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醫保局:中醫醫療機構可暫不實行DRG付費

在DRG改革的大環境下為中醫藥留一片“避風港”。

“中醫醫療機構可暫不實行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12月30日,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釋出的《關于醫保支援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下文稱“《意見》”)中明确。

2021年11月底,國家醫保局釋出了《關于印發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要求在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寫所有符合條件的開展住院服務的醫療機構,基本實作病種、醫保基金全覆寫。而本次《意見》的釋出,俨然是在DRG改革的大環境下為中醫藥留一片“避風港”。

除支付方式,《意見》還明确要在支付範圍、服務價格管理、醫保定點幾個方面對中醫藥給予傾斜。

1月4日,A股新光藥業、漢森制藥、千金藥業、華潤三九、九芝堂、同仁堂、龍津藥業等12隻中藥股股價漲停。

未實行DRG的可暫不實行,

已實行的适當提高系數和分值

《意見》分為六個方面,“完善适合中醫藥特點的支付政策”是其中之一。“醫學界智庫”梳理,在支付政策方面亮點如下:

第一,醫保總額預算上,對醫療機構、基層、醫共體層面均有相關政策,鼓勵中醫藥發展。對于中醫醫療機構,要根據其特點合理确定總額名額;對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加大開展中醫藥服務的支援力度;對于中醫醫療機構牽頭組建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要在總額預算上适當傾斜。

第二,在支付方式改革上,中醫腳步可暫緩。中醫醫療機構可暫不實行DRG付費,一般中醫醫療服務項目可繼續按項目付費;對已經實行DRG和按病種分值付費的地區,适當提高中醫醫療機構、中醫病種的系數和分值,充分展現中醫藥服務特點和優勢。

第三,從支付政策角度支援基層醫療機構提供中醫藥服務、支援建設中醫醫療機構牽頭組建的緊密型醫療聯合體。

“DRG剛出來的時候,我們中醫類的醫院是很害怕的。”2021年10月,三明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的黨委書記溫立新曾公開表示,中醫院的住院病人,基本是按照西醫的診療規範,再根據中醫的要求把中醫藥加上去。而1+1的資源消耗肯定是大于1的,在DRG體系下,長此以往就可能會造成醫院的虧損。

中藥企業人士也表示,醫保局作為支付方,是講究藥品‘效果/成本比’的,這個值一定要大于1,是以,要讓醫保局願意支付,藥品仍要展現出臨床價值,這其實是在考驗中醫藥企業的醫學能力,而不少中醫藥企業目前醫學能力還是偏薄弱的。開源證券亦表示,雖然我國目前已經存在9000多個中藥品種,有近6萬個中藥準許文号,中藥品種看似不缺,但從目前的臨床需求來看,具備高臨床價值的中成藥依然缺乏。

有分析人士表示,這次《意見》明确中醫藥的支付改革不強推DRG改革,給醫療機構更多的緩沖期,利于充分探索符合中醫藥服務特點的改革方式,是為中醫藥産業單獨開設了“避風港”,非常利好中醫藥的發展。

另一方面,《意見》表明,中醫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仍要繼續推進:探索實施中醫病種按病種分值付費,遴選中醫病種,合理确定分值,實施動态調整等。12月28日,國家醫保局聯合中醫藥管理局要求更新醫保版中醫病症分類與代碼,并在2022年1月1日開始使用。“健識局”分析,中醫病症分類與代碼實作全國統一,這是為今後推進DRG/DIP改革做準備。

而此前,以三明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為代表的一些中醫醫療機構,正在實作DRG政策下的“突圍”。溫立新表示,他曾幾次找三明市醫保局局長徐志銮“軟磨硬泡”,希望增加中醫病組的費用。徐志銮以中醫需要有更好的療效和更低的成本為由拒絕。于是溫立新改變了思路,最終提高了中醫的服務能力、降低資源消耗,以避免虧損、争取結餘,給了中醫許多鼓舞。

在新增價格項目上簡化稽核程式,

開辟綠色通道

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亦為2021年醫保局等部門釋出的重要醫療政策之一。本次《意見》表明,要對一部分中醫技術簡化新增價格項目稽核程式,開辟綠色通道,條件是,須為來源于古代經典、至今仍廣泛應用、療效确切的中醫傳統技術以及創新性、經濟性優勢突出的中醫新技術。

在2019年起全國全面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的大環境下,《意見》明确,公立醫療機構從正規管道采購中藥飲片,按照實際購進價格順加不超25%銷售;醫療機構炮制使用的中藥飲片、配制的中藥制劑實行自主定價。

另外,《意見》還在醫保定點機構、醫保支付範圍方面支援中醫藥發展。如,強調及時将符合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協定管理、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定點範圍,對中醫醫療服務項目醫保支付不得設定不合理限制等。

“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内容,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大事,也是打造中醫藥和西醫藥互相補充、協調發展的中國特色衛生健康發展模式的必然要求。中醫藥以其獨特優勢和作用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意見》寫道,“各級醫保部門、中醫藥主管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将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固樹立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強的決心,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支援和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近期,中醫藥方面新政不斷,有媒體認為中醫藥改革将進入實質性階段。12月,上海、浙江、江西、湖南、廣東、四川等7個省份獲得首批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的資格;網傳消息,繼湖北、廣東之後的第三個中成藥集采聯盟——山東中成藥集采聯盟即将啟動。

博衆投資預計,受益于中醫藥闆塊政策的相繼落地,行業将獲得持續健康高品質發展。

東莞證券認為,此次指導意見釋出後,可以看到國家政策自上而下支援中醫藥發展,各項具體措施在不斷落實中,一是醫保覆寫終端範圍全面擴面,預計醫保覆寫中藥産品将增加,部分中醫醫療服務價格有望上調;二是中藥飲片依舊保持不超過25%的加成比例,我國中藥配方顆粒納入飲片管理,未來中藥配方顆粒在醫院管道有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趨勢;三是中醫醫療機構暫不執行DRG付費,已執行地區适當調高中醫病種系數和分值,表明政府對中藥支援的态度和醫保對中醫藥整體支援的力度。

參考來源:

[1]醫保局發文支援!中醫藥改革進入實質性階段_意見_國家_服務 https://www.sohu.com/a/514316892_564023

[2]醫保支援中醫藥創新發展對行業提振有多大?中藥股再掀漲停潮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1017053774626927&wfr=spider&for=pc

[3]山東省牽頭中成藥省際聯盟集采檔案流出!https://mp.weixin.qq.com/s/6f8QK5RCVhsIMmwVM_iU7g

來源:醫學界智庫

責編:萬順順

校對:臧恒佳

制版:薛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