

是以在周銷量上,理想MEGA很少出現,李想換了一種方式,告訴人們理想MEGA其實不是一台成熟的車型。

MPV的确很需要電動化,來改善下傳統燃油MPV動力肉、油耗高、體驗感差的問題。

但也隻是讓你去改善,沒讓你徹底丢棄發動機,本身MPV和轎車、SUV就不太一樣,MPV更需要工具屬性,無論是家庭還是公司用,都需要擁有作為一台車,更紮實的高強度用車能力。

李想發明的周銷量,殺死了一個月隻賣800台車的理想MEGA!

轎車、SUV之是以可以更好的推進純電動産品,是因為真的有人用這些産品代步出行上下班,但開着尺寸巨大的理想MEGA日常上下班,本身就是一個違反使用者消費行為的事情。

日常家用不合适,公司用更不合适,畢竟更多公司需要的是一個能夠持續輸出價值的産品,而不是主打科技、電動化的産品,生産力工具就得有個生産力工具的樣子。

檢視原圖 102K

  • 李想發明的周銷量,殺死了一個月隻賣800台車的理想MEGA!
  • 李想發明的周銷量,殺死了一個月隻賣800台車的理想MEGA!
  • 李想發明的周銷量,殺死了一個月隻賣800台車的理想MEGA!
  • 李想發明的周銷量,殺死了一個月隻賣800台車的理想MEGA!
  • 李想發明的周銷量,殺死了一個月隻賣800台車的理想MEGA!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