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莫高窟介紹,一座集建構、彩塑、壁畫為一體的文化藝術寶庫

敦煌莫高窟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總稱。敦煌石窟與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并稱中國三大石窟。莫高窟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市東南鳴沙山東麓宕泉西岸,建立于前秦建元二年(三六六),迄今儲存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代曆時一千多年多種類洞窟,七百多個壁畫,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兩千多木構,窟檐五座。1900年于藏經洞發現兩晉至宋代經史子集各類古代文書四萬餘件。敦煌莫高窟是集建構、彩塑、壁畫為一體的文化藝術寶庫。其内容涉及古代社會的藝術、曆史、經濟文化、宗教、民族、科技等領域,具有珍貴的曆史藝術科學價值,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人類優秀的文化遺産。

莫高窟介紹,一座集建構、彩塑、壁畫為一體的文化藝術寶庫

1、莫高窟的位置境域

莫高窟位于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千米處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除了莫高窟,還有西千佛洞、榆林窟及東千佛洞等,共同組成了敦煌石窟群,其中西千佛洞和東千佛洞通常被看作是莫高窟和榆林窟的分支。西千佛洞位于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西部邊境(215國道近黨河水庫)。榆林窟位于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紅西路軍蘑菇台軍事會議紀念碑東南邊47公裡處。東千佛洞位于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橋子鄉。

莫高窟現存洞窟735個,分布在全長1700多米長的崖壁上,分為南北兩區。莫高窟保護範圍分重點保護區(1423公頃)、一般保護區(21969公頃),以及建設控制地帶(21230公頃)。此外,在保護區和建設控制地帶外圍,還劃定了環境控制區(85046公頃)。其中,莫高窟重點保護區:東以大泉河東岸為界;南至成城灣起向南延伸500米;西以石窟崖沿起向西延伸2000米;北至省道217線11000米裡程碑處。一般保護區:東至三危山西麓;南至整個大泉河流域,包括大泉、條湖子、大拉牌、小拉牌、苦溝泉等水域;西至鳴沙山分水嶺向西2000米;北至省道217線1000米裡程碑處,并以公路為中心向東西兩側各延伸3500米。

2、莫高窟的曆史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國時期,據唐《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的記載,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樂僔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于是便在岩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後法良禅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禅。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統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貴族們的支援,發展較快。隋唐時期,随着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更是興盛,在武則天時有洞窟千餘個。安史之亂後,敦煌先後由吐蕃和歸義軍占領,但造像活動未受太大影響。回鹘時期的莫高窟發展達到頂峰,目前所看到的有名或者清晰完整的畫像、佛教雕刻基本都是在這個時期修複和建立的。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漸趨衰落,僅以重修前朝窟室為主,建立極少。元以後停止開窟。

3、莫高窟的景緻

莫高窟的景緻分布

莫高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儲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敦煌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一度頗為繁華,周邊石窟寺亦頗多。莫高窟景區的景緻分布有112窟、130窟、敦煌研究院院史陳列館、敦煌文物研究所第二展室、九層樓、古塔、慈氏塔、石室寶藏、莫高窟小牌坊、功德榜、大牌坊、老先生墓地、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王道士塔、莫高山莊、三清宮、藏經洞、國家國代壁畫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敦煌莫高窟景區、敦煌研究院數字中心、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北京大學敦煌研究院、絲綢之路與敦煌研究中心、莫高窟書畫藝術資料館、王圓祿塔、李其瓊先生紀念展、又見敦煌劇場、敦煌藏經洞陳列館、葡萄長廊、莫高花海農家園、428窟、148窟、西千佛洞、黨河大峽谷、黑崖台子等。

莫高窟的主要景點

(1)莫高窟九層樓

莫高窟介紹,一座集建構、彩塑、壁畫為一體的文化藝術寶庫

莫高窟九層樓,是第96窟窟外木建構築之俗稱,唐代稱北大像,又稱大佛殿。九層樓是敦煌石窟這座藝術殿堂的标志,位于敦煌市東南25公裡處鳴沙山東麓、宕泉河西岸的斷崖上,地處莫高窟上寺石窟群的正中。九層樓建于初唐,高45米,依山崖而建,裡邊供奉的是世界最大的室内盤腿而坐的泥胎彌勒菩薩的造像。這座大佛記載的修建年代為唐代,其造像非常豐盈圓潤,典型的唐代風格。據說當時武則天為了鞏固自己的帝位,就對民間宣揚自己是彌勒菩薩的化身,是以當時的造像如今看起來還能發現有很多女性特征,這就是當時時代背景所影響的。九層樓前後經曆了幾次重建。最初隻有兩層,至民國時期改建成了九層。現在的紅色飛檐的雄偉建築,是1986年重新加強維修的。

(2)藏經洞

莫高窟介紹,一座集建構、彩塑、壁畫為一體的文化藝術寶庫

藏經洞是莫高窟第17窟的俗稱,亦稱鳴沙石室、敦煌石室,位于第16窟甬道北壁,建于唐大中五年至鹹通三年(851-862)間,原為晚唐河西釋門都僧統洪䛒的禅窟,洪䛒逝世後,其下屬僧徒或吳姓本家改禅窟為影堂。此窟平面近于方形,覆鬥形頂,地面至窟頂高3米,北壁前建長方形禅床式低壇,壇上端坐一身泥塑坐像,為洪䛒高僧像。北壁畫二菩提樹,枝葉相接,以示洪䛒在菩提樹下坐禅。1900年5月26日,道士王圓箓清掃第16窟甬道積沙時,無意中發現藏經洞,并挖出了數以萬計從公元4世紀到11世紀的古代佛經寫本、社會文書、絹畫、刺繡、法器等文物。這些文物是研究大陸近兩千年學術文化發展的寶貴文獻,曆史之積文終成後世之瑰寶,實為大陸學術及世界學術之大幸。

(3)莫高窟第130窟

莫高窟介紹,一座集建構、彩塑、壁畫為一體的文化藝術寶庫

莫高窟第130窟開鑿于盛唐開元、天寶年間,前後費時約二三十年,屬于大佛窟,覆鬥形頂,洞窟呈上小下大的方錐形。整個洞窟高28.2米,底部寬17.26米,頂部寬11.95米。窟内塑像為倚坐彌勒佛像,高26米,是莫高窟僅次于第96窟“北大像”(高33米)的第二大佛像。是以大佛位于“北大像”之南,唐代文獻中稱其為“南大像”。大佛倚崖而坐,雙腿下垂,兩腳着地,左手扶膝,右手施無畏印,頭部微俯,雙眼微合下視,略含笑意,神情莊重慈祥。古代匠師造此大佛時,有意放大了頭部的體量,佛像通高26米,僅佛頭就高達7米,這顯然超出了人體的正常比例。由于解決了禮佛者仰視大佛所造成的頭小體大的視差,使觀者在仰視的情況下,仍然能清晰地看到佛面部的表情。這一頗具匠心的藝術處理,充分顯示了大陸古代藝術匠師的聰明才智。

(4)莫高窟第112窟

莫高窟介紹,一座集建構、彩塑、壁畫為一體的文化藝術寶庫

第112窟是莫高窟的代表洞窟之一,建于吐蕃統治敦煌的中唐時期。此窟為小型殿堂窟,甬道為宋代重畫。窟内結構、壁畫内容和風格屬于從盛唐向吐蕃統治時期的過渡作品,已展示出明顯的特點。這個不到四平方米的小窟裡,容納了各宗各派九種經變。其中,主室西壁龛内的屏風畫上九龍灌浴等故事及彌勒經變。南壁西起畫金剛經變,觀無量壽經變各一鋪。北壁西起畫報恩經變、藥師經變各一鋪。東壁門上畫降魔變、門南畫大勢至變、門北畫觀音經變各一鋪。此窟壁畫畫面不大,内容豐富,結構嚴密,技藝精湛,是敦煌壁畫中的精華。

第112窟壁畫敷彩以朱綠黃黑白為主色,形成溫和而厚重的色彩美,特别是人物面向肉體多以蛤粉平塗,鮮明厚重而略有光彩,且色澤曆千餘年而不變,殊為罕見。窟内觀無量壽經變中的反彈琵琶伎樂天是莫高窟同類題材中的佼佼者,她反背琵琶,踏足而舞,舞帶展卷,節拍鮮明,神情沉着自然。最突出者,雙腳拇指翹起似在晃動,以應節拍,這種特殊的舞技,可以看出印度舞蹈留下的影響。此窟的壁畫,是盛、中唐之際的代表作,通過成熟的技巧和高度的藝術修養,展現了唐代優秀壁畫鮮明的民族風格。

(5)莫高窟第428窟

莫高窟介紹,一座集建構、彩塑、壁畫為一體的文化藝術寶庫

第428窟位于莫高窟入口上方三層,為莫高窟最大的中心塔柱窟,建于北周(557-581年)。洞窟主室平面呈方形,設中心塔柱,塔柱四面各開一龛。東壁門南畫薩埵那太子本生等,門北畫須達拏太子本生;南壁畫說法圖、盧舍那法界人中像等;西壁畫五分法身塔、涅槃圖等;北壁畫說法圖、降魔變等,内容十分豐富。本窟參觀重點是薩埵太子舍身飼虎和須達拏廣行布施的佛本生故事。按照佛教經典的分類傳統,“本生”描述的是釋迦牟尼佛前世所做的衆多善行故事。這些善行的積累導緻了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能夠最終成就佛果。本窟中繪有約一千二百身供養人畫像,是敦煌石窟中供養人最多的洞窟。根據這些畫像,可知此窟的開鑿建立是北周時期河西地區社會各界通力合作的典範。

薩埵太子舍身飼虎本的故事講的是:寶典國國王的三位王子外出遊玩,他們在山裡遇見了一隻母虎帶着七隻小虎,饑渴交迫,即将喪命。這情景激起了小王子薩埵強烈的慈悲心,他決定舍棄生命,救活老虎。但老虎已餓得奄奄一息,無力吃下薩埵。薩埵便登上山頂,用竹尖刺頸出血,縱身跳下山崖,舍身飼虎。國王和王後聞訊趕到山中,悲痛欲絕,衆人将薩埵太子的遺骨盛到寶函中起塔供養。

須達拏太子本生廣行布施的故事講的是:葉波國太子須達拏樂善好施,有求必應。敵國收買婆羅門,向他乞讨百戰百勝的白象,太子慷慨相施。國王聞訊震怒,将太子驅逐出國。須達拏太子攜妻兒驅馬車而去,路上又遇婆羅門乞讨,他于是将馬、車、衣物全部施舍。一家人千辛萬苦來到遙遠的深山中隐居修行。後來,又有一個婆羅門來索要他的兩個兒子做奴仆。須達拏為了信守諾言,忍痛将二子也施舍給婆羅門。故事的最後,婆羅門将兩個孩子帶到葉波國出賣,為老國王知悉,将孫兒贖回,并迎太子回國。

(6)莫高窟第148窟

莫高窟介紹,一座集建構、彩塑、壁畫為一體的文化藝術寶庫

莫高窟第148窟位于窟區的南端,洞窟形制屬于涅槃窟,建于盛唐大曆十一年(公元776年),是隴西望族李大賓所建,後經晚唐、西夏、清代重修。洞窟主室平面呈長方形,窟頂為縱券頂,洞窟中央佛壇上塑有釋迦牟尼涅槃像。這尊涅槃像頭南腳北,面向東方,右脅枕手,累足橫卧,身長14.40米。在涅槃像身後還塑有多身菩薩、比丘、天人等,都已經過後代的重修。在涅槃像周圍,是橫貫南、西、北三壁的巨幅連環式涅槃經變,這是根據《大般涅槃經》描繪出釋迦牟尼佛入滅前後的曆史和神話劇情片段。這組壁畫高約2.50米,總長度23米,全部畫面分為10組,66個情節,出場五百多個人物與動物,是敦煌壁畫中規模最大的一幅涅槃經變。整個畫面構圖布局和諧,氣勢磅礴,描繪生動,色彩輝煌,山水秀雅,建築精嚴,令觀之者賞心悅目,美不勝收。

(7)慈氏塔

莫高窟介紹,一座集建構、彩塑、壁畫為一體的文化藝術寶庫

慈氏塔,建于北宋初年,原存于三危山的廢寺間,1981年遷移至莫高窟前。此塔外形非常像一座亭子,單檐,屬于單檐亭閣式塔。塔平面八角形,塔身四周設有一圈圍廊,塔檐挑出更遠,這圈檐柱圍廊的。整座塔小巧玲珑,隻作簡單疊澀砌法,束腰部位用塑有龍馬的花紋磚,磚座上為塔身,用木構成。檐柱高度近2米,頂部連以闌額柏枋,施以鬥拱,以承托檐枋挑出檐橼。塔壁用土坯砌成,塔頂不用瓦,全部用紫泥抹成。塔室正内面壁門上面隐塑雙龍。内為方形穹窿頂小室,中塑慈氏像。兩旁壁面繪有文殊、普賢菩薩像。室頂藻井為圓形,繪團龍。該塔是西北黃土高原就地取材的土木建築的典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仍然儲存完整,是研究土木結構古塔的重要實物。

(8)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

莫高窟介紹,一座集建構、彩塑、壁畫為一體的文化藝術寶庫

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與莫高窟隔河相望,占地面積2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5千多平方米。該中心陳列部分設有錄像演播廳和三個展區。錄像演播廳向觀衆放映有關敦煌石窟藝術和陳列中心概況的錄像片,敦煌石窟藝術的精華和發展曆程的概況在此得以展現。第一展區是敦煌莫高窟十六國時期的第275窟、西魏第249和第285窟、隋代第419和276窟、盛唐第217窟、元代第3窟和安西榆林窟中唐第25窟等八個原大複制洞窟,均屬各時期的傑出代表窟,展現了自十六國至元代一千年間敦煌石窟藝術的風采。第二展區是敦煌石窟出土的精品文物展,設有敦煌莫高窟的建立、敦煌壁畫摹本珍品、敦煌石窟的建立過程和畫工繪制洞窟使用過的繪畫工具、莫高窟發現的精美的古代比值織物、藏經洞發現的古代寫本真迹、敦煌花磚藝術等陳列單元。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敦煌石窟的發展曆史和豐富多彩的文物。第三展區是輔助展區,可以舉辦各種展覽和專題文物陳列。該陳列中心是中國唯一的石窟類文物保護研究陳列機構。

(9)西千佛洞

莫高窟介紹,一座集建構、彩塑、壁畫為一體的文化藝術寶庫

西千佛洞因位于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之西而得名,開鑿于黨河河岸的懸崖峭壁上,開鑿年代從北魏、西魏、北周一直延續到五代、回鹘時期,是敦煌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藏于巴黎的敦煌遺書記載,西千佛洞的開鑿時間應早于敦煌莫高窟,最晚也于莫高窟同一時期。西千佛洞現存石窟16個(窟、龛22個),其中1至3窟為唐窟,4至8窟為魏窟,16窟為晚唐窟,這9個洞窟儲存較好,其它多有坍塌,時代難以确認。儲存較好的9個石窟中,中央大多有中心座,座四周鑿龛,内塑佛像,四壁多繪賢劫千佛、佛跌坐說法圖、佛涅盤像。北魏一石窟内南壁西段繪(睐子經)故事,東段繪(勞度叉鬥聖變)故事,為莫高窟北魏洞窟所沒有的佛本生故事,可填補其空白,有獨特價值。其餘窟龛的四壁和藻井則很少繪佛本生故事。

(10)西千佛洞第19窟

莫高窟介紹,一座集建構、彩塑、壁畫為一體的文化藝術寶庫

西千佛洞第19窟建于五代,洞窟形制較為獨特,呈縱向的圓拱形頂。正面開一大龛,龛内現存主尊倚坐佛,是西千佛洞儲存最完整的一身五代時期的彩塑,這尊佛像體态端莊、神情肅穆、肌膚豐滿圓潤,衣紋繁簡适度、色彩素雅,頗有唐代造像之風格,沿東西兩壁築有像台,原塑十六羅漢像,現存十三身,這是敦煌石窟中唯一用塑像的形式表現十六羅漢的題材。據史料記載,南朝的張僧繇、唐代盧楞伽、王維等人都曾畫過十六羅漢像,但直到五代時期,關于十六羅漢的畫像和塑像才開始在中原地區流行,此窟十六羅漢像的出現,說明了敦煌佛教藝術與中原地區的佛教藝術基本上是同步發展的。此窟的壁畫均為五代原作,正壁龛内繪了十大弟子、六菩薩、天龍八部等内容。東西兩壁自頂而下,都繪了羅漢像。在敦煌石窟中,以繪塑結合的手法在一個洞窟中表現如此多羅漢像的并不多見,因而此窟被專家稱為羅漢堂。

4、結束語

莫高窟的開鑿從十六國時期至元代,前後延續約1000年,這在中國石窟中絕無僅有。同時,敦煌石窟藝術,是一座包含了中國中古曆史的藝術畫廊,一座瀚漠石沙的藝術奇迹。時間上縱跨十餘個朝代千餘年,地域上橫跨古代敦煌境内所有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東千佛洞等),形式上囊括建築、雕塑與繪畫,數量上僅壁畫一項就可達近六萬平方米,成為中國壁畫史上最大規模的古代壁畫遺存,被譽為“東方盧浮宮”。莫高窟既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個璀璨的藝術寶庫,也是古代絲綢之路上曾經發生過的不同文明之間對話和交流的重要見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