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第一個登上《時代》雜志封面的中國人,還是咱山東老鄉

近日,第七屆吳佩孚學術研讨會在北京舉行。本次研讨會由中國現代史學會、山東社會科學院主辦,山東省曆史學會膠東人物研究專業委員會、蓬萊市曆史文化研究會承辦。

活躍在近代中國舞台上的北洋軍閥,可謂魚龍混雜,幾乎每個大軍閥都有極為獨特的性格和癖好。比如馮國璋愛财如命、張宗昌好色無度、何健暴虐嗜殺……姑且不論他們的政治、軍事才能如何,就為人處世來講,“私德”過硬的鳳毛麟角。

他是第一個登上《時代》雜志封面的中國人,還是咱山東老鄉

吳佩孚就是一個另類的存在。吳佩孚,字子玉,山東蓬萊人,民國時期直系軍閥首領、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将。吳佩孚特别推崇“武聖”關羽和蓬萊老鄉、“抗倭名将”戚繼光,他一生有三大信條:不斂财,晚年一度靠人接濟度日;尊妻室,是當時難得的好男人;失意時不進租界,不依附于外國勢力。他平生注重修身,廉潔自守,稱得上是北洋軍閥乃至民國政壇軍界中的佼佼者。

他是第一個登上《時代》雜志封面的中國人,還是咱山東老鄉

吳佩孚墨寶??

吳佩孚白手起家,早年先後進入開平武備學堂、保定陸軍速成軍校學習,畢業後到北洋督練所參謀處任職。辛亥革命時,他追随曹锟,後來一步步成長為直系軍閥首領。

他是第一個登上《時代》雜志封面的中國人,還是咱山東老鄉

吳佩孚的部隊在訓練??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争爆發,48歲的吳佩孚任直軍總司令,将張作霖12萬人的奉軍打到山海關外。經此一戰,吳佩孚聲名鵲起。

1923年,北洋政府為解決國會會場狹小問題,計劃拆掉故宮三大殿,改建為西式議院。吳佩孚聽聞後,立即給政府高官發電報表示堅決反對,此後各報刊争相登載吳氏通電,舉國上下堅決擁護,故宮三大殿才得以保護下來。

他是第一個登上《時代》雜志封面的中國人,還是咱山東老鄉

吳佩孚在洛時居住的四合院??

執掌奉系大權時,吳佩孚虎踞河南洛陽,在其鼎盛時期,擁兵數十萬人,控制着直隸、陝西、山東、河南、湖北等省地盤。當時全國有18個省的督軍、總督的代表機構設在洛陽,洛陽成為各方所仰望的中心,時人稱之為“西宮”。

吳佩孚五十壽辰時,全國各地到洛陽祝壽的達官顯貴、文化名人及各國駐華使節有六七百人之多。吳佩孚當時已成為北方實力最大的軍閥,洛陽實際上成為了北方的政治、軍事中心。曹锟評價:“隻要洛陽打個噴嚏,北京天津都要下雨。”?

他是第一個登上《時代》雜志封面的中國人,還是咱山東老鄉

1924年,吳佩孚成為美國《時代》雜志的封面人物,他也是登上該雜志封面的第一個中國人。除了本身的實力以外,與《時代》雜志總編的“老鄉情誼”也為他加分不少。

《時代》雜志的創始人是美國人魯斯,他的父親是美國基督教會長老會派到中國的傳教士,是以魯斯出生在山東蓬萊,并在中國度過了14個春秋。後來,他傳回美國,25歲時,從耶魯大學畢業的魯斯創辦了《時代》周刊,并将其打造成美國三大時事性周刊之一。此後,他又相繼創辦了《财富》周刊和《生活》雜志,如今這兩者也都成了世界重量級的雜志和周刊。

他是第一個登上《時代》雜志封面的中國人,還是咱山東老鄉

左亨利盧斯??

特殊的成長經曆讓魯斯對中國始終保持着一種特殊的情結。童年時期的魯斯,目睹了中國的貧窮和社會的黑暗,看見了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境況。顯然,魯斯欣賞吳佩孚的軍事實力和為人道德,他認為在各路軍閥中,吳佩孚最有實力和希望統一中國,消解戰争,改變軍閥混戰的狀況。是以,在那期《時代》雜志封面上,魯斯給吳佩孚的标簽是“BiggestmaninChina”,即“中國最強者”。

“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為加快侵略中國的步伐,用盡一切辦法收買漢奸為其服務。吳佩孚作為北洋軍閥裡繼袁世凱、段祺瑞之後的中心人物,自然成為日本人籠絡的焦點。為利誘吳佩孚,日本特務頭子荒木許諾“步槍十萬支、機槍二千挺、大炮五百門,子彈若幹,此外并助款百萬”,但吳佩孚拒而不受。

全面抗戰爆發後,得知南京大屠殺的消息後,為表示抗議,吳佩孚整整絕食一天。國民黨軍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他為淹死很多日本人而喜,但又為無家可歸的140萬中國人而悲。此後,日本特務頭子土肥原、川本等輪番采取拉攏、威逼手段,都未能讓吳佩孚放棄民族氣節。

正因為如此,吳佩孚在世時,留下了“玉帥”之美名。1939年12月4日,吳佩孚因牙疾複發、高燒不退,請日本牙醫看病後突然去世。當時,人們普遍認為吳佩孚死得蹊跷,懷疑吳佩孚是被日本人蓄意害死。

他是第一個登上《時代》雜志封面的中國人,還是咱山東老鄉

吳佩孚靈堂

1940年1月24日,一場規模浩大的出殡儀式在日僞統治下的北平街頭進行。64名壯漢擡着吳佩孚的棺椁,由送殡人牽引,緩緩前行,上萬北平市民自發跟随,冗長的出殡隊伍十分浩大,持續了整整一天。與此同時,在陪都重慶,國民政府也組織召開了萬人追悼大會,表彰其民族節操。

當時,駐重慶的中共代表董必武對記者發表談話。董必武說,吳佩孚有兩點和其他的軍閥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國曆史上偉大的人物關、嶽,他在失敗時,也不出洋,不居租界自失。第二,吳氏做官數十年,統治過幾省的地盤,帶領過幾十萬的大兵,他沒有私蓄,也沒置田産,有清廉名,比較他同時的那些軍閥腰纏千百萬,總算難能可貴。”

作為軍閥,吳佩孚也有過窮兵黩武和鎮壓勞工的污點,特别是其鎮壓京漢鐵路勞工大罷工的舉動,成為他無可辯駁的黑色印記。

風雲人物的是非功過,總要交由時間來評判。已經舉辦七屆的吳佩孚研讨會,讓吳佩孚的人物形象和曆史地位不斷豐滿起來。正如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曆史學家耿雲志所說,曆史不應當是單線條、單色調的描述所能解決的,“應當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客觀地、全面地、系統地、深入地研究各種人物、各種勢力等真實情形,這樣我們才會更加接近曆史事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張九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