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追随營造學社,拼接中國最大道教石窟群

1939年,綿陽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1月21日清晨,四川省綿陽縣,梁思成、劉敦桢先生從川北旅館起身。初冬的四川盆地天氣陰郁,料峭刺骨,從廣漢、德陽走到這裡,連續幾日不見陽光。上午十點,梁思成一行提上相機、測繪本,走向綿陽北門,他們的調查目标,是城北西山觀。

綿陽城曾是蜀道要塞,留存了漢阙、崖墓、蔣琬墓等曆代遺迹。西山觀在城北兩公裡的鳳凰山上,當時寺觀傾頹,道士早已不知所終,後山岩壁有幾十龛石窟,或隐于荒草,或沒于土中。“山腰子雲亭附近,有摩崖造像八十餘龛,東西錯布,大小不一,内除佛教造像一處外,餘皆屬于道教。”下午兩點,學社離開西山觀,前往鹽市街觀看陳濟生先生收藏的漢代文物。

追随營造學社,拼接中國最大道教石窟群

西山觀石窟在西山公園玉女泉旁的石包上,山泉終日不停,汩汩流入池中,調皮的孩童時常跨入池中捉魚。(甘霖/圖)

2017年初,我承擔了“川康古建築調查”的整理工作,綿陽西山觀雖隻有31張照片,幾年中卻踏訪了多次。當年的道觀,如今已改為西山公園,石窟就在園中玉女泉旁的石包上,山泉終日不停,汩汩流入池中。泉水清洌可口,尤适合沖泡茉莉花茶,許多老年人一大早就來公園,叫上一杯沁香的花茶,坐在回廊裡擺龍門陣。他們一扭頭,便能看到石包上的元始天尊。

玉女泉旁的石包上镌刻30個龛窟,其中編号1-8号的8個小龛開鑿于隋末唐初,第1龛殘高52厘米、寬35.5厘米,元始天尊頭挽高髻,身披道袍,結跏趺坐于蓮台上,蓮台下有一須彌座,兩側伸出茂盛的蓮莖、卷草,密布整龛。天尊兩側各站立一真人,身材修長,身披對襟長袍,系着腰帶,雙手于胸前持笏闆。

其他幾龛大小、布局相差無幾,龛中造像同為元始天尊與二真人,這類題材也稱為“天尊說法圖”。曆經千年的時光,加之臨近玉女泉,造像被青苔染成翠綠色,天尊像或頭顱漫漶不清,或身軀殘損不堪,隻有那些蓮莖、卷草,似乎從石頭裡面生長出來一般,從隋代盛開至今。

追随營造學社,拼接中國最大道教石窟群

綿陽城西有鳳凰山,山中有西山觀造像,現存兩個石包,其上镌刻造像31龛。但從營造學社的照片來看,至少有3個石包業已消失,此即消失的石包之一,色伽蘭先生命名為甲石包。(蕭易供圖/圖)

天尊,是道教神階最高的神仙,道教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太乙救苦天尊等,以元始天尊的地位最為尊貴。奇怪的是,元始天尊雖位列衆仙之首,在中國古代神話與道教早期典籍中卻無蹤可尋。道人葛洪的《枕中書》留了點線索:“昔二儀未分,溟涬鴻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遊乎其中。”盤古是中國古代開天辟地的神話人物,元始天王或許是在盤古信仰影響之下出現的。葛洪的另一本《抱樸子》中,又出現了一個能調和陰陽、役使鬼神的元君。元始天王、元君,可能是元始天尊前身。

南朝高道陶弘景第一次對龐雜的道教神系進行梳理,将道教近700位天神、地祗、人鬼、仙真衆聖劃分為七個等級,每個等級有一位主神,統領左右仙衆。《真靈位業圖》中,元始天尊正式定名——“上合虛皇道君應号元始天尊,玉清境元始天尊為主”,位列第一等,居住在天界最高的仙境“玉清”。

道教此前一直以老子為尊,以《道德經》五千文為經典,為何南北朝時虛構出元始天尊呢?究其原因,老子曆史上實有其人,且當過周朝守藏史,史書也明确記載了他的生平,無論道教徒如何苦口婆心地宣揚,老子都更像人而非神。就這樣,老子交出了第一把交椅,這個局面,待到他子孫建國後才又有變化。

追随營造學社,拼接中國最大道教石窟群

西山觀編号第1到8号的8個小龛皆開鑿于隋代,題材均為”天尊說法圖“,隋代元始天尊成為最受推崇的道教尊神。(甘霖/圖)

大業六年龛

西山公園現存兩個石包,一塊在玉女泉旁,另一塊在子雲亭下,編号第31龛,開鑿于唐鹹通十二年(871年),天尊、老君并排而坐,旁有三道士,龛窟不大,供養人倒是有九十位之多,他們大多頭戴幞頭,身穿圓領長袍,雙手合十,身旁有長方形題榜,有些幸運兒的名字依稀可見:李公高、尹富榮、楊進、張元成、田公……看來這是一次集社造像。

西山觀現存31龛,梁思成先生調查時有八十餘龛,也就是說,八十多年時間中,超過50龛造像業已消失。法國漢學家色伽蘭的調查亦證明了這個觀點,1914年,他率領一支考察隊從京師出發,經洛陽、西安,沿金牛道進入四川,于初夏抵達綿陽。1923年,色伽蘭的《中國西部考古記》在歐洲出版,書中,他雖将西山觀誤認為佛教造像,卻明确記載此地有甲乙丙丁四塊石包:甲石包上有造像七尊;乙石包有鹹通年号;丙石包镌刻諸多信男信女像,宛如畫作;丁石包上有大業六年、大業十年龛,是四川少見的隋代造像。

甲乙丙丁四個石包,在營造學社的照片中皆能看到,此外還有一塊在玉女泉旁,也就是現存石包之一。如此說來,西山觀或許有三個石包業已不存。1953年修建寶成鐵路,西山觀因臨近鐵路,勞工就近取石,将石包鑿成條石,用來填充路基。

追随營造學社,拼接中國最大道教石窟群

此龛至今猶存,現編号第31龛,位于現代建築“楊雄讀書台”下,即色伽蘭記載的乙石包。(蕭易供圖/圖)

營造學社的照片,揭示了西山觀石包之間的空間關系,我們可以複原出每個石包上的主要造像,進而拼接出西山觀原本的模樣。諸多消失的石包中,丁石包規模最大,從位置來看,它位于現存兩塊石包之間,如今這裡砌成上山台階,早已痕迹全無了。當年,它兀立在草叢中,一條裂縫将它分為左右兩個部分,四十多個大大小小的龛窟就镌刻其上。梁思成先生這樣描述他見到的大龛:

龛内刻天尊坐像一軀,微笑,神情雍穆,沖然深遠;頭後具圓光,手作施無畏勢;下裳披于座下。座之兩側,各刻一獅,與當時佛教造像,幾無差別。惟左右侍像,拱手持圭,冠式亦稍異常,乃其特征。

這是西山觀最大的一龛,主尊頭戴高冠,冠前飾博山形珰,眉毛颀長,眼睛微睜,左手下垂,類佛教“與願印”,右手上舉,類“施無畏印”,身披對襟長袍,内系帶,衣褶垂于座前。左側站立二真人,臉型方正,雙手于胸前持笏闆(梁思成先生認作圭),寬闊的袖袍及腿,腳穿雲履,其下有二蹲獅。龛窟左側有則楷書題記,“大業六年太歲庚午/十二月廿八日三洞/道士黃法暾奉為存/亡二世敬造天尊像一龛供養。”

20世紀80年代,西山公園開挖路基,勞工在地下挖出諸多殘石,其中就有這則題記,與之一起出土的,還有兩個小龛,學術界通常認為左側即為大業六年龛。

追随營造學社,拼接中國最大道教石窟群

梁思成、劉敦桢先生認為此龛為“大業六年龛”。(蕭易供圖/圖)

按照石窟開鑿的慣例,年代越早的龛窟往往占據岩壁偏好的位置,大龛恰好位于石包中央。天尊冠前有博山形珰,這是兩晉南北朝的時尚。傳為東晉顧恺之繪的《女史箴圖》中,漢元帝頭戴通天冠,冠梁下方就有“珰”;北齊東安王婁睿甬道壁畫中,文吏戴的冠中也繪有金珰。

北朝年間,一種懸裳座在龍門石窟、鞏縣石窟、麥積山石窟頗為流行,比如龍門古陽洞、蓮花洞、賓陽中洞、來思九洞,鞏縣第3窟、第4窟,麥積山第142窟等,主尊面容瘦削,面帶微笑,身着褒衣博帶式袈裟,衣琚垂于座前,華麗繁複,雕工細膩。有意思的是,西山觀大龛天尊衣琚同樣垂于座前,帶有南北朝懸裳座的特點。丁石包大龛帶有早期石窟的風格,我們有理由相信,它或許才是大業六年龛——梁思成先生的判斷是可信的。

迄今已發現的道教石窟,大多體量較小,比如阆中石室觀、潼南大佛寺開皇年間的隋龛,高、寬不過1米上下。丁石包大龛高逾2米,天尊面容清秀,眼睛微睜,隐有秀骨清像之風,雕工精美,衣紋流暢。隋代的中國道教石窟雖然尚在萌芽期,卻依舊出現了高水準的作品。

追随營造學社,拼接中國最大道教石窟群

丁石包上镌刻大業六年、大業十年等題記,或許是西山觀最早開鑿的石包。(蕭易供圖/圖)

另一龛消失了的隋代石窟,也在照片裡顯露出來。此龛是大業十年(614年)正月初八,文托生母親所造,希望愛子壽命延長。清代《金石苑》曾收錄這通碑文,讀來情意綿綿:

大業十年正月八日,女弟子文托生母為兒托生造天尊像一龛。願生長壽子,福沾存亡,恩被五道供養。

大業十年龛在大龛右下方,當年尚儲存完整。主尊頭戴芙蓉觀,身披道袍,結跏趺坐于三層仰蓮蓮台上,下承須彌座,左右生出卷草、蓮莖,其上托蓮台,二真人站立其上,雙手于胸前持笏闆,題記在石窟下方。可惜這龛有紀年的造像,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大業十年龛相鄰的幾個龛窟,龛中主尊均為一天尊二真人,布局相似,風格相近,年代恐怕不會相差太久。隋朝國祚雖短,石窟藝術卻頗為興盛,在洛陽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王室貴族、豪強富民依舊捐資開鑿石窟。現在看來,在帝國西南,道教石窟也是方興未艾,綿陽鹽亭縣龍門垭曾發現了隋大業年間的天尊、老君龛,供養人或許來自東都洛陽;阆中石室觀隋開皇十五年(595年)的道教石窟,為侯文稱、侯曠等人镌造,完工于下元節。

追随營造學社,拼接中國最大道教石窟群

丁石包上元龛,一天尊二真人,位于“大業十年龛”右側,龛楣外側有題記:奉道女生郭氏妙 家男郭可 天尊一龛 上元 ”,這則題記此前未見披露。(蕭易供圖/圖)

開皇是隋文帝楊堅年号,他雖在佛寺中長大,對符箓圖谶倒也不排斥,開國年号“開皇”即取自道教,“開皇”本是道教一劫之始,文帝取此為年号,暗示着自己開創的隋朝進入了曆史新紀元,他也如元始天尊一般普度衆生。開皇初年,太原流傳着“白衣天子出東海”的童謠,楊堅聽說後,不遠千裡穿着一身白衣親自到東海,并授意史官記錄下此事。

隋炀帝楊廣也頗好道教,他役使民力開鑿大運河遊江南,龐大的船隊中有樓船一百二十艘,帶着僧、尼、道士、女冠随行,謂之四道場,并封為四品官。隋炀帝還幻想長生不死,《資治通鑒》記載過這樣一個荒唐故事。嵩山有個叫潘誕的道士自稱三百歲,隋炀帝封其為三品官,下令修建嵩陽觀,配以童男童女各一百二十人,令他煉制金丹。潘誕說煉丹需要石膽、石髓,遂役使數千民工在嵩山開鑿了數十處深達百尺的大洞。曆時六年金丹依舊未煉成,隋炀帝怒問何故,潘誕居然喪心病狂地說:“無石膽、石髓,若得童男女膽髓各三斛六鬥,可以代之。”隋炀帝才知受了蒙騙,将他斬首了事。此事雖然荒唐,卻說明隋炀帝确有崇道之舉。

騎都尉陳仁智

初唐年間,西山觀續有開龛,此時丁石包崖面已所剩無幾,郭氏在角落裡選了個方寸之地,為兒子郭可開鑿了一龛天尊像。此龛此前未經披露,在右側龛楣,我讀出一則題記:“奉 道女生郭氏妙……家男郭可……天尊一龛……上元……”上元本是道教天官的誕辰日,唐高宗李治借用為年号,一如隋文帝楊堅舊事。

倘若說隋朝與道教還隻是藕斷絲連,唐朝與道教則進入了蜜月期。唐朝是李氏天下,李淵登基後急于将政權神化,同樣姓李的太上老君被選中,成為李氏政權的守護神。曆代唐朝君主不斷加封尊号,唐高宗李治封老君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先是加封為“聖祖大道玄元皇帝”,此後又追封為“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名号越來越長,也越來越親熱,最後都直呼“大聖祖”了。

西山觀丙石包,或許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産生的,梁思成先生譽為“初唐大龛”。石包上僅有一龛造像,寬2.5米,進深1.8米,太上老君如同一位慈祥的老者,颌下胡須濃密,左手已殘,右手握扇柄,身着“V”領道袍,端坐在憑幾中。龛中人物甚衆,可見真人、女真、仙童等。

追随營造學社,拼接中國最大道教石窟群

西山觀另一塊消失的丙石包,即梁思成先生所記“初唐大龛”,圖為右側供養人。(蕭易供圖/圖)

“初唐大龛”曆來以精妙的供養人聞名,色伽蘭先生有“其所儲存之美麗莊嚴,惟舊時之毛筆繪畫可以拟之”的贊譽。梁思成先生則記載,“左右兩壁,浮雕施舍侍女三層,簡潔婉約,猶存六朝之規範。”供養人資訊此前未經披露,比對色伽蘭與梁思成先生的照片,我發現供養人左側實為四層,為道士與男子;右側三層,為道士與女子,并嘗試辨認出他們的身份。

左側造像,第一層第一位頭戴道冠,身着對襟長袍,手持長柄香爐,腳穿雲頭鞋,題榜“校檢本觀主三洞道士陳……”;第二位也是道士,題榜“紫極宮三洞道士蒲中虛”;第三位頭戴幞頭,身着圓領長袍,雙手籠袖,題榜為“上座騎都尉陳仁智”。二三四層題榜模糊,隐約可以分别出“雲騎尉王仁行”“騎都尉嚴智□”“鄧行舉”“兵部品子王承家”等。

從題記來看,唐代西山觀曾有座道觀,名為紫極宮,初唐年間,道士蒲中虛、王太極等主持開鑿了這龛造像,參與者不乏官宦,可見這次開龛乃是州中盛事。唐朝勳官制度,設上柱國、柱國、上護軍、護軍、上輕車都尉、輕車都尉、上騎都尉、騎都尉、骁騎尉、飛騎尉、雲騎尉、武騎尉,凡十二轉。題記中陳仁智、嚴智□等人的騎都尉,為勳官十二轉之第五轉,比從五品;王仁行的雲騎尉,則為第二轉,比正七品。

唐代門蔭制度,皇親、國戚、功臣、官員可以讓子孫優先入仕,包括衛官、齋郎、品子三個類别,其中品子,“文武職事三品以上給親事、帳内。六品七品子為親事,八品九品子為帳内。”親事、帳内考滿10年,經考試合格,進入吏部或兵部任職。由此看來,題記中的王承家,即以家世之故,出任兵部品子。

右側造像第一位也是道士,題榜“□□高玄道士王太極”。其他均為女子,她們頭梳高髻,臉型豐腴,身着長裙,腳踏雲頭鞋,體态婀娜,身姿綽約,題榜可見“上座楊大娘”“錄事張大娘”“平正張釋迦”“文妙法”“雍法相”“倪細緊”“王四祿”等。文妙法扭過頭去,似乎正與雍法相竊竊私語,充滿了人間情趣。而上座、錄事、平正等稱呼,暗示女子曾集社造像,唐代社邑流行,在僧人帶領下從事營窟、造像、刻經、齋會等佛事活動。現在看來,道教或許也借鑒了這一形式。

唐代,另外一塊石包亦開始開龛,這便是甲石包,龛中雕一天尊二真人二女真二力士,天尊面容飽滿,笑意盈盈;真人眉清目秀,體态修長;龛楣上的飛天淩空起舞,長長的飄帶飛舞,飄在蓮花之上。可惜這龛精美的造像,也最終被鑿成條石,那些天尊、真人身首異處,在黑暗的地下永無天日。

追随營造學社,拼接中國最大道教石窟群

綿陽玉女泉造像,位置不明,龛窟下方已殘,龛中造像為一天尊二真人二女真,主尊胸部以下殘,右側真人不存,真人、女真身體半沒于泥土中。(蕭易供圖/圖)

通常認為,中國道教石窟的數目大約是佛教石窟的百分之一,現存道教石窟體量也不大:比如隋唐年間開鑿的阆中石室觀,現存13龛;比如宋代大足南山,現存三清古洞、後土三聖母、龍洞3龛,舒成岩現存12龛,其中清晰可見的道教龛窟5龛;比如元代的山西龍山,現存9龛。

綿陽西山觀曾有五塊石包、八十多個龛窟。除現存兩塊石包外,丁石包可能是西山觀最早開龛的石包,部分龛窟開鑿于大業六年至十年間;甲石包、丙石包營建于初唐年間。借助營造學社的照片,我們最終拼接出這處石窟的原貌——它是中國已知道教石窟群最大的一處,始于隋代,延續至唐,綿延近三百年。

參考資料:《隋書》《中國西部考古記》《中國道教史》第二卷、《梁思成西南建築圖說》《劉敦桢全集》《綿陽龛窟》《知·道——石窟裡的中國道教》

蕭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