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說起以前的MPV市場,那真是沒什麼看頭,除了萬年不變的神車五菱宏光之外,就隻剩下别克GL8在合資MPV獨霸一方,多年以來,别克GL8已然成為了許多企業商務用車的必備,其霸主地位難以撼動。
隻不過,曾經風平浪靜的合資MPV市場,在2021年又火了起來。因為在這一年中,相繼上上了賽那、嘉華、庫斯途等備受關注的MPV,搞得MPV市場好不熱鬧。
有競争固然是好事,特别是對于消費者而言,車型多了就有了選擇的餘地。但汽車市場哪有那麼容易站穩腳跟的,比如當初說着要搶占MPV份額的賽那與嘉華,反映到市場當中的表現就有些不盡人意了。
先來說嘉華,上市之初誇贊的人還是不少的,因為這款車的配置确實豐富,二三排遮陽簾、雙天窗、雙側智能電動滑門和電動尾門自動開閉等功能,還是能看出起亞的誠意。但任何誠意都要建立在價格的基礎上,很明顯,28.89萬起售價嘉華有些過于高估自己了。
其實近些年來,起亞在國内的表現消費者都心知肚明,即便是此前上市了全新一代K5,還是沒能拔高起亞在國内的影響力。當然了,現在的韓系車在國内也無法與德系、日系品牌抗衡,你說嘉華這定價不就是自找死路嗎?畢竟誰會花30萬買一台起亞?是以消費者還是很實誠的,貴了那就沒必要再給面子,而嘉華在上市的幾個月裡,累計銷量也才兩千來台,月均銷量更是隻有幾百台。
嘉華賣得不怎麼樣,賽那似乎也不太好過,甚至我們還查不到這款車的具體銷量,這有點不像豐田一貫的做法。按理說,像賽那這樣的重磅車型,上市之後的銷量應該會得到大力宣傳,但豐田卻遲遲不傳來喜報,而是隐瞞了賽那的真實銷量資料,而且在乘聯會公布的TOP15 MPV銷量排行榜中,也不見賽那的蹤影,這唯一的解釋或許就是賽那銷量不太夠看。
雖然不知道賽那的真實銷量資料,但根據廣汽豐田公布的總銷量與其他車型的銷量來看,我們進行減法後得到,賽那隻傳遞了511台的新車。不得不說,曾經被奉為“神車”的賽那,在國内無疑是翻了跟頭。
不過這還是因為豐田自信過了頭,一款起售價30.98萬元的車,最終的落地價格竟然能炒到近40萬,這屬實是有些離譜了。要知道,此前平行進口的賽那也才四五十萬,現在國産了,竟然還是沒顯示出什麼價格優勢。而且賽那這款車不僅價格貴,滿滿的塑膠感内飾更是讓人難以接受,要是不挂這牛頭标,誰還敢賣出三四十萬的價格?
寫在最後
隻能說,消費者也不是傻子,你看人家别克GL8就混得風生水起,主要是那種濃厚的商務氛圍和舒适性正好可以滿足商務用車的需求,而像是奧德賽這種家用MPV也通過較高的實用性得到了許多消費者的認可。是以說啊,嘉華與賽那的遇冷也是在情理之中,畢竟沒正确認知到自己的定位,高估自己的産品力,那最後尴尬的肯定還是自己。
“圖檔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