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兒子要考清華北大遭媽媽嘲笑,父母“打擊式教育”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

近日,在江蘇無錫,一位媽媽拍攝的短視訊引起網友争議。視訊中,媽媽從男孩的書包裡翻出各種“紙片書”。作業本都是一張一張的,書被卷得不成樣子。翻開一本書的封面,背後赫然寫着“目标是清華和北大”。擡頭一看,兒子還翹着二郎腿坐在桌前咬筆杆。媽媽都氣笑了,并說了一段略帶嘲笑的話。不少網友表示自己也曾遇到過“同款”父母。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對孩子進行“打擊式教育”,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有所改變。但過度打擊,卻往往給孩子帶來過大心理壓力,适得其反。那麼,這種教育方式又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中國青年網記者采訪了部分父母、教師和專家。

兒子要考清華北大遭媽媽嘲笑,父母“打擊式教育”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

孩子的書包和在書上寫的“目标是清華和北大”。網絡截圖

家長:嘲笑孩子容易打擊其自尊心、自信心,導緻親子關系惡劣

在山東濟南工作的劉女士,看到“兒子要考清華北大遭親媽嘲笑”這條視訊時,感覺非常不适。她認為,孩子書包淩亂是因為沒有從小養成好習慣,但母親嘲笑孩子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劉女士的孩子正在上大學,她很注重對孩子的培養和教育。她會對孩子每個階段的行為進行引導,正面鼓勵,先讓孩子設立一個小目标,日常加以引導。“待目标達成給予小小的鼓勵,在家裡給予當面肯定,激發孩子的榮譽感、積極性。”

“作為父母,建議摒棄‘打擊式教育’,對孩子進行鼓勵和引導,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劉女士建議,父母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是要引導孩子養成好習慣,比如保持課本、作業本等幹淨整潔,友善複習,愉悅身心進而提升學習效率。

二是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給孩子适當的獎勵,用消極的語言打擊孩子,有部分孩子知恥而後勇,也會有部分孩子因謾罵進而破罐子破摔,消極學習,導緻學習成績直線下降。

三是引導孩子樹立目标,“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建議給孩子建立一個個小目标,讓孩子體會實作目标的快樂;有目标有動力,就有努力的方向,這樣一個個小目标累加起來就是大目标。“相信不管是孩子平時考試,還是升學大計劃就可以一一實作。”

兒子要考清華北大遭媽媽嘲笑,父母“打擊式教育”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平潮國小教師金霞。受訪者供圖

教師:不管孩子的願望有多不靠譜,父母都不應該嘲笑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平潮國小教師金霞看到視訊後,感覺視訊中母親的做法欠妥。她認為,首先感覺到母親對孩子的極不信任,母親似乎是希望通過這樣的表達,激發孩子的學習鬥志,實則傳達的卻是一種不信任的感覺;其次,将孩子在家的私密表現以偷拍的方式呈現出來,是極不尊重孩子的一種行為。

從教多年來,金霞接觸過很多和視訊中母親一樣有“打擊式教育”的父母。這樣的父母往往抱持的觀點是:“孩子需要我們大人不斷提醒,如果總誇他,孩子會驕傲的。我提醒他,是為他好。”

當孩子取得一定的成功時,父母可能會說:“不要驕傲,誰誰誰比你更出色。”當孩子遭遇失敗時,有的人家會這樣對孩子說:“我說什麼來着,叫你不要驕傲啊,現在怎麼樣?出問題了吧!就是你太驕傲自滿了吧!”

孩子遇到問題,父母通過這樣的打擊方式進行教育。“殊不知,家長的‘打擊式教育’可能會拉低孩子的自尊水準。”

作為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到底應該采取怎樣的教育方式,才能避免“打擊式教育”?金霞認為,父母要做孩子的“導遊”。當孩子的行為在規則之内時,肯定孩子,鼓勵孩子繼續按照這樣的規範去做;當孩子的行為偏離規則之時,父母必須及時給予修正引領,把孩子引領到正确的“軌道”上來。

父母要做孩子的“教練”。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目的的刻意訓練是必須的,此時,父母的“教練式”陪伴訓練,以正确的行為給到孩子示範,能化解孩子的焦慮,為孩子的成長提供範例。

父母更應該做孩子的“同伴”。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同伴”,不僅在生活上,有着得天獨厚的親密相處的時間,在學習中,親子共讀中,更有着極為有利的條件,是以,放低身段,成為孩子的“同伴”是最經濟實惠,也最容易實施的家庭教養方式。

兒子要考清華北大遭媽媽嘲笑,父母“打擊式教育”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青少年與教育社會學研究室副主任朱迪。受訪者供圖

專家:建議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多進行鼓勵式教育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青少年與教育社會學研究室副主任朱迪認為,首先,“打擊式教育”肯定是要反對的,通過貶低孩子的方式希望達到“激将法”教育的目的,實際上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父母對孩子進行“打擊式教育”在生活中其實比較常見,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說,“你看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父母本來希望用優秀的人為孩子樹立榜樣,但實際會給孩子造成很大心理壓力,也起不到教育的作用。

其次,她認為每個家庭、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獨特地教育方式,有獨特的跟孩子相處的方式,就“兒子要考清華北大遭親媽嘲笑”這則視訊來講,“有可能她跟孩子的平時的溝通方式也是這種比較幽默搞笑的”。

再次,她強調,父母不是完美的教育專家,社會在希望父母做好家庭教育的同時,也不能給父母造成太大的壓力,要強調一種平常、日常的互動,父母可以結合自身的特點和經曆,思考如何與孩子進行更加良好有效地互動,“而不是說我們要推進一種單一的教育方式、單一的父母形象”。

最後,朱迪建議,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多進行鼓勵式教育,積極發掘孩子的優點與特長,與孩子交流溝通時應當注重平等、需要耐心。但鼓勵式教育時也要注意把握分寸,“因為如果一味地表揚誇獎有可能會帶來一些影響,比如孩子的自尊心比較強,經受挫折的能力就可能弱一些”。

來源:青小小(ID:zqwqxx)記者 李華錫

責編:左橙

稽核:王龍龍

複核:王岑予

留言爆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