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友善面漲到5元,奶茶降到4元,這是消費萎縮時代的殊途同歸

友善面漲到5元,奶茶降到4元,這是消費萎縮時代的殊途同歸

藍白觀樓市

2024-05-23 18:35釋出于河南房産領域創作者

大家好,我是藍白。

友善面又漲價了,我一個資深泡面愛好者表示震怒。

今年五一後,康師傅向經銷商下發了調價通知,桶裝面的建議零售價從4.5元漲到5元,一桶漲5毛;袋裝面從2.8元調整到3元,漲了兩毛。

食髓知味,這已經是康師傅第3次漲價了。

第一次是2018年,袋面每箱漲價2元,桶面每箱漲1元。

第二次是2021年三季度,從一部分産品的試探漲價到全面提價,桶裝面從4元漲至4.5元,提價12.5%,袋面由2.5元調至2.8元,提價12%。

這次漲價的姿勢有點怪異,經銷商說建議零售價要漲,進價沒變,以後啥時候變也不知道,網店客服說不知道,官方也不正面回應。

你說你漲就漲吧,為啥要撓一下又縮回去的反複試探?

扭扭捏捏的想漲又不敢明說,看來廠家也沒底氣啊。

按理說,商品供不應求,賣的好才會漲價。

友善面是賣的越差勁,漲的越兇。

看過去幾次漲價的節點。

2015-2017年,中國友善面銷量減少了近60億包,康統兩家選擇在2018年漲價。

友善面漲到5元,奶茶降到4元,這是消費萎縮時代的殊途同歸

2021年康師傅友善面收入降了3.6%,接着漲價。

2023年,康師傅友善面業務降了2.84%,統一縮水了10個億,日清降了6%,這又準備使出漲價這一招了。

疫情囤貨紅利消失後,外賣堂食恢複正常,加上花樣百出的速食品類越來越多,友善面賣不動是理所當然的。

市場萎縮,擺在廠家面前有三個選擇:降價,維持原價,漲價。

十多年前是友善面銷量的巅峰,賣的好,那是因為沒得選。

沒有30分鐘送達的外賣,沒有次日達的物流,沒有預制菜。

有的是什麼?

是學校宿舍樓下的小賣部,是城鄉結合部的小超市,是混雜着腳臭,汗味,吵鬧聲的綠皮火車。。。

當全民居家的時代一去不複返,沖泡即食的替代品層出不窮,不管是維持原價和降價,都改變不了友善面需求下降。

要保護利潤,漲價似乎才是理性的選擇。

最好的理由當然是:更新。

料包更新,面餅更新,包裝更新。。。

這幾家的拳頭産品,康師傅是香辣和紅燒,統一有茄皇,白象是老母雞湯面,今麥郎有一袋半。

單看價格,康師傅不是最貴的。

友善面漲到5元,奶茶降到4元,這是消費萎縮時代的殊途同歸

搞更新之後,康師傅有十幾塊的速達面館,白象有香菜面和20塊以上的蟹黃面,一陣風刮過,現在就算搞活動打折,也不見得有多少人買。

漲價玩脫的例子,除了友善面,還有休閑零食的榨菜和瓜子。

涪陵榨菜前兩年從5毛漲到了兩塊五,換來了營收和淨利潤雙降。

恰恰瓜子連續兩次對葵花籽産品提價,現在毛利率和營收也都在降。

廠商認為自己的産品是剛需,加班總要吃泡面,饅頭米飯總要配榨菜,看電視總要嗑瓜子。

品牌統治力也強,友善面康統兩家市占率超過50%,賣榨菜的涪陵一家獨大,瓜子沒有能挑戰恰恰地位的。

友善面漲到5元,奶茶降到4元,這是消費萎縮時代的殊途同歸

“剛需+别無分号”,站在這些快消品廠商的立場,乍一看,漲價邏輯是通的。

既然保持原價或者降價也無法帶來份額的提升,那當然是“漲價一時爽,一直漲價一直爽。”

不不不,現在不是10年前了。

在速食的螺蛳粉面皮麻辣燙面前,友善面是剛需嗎?

在老幹媽,牛肉醬,香菇醬這些下飯神器面前,榨菜還是剛需嗎?

在核桃、巴旦木、碧根果、腰果面前,瓜子還是剛需嗎?

斯密的《國富論》裡有一章,論商品的自然價格與市場價格,其中提到:

1,漲價幅度的大小,取決于貨品的缺乏程度、買家的富有程度和浪費程度引起的競争烈度大小。

2,如果買家的收入一樣,那商品缺乏程度的大小,就要看商品對買家的重要性大小。

是以,在都市被封鎖或發生饑荒場合,生活必需品的價格總是非常昂貴。

這段幾百年前的話,套用到現在依然成立的。

友善面在居家階段,是幾乎等同于米面糧油的囤貨“必需品”,現在卻成了可有可無的“替代品”。

降價或者維持原價,确實無法改變總需求的下降。

但逆勢漲價,隻會讓需求萎縮的更快。

一邊是友善面漲到了5塊1桶,另一邊是奶茶降到了4塊。

五一之後,喜茶原價8元的“純綠茶妍後”,用券後隻要4元一杯,其他的茗茶、輕乳茶、厚乳茶系列,都能買一送一。

我本以為蜜雪的4塊檸檬水已經天下無敵,現在連奶茶都幹到4塊一杯了。

要知道,在2020年,标榜高端的喜茶客單價達到52元-56元,遠超行業35元的平均客單價水準。

4年前友善面開始漲價之路,4年後奶茶能降到比泡面都便宜,屬實是倒反天罡了。

新茶飲的價格戰,比汽車來的還要慘烈。

我現在去商場都迷糊了,一樓全是展車,2樓3樓全是冷清的服裝店,4樓5樓全是聽過的沒聽過的各種奶茶店,一層樓冒出來十幾家。

原來動不動30一杯,現在貼身肉搏,用不完的券,天天都是限時活動,誰不降到10塊以内誰是孫子。

我覺得下一步就是用拉新、集贊的名頭免費喝了。

都說在中國,沒人敢跟河北人打價格戰,對河北電商人來說,虧錢不焦慮,沒出單才焦慮,一天發三車貨,一車賠,一車送,一車做活動,一年流水上千萬,利潤結算才1萬,義烏商家都得找河北小作坊進貨。

現在茶飲也差不多這個意思,錢可以不賺,人氣必須要有,隻要能找到願意加盟的老鄉就成。

友善面的提價,和白酒非常像。

茅五洋汾泸,把中小酒企殺的片甲不留,蠶食了白酒市場近半份額。

茅老大掌握定價權,二線酒企跟風漲價,财報是一年比一年好看。

代價是什麼?

代價是6年時間産量腰斬,庫存一年比一年多,是白酒市場的萎縮,是急于引誘年輕人入局的焦慮。

白酒尚有酒鬼們的追捧,有工藝、口感、包裝、故事的護城河,但友善面沒有。

新茶飲的無底線競争,類似汽車。

新茶飲現在有3172個品牌,開出了418403家門店。

去年,有十幾家車企破産、好幾個4S集團跑路、超2000家4S店退網。

但是,汽車有技術爆炸帶來與油車相比的巨大差異化。

而現制茶飲,口味複制難度幾乎為零。

沒有壁壘,就隻能靠不斷的開店-加盟-拼低價做大規模。

任何一個看起來穩居頭部的品牌,都會被後來者從抄襲到超越,價格隻會越來越便宜。

中泰楊暢的報告總結的很對:賣方市場時代,零售商定位于服務商家,品牌商掌握定價絕對主導權。

買方話語權崛起後,畸形的産業結構得到調整,随着商品、零售商走向過剩,市場進入買方時代。

較低的轉移成本,使消費者可以用腳投票,倒逼上遊走向激烈的價格競争。

産業鍊的價值配置設定開始傾向于消費者,這對于商家而言是“降級”,但對于消費者而言,卻是實實在在的“更新”。

扯再多的進階、國風、聯名IP、定位和調性都沒用,最後都得做消費者的舔狗。

買賣雙方話語權易位是一方面,我們再把視角拓寬,也有宏觀背景變化的原因。

興證宏觀報告說,消費降速,主要存在于兩種宏觀場景:社會結構變遷和經濟轉型陣痛。

不走運的是,老齡化和地産轉型,現在我們這倆全占了。

友善面漲到5元,奶茶降到4元,這是消費萎縮時代的殊途同歸

由此帶來的消費既有更新,也有降級,特征是:必需消費>可選消費,平價小店>大型百貨,家裝翻新維護>家具用品添置。

友善面漲價也好,奶茶降價也罷,一個為了保利潤,一個為了擴規模。

市場競争階段不一樣,企業的應對手段也不一樣。

但有個點是一樣的:泡面和奶茶,都暗藏了在時代變遷背景下,可選消費品需求萎縮的草蛇灰線。

我是藍白,今天先聊到這,咱們下期再見。

檢視原圖 29K

  • 友善面漲到5元,奶茶降到4元,這是消費萎縮時代的殊途同歸
  • 友善面漲到5元,奶茶降到4元,這是消費萎縮時代的殊途同歸
  • 友善面漲到5元,奶茶降到4元,這是消費萎縮時代的殊途同歸
  • 友善面漲到5元,奶茶降到4元,這是消費萎縮時代的殊途同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