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成祖朱棣的原配皇後究竟是誰,她最後又是怎麼死的?

你别看朱棣那麼兇殘,繼位後殺了很多人,但他對這個原配皇後可不是一般的好,而是無以複加的好。

明成祖朱棣的原配皇後徐氏,是明朝開國功臣徐達的長女。《明史》說她天資聰穎,貞潔娴靜,喜歡讀書。徐達夫婦自幼就悉心教養她,并請來老師為其授課。

徐氏飽讀詩書,記憶力超群,讀書時過目不忘,一覽成誦,連她的老師都感到十分驚異,而且,她讀到古人的美德與言行,都會深思效仿。

明成祖朱棣的原配皇後究竟是誰,她最後又是怎麼死的?

徐氏自幼便有“女諸生”的美譽。在明代,“諸生”就是受過傳統儒家教育,工于經史的生員,徐氏能有“女諸生”之名,可見其才學修養都非常不錯。

朱元璋在徐氏很小的時候,就很喜歡她,曾對徐達說:“這個孩子将來一定會很有出息。咱家(朱元璋自稱)和你是布衣之交,同心同德,始終沒有嫌隙,咱家的第四子氣質不凡,希望和你成為親家。”徐達叩頭拜謝,由此,徐氏從小就和朱棣約定了婚姻。

故此,在徐氏十歲左右時就進了宮,不僅認識了朱棣,兩人成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少年夥伴,而且每日早晚侍奉在馬皇後左右,馬皇後也非常喜歡她。

洪武九年(1377年)正月,十五歲的徐氏被冊封為燕王妃;當時,因為朱元璋要求兒子們去鳳陽體驗生活,新婚燕爾的徐氏和朱棣不願分開,徐氏便陪同朱棣一同前往鳳陽。此後三年,夫妻倆多次往返于鳳陽與南京。

明成祖朱棣的原配皇後究竟是誰,她最後又是怎麼死的?

洪武十三年(1380年)三月,徐氏随朱棣離開京師南京,遠赴北平,入主燕王府。

在此之前,徐達已經在北平鎮守多年。在徐達的帶領下,朱棣的軍事才能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那時候,徐達在打仗時,經常對跟随左右的朱棣口授兵法。是以,朱棣在訓練士卒的時候,也常常把徐達的教誨挂在嘴邊。

燕王府機構龐大,要管理好絕不容易,徐氏便發揮了當家女主人的職能,井井有條地管理着深宮内務,使得宮中上下秩序井然,也減輕了朱棣的負擔。

由于她和朱棣兩人感情深厚,朱棣的九個子女,其中有七個出自徐氏。婚後九年,朱棣幾乎沒有碰過其他女人。直到後來徐氏不生育了,才有了生母皆不詳的庶女常甯公主和庶子朱高爔。

建文元年七月,靖難之役爆發,朱棣率軍前去襲擊大甯,建文帝派大将李景隆率領五十萬大軍抄朱棣後路,圍攻北平。當時,朱棣的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凡是部署防禦之事,最後都是由徐氏裁決。徐氏就相當于北平守備軍的總指揮,經常披甲守城,充分诠釋了什麼叫做“巾帼不讓須眉”。

敵軍猛烈攻城,情況十分危急,面對城中兵力缺乏、敵衆我寡的局勢,徐氏沉着冷靜,和兒子朱高熾、守城将官一起謀劃、部署守城各項事務,号召全體将士、百姓誓死保衛北平。在徐氏的指揮下,盡管敵衆我寡,他們仍然與李景隆的大軍展開殊死戰鬥,一直堅持到朱棣率軍回師北平。北平保衛戰,充分展現了徐氏的有膽有謀、沉着機智。

明成祖朱棣的原配皇後究竟是誰,她最後又是怎麼死的?

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日,朱棣登基為帝;同年十一月十三日,冊立王妃徐氏為皇後。在徐氏的立後冊文中,朱棣寫道:

咨爾徐氏,中山武甯王徐達之女,為朕正妃,内助藩國二十餘年,朕躬行天讨,無内顧之憂。

朱棣登基以後,與徐氏的感情曆久彌堅,二人時常同起居,讨論政事。

《明史》載:“上勤于政事,或日昃未食,後亦不食以俟。”

朱棣在位期間,因為國事繁忙,經常廢寝忘食,徐皇後便一直陪着他。

明成祖朱棣的原配皇後究竟是誰,她最後又是怎麼死的?

由于兩人都喜歡讀書,喜歡詩詞歌賦、人生哲學,而且價值觀、審美取向十分相似,這也是他們婚後能夠心心相印、珠聯璧合的重要原因。

朱棣即位以後,明知自己名不正言不順,便極力想改變這種窘境,千方百計地為自己正名。徐皇後當然深知當時的情況,便緊緊跟随着丈夫的步伐,在輔佐朱棣之餘,筆耕不辍,著書立說,叙述馬皇後生前對她的教誨,加以擴充寫成《内訓》二十篇用以教導宮中後妃,又類編古人的嘉言善行,寫成《勸善書》,頒行天下。此外,徐氏還著有《仁孝皇後詩集》一卷,可惜已經失傳。

徐氏在把後宮管理得井井有條以外,還時常對治國理政提出自己的見解,關心百姓疾苦,愛護國家人才。對她的許多見解,朱棣也深表贊同,并下诏執行。

朱棣的皇後徐氏,是一個非常有教養、幾乎完美的女人。無論是輔佐朱棣,還是孝順長輩,教育後代,和人交往,待人接物,做得都非常到位。凡是和她接觸過的人,沒有不喜歡她的。

永樂五年(1407年)七月初四,46歲的徐皇後由于積勞成疾而去世。《明太宗實錄》記載了這個感人的訣别一幕:

徐皇後病危之際,朱棣前往探視。她囑咐朱棣:“當今天下雖說太平,不用兵甲,但民生并沒有完全恢複,希望聖上多加體恤。”

明成祖朱棣的原配皇後究竟是誰,她最後又是怎麼死的?

當朱棣問起皇後還有什麼話要說的時候,徐皇後說:“在用人時,要廣用賢才,明辨是非邪正,不要因為一個人有小過就棄之不用,也不要因為一個人有小聰明就委以重任,教導子孫以學業為重,對宗室以恩義相待。另外就是不要驕縱我的娘家人。”

朱棣聽完,不禁淚流滿面,泣不成聲。

縱觀徐氏一生,我個人認為,她有五個特點:一是謙遜謹慎,不驕不躁;二是尊敬長輩,愛護幼小;三是勤奮好學,效仿優良;四是本分賢良,以德服人;五是明辨是非,推理及人。有此五個特點墊底,故此,她的一生盡管短暫,便足以讓後人贊佩、仿效,青史留名。

在徐皇後去世後,朱棣因痛失愛妻而性情大變,在宮中多任性,時常躁怒不安。這或許也是後來朱棣性情暴躁、嗜殺的一個主要原因。

徐皇後去世之後,朱棣決定不再立皇後, 也使得永樂一朝後位空缺長達十七年。

朱棣又因徐皇後之喪白衣素服一年、辍視朝一年。

永樂七年二月(1409年),朱棣北巡,回到了盛滿往事的北平,并着手遷都事宜,于是命人前往北京一帶蔔選陵址,随即選得吉地昌平縣天壽山,同年動工營建陵寝。由于徐皇後一時無法入土為安,朱棣便将她的靈柩停放在南京皇宮中整整六年。

永樂十一年(1413年)二月長陵地下玄宮落成,朱棣皇後徐氏的梓宮從南京護送至北京。是以,徐皇後也是入葬明十三陵的第一人。

明成祖朱棣的原配皇後究竟是誰,她最後又是怎麼死的?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在征讨漠北回師途中病逝,享年六十五歲。他在臨終之際,遺囑把自己和皇後徐氏合葬。同年十二月,朱棣與徐皇後合葬長陵。

這也使得朱棣和徐皇後成為明清兩代唯一一對已經去世多年的皇後和剛剛去世的皇帝,在同一天、同一地點、同禮儀上尊谥的皇帝和皇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