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如何辨識需要?又如何滿足需要?|書評

人如何辨識需要?又如何滿足需要?|書評

葉禮庭

這是一本引人注目的著作,它既是葉禮庭的個人沉思,又是一部複雜的學術作品。本書主要的關注點是區分兩類需要——一類是能通過政治得到滿足的需要,另一類是不能被政治滿足的需要——之間的分界線。前一類需要可以指定為法律上可強制執行的權利,其對象是我們生存所需的物品,比如食物和住所。後一類需要要求的是無法明确歸入法律或公民義務的德行之舉,其對象是我們發展繁榮所需的物品,比如友愛和尊重。

葉禮庭認為,需要的理論是一種人類善的語言。但它可能不足以滿足我們的需要。“例如,‘友愛’”一詞充滿了“懷舊和烏托邦色彩”。是以我們必須找到一種不同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歸屬的需要;否則我們可能不再能感受到需要。更大的困難是:人類善并非沒有沖突。是以福利國家嘗試以自由的名義來實踐友愛,賦予每個個體要求公共資源的權利,以平衡其過上自由生活的機會;但這一努力失敗了,因為當專家對陌生人的需要發表意見時,後者就失去了自由。

人如何辨識需要?又如何滿足需要?|書評

憑借高超的技巧和創造力,葉禮庭彙集了一系列不同的資料來錨定自己對需要的觀點,以及他對現代社會的敏銳觀察。他首先引用的資料是《李爾王》,将其視作既反映了自然和社會在提出需要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反映了兩種需要間差別。其中一種需要是我們有權要求别人來滿足的,另一種——主要是愛——并非真的需要。在奧古斯丁的神學中,肉體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也有類似的差別。然而,從大衛·休谟身上,我們發現了一種對精神需要的原則性的拒絕。我們的自然需要足以讓我們行動,我們從不質疑滿足這些需要的價值。此外,自然需要是進步的動力——這是休谟和亞當·斯密共享的信念。但盧梭就沒那麼樂觀了;他認為需要的上升螺旋是異化的悲劇。但是,就馬克思的共産主義而言,這個螺旋處于控制之中;人們擺脫了基本需要的奴役,而且能夠去追求自己的欲望。斯密更為現實,他認為在需要和欲望間進行選擇的重擔将一直相伴我們左右。

人如何辨識需要?又如何滿足需要?|書評

葉禮庭有罕見的寫作天賦。他對所選材料的解讀十分有趣而且總體上令人信服。但從論述和分析層面來看,有些不盡如人意。比如,他聲稱需要的概念和責任的概念相一緻。這似乎意味着是需要創造了權利。但是,有些需要是不能被指定為法定權利的。是以,這些需要——比如,我們對愛的需要——必須成為非法定的權利。它意味着我們有被愛的權利。但葉禮庭否認了這點。是以,最終他關于需要和權利的關系的看法含糊不清。此外,他認為我們具有某些需要,這一看法是有問題的。我們對所謂的友愛的需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是一種全人類普遍有之的需要嗎?作為個人,我們要用什麼來滿足它呢?葉禮庭基本沒有提供支援這一讨論的論據,他認為前一個問題是以經驗為依據的,但隻是簡單地假設了一個肯定的答案,這樣做頗具争議性。後一個問題是哲學的問題,他根本沒有探讨。

來源:《多倫多大學季刊》(University of Toronto Quarterly,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Volume 56, Number 1, Fall 1986,pp. 254-255)

https://muse.jhu.edu/article/513132/pdf

作者:德裡克·艾倫(Derek Allen,多倫多大學哲學系 榮休教授)

人如何辨識需要?又如何滿足需要?|書評

作者: [加]葉禮庭 譯者: 陳曉靜 出版: 三輝圖書|中國華僑出版社

◆為了生存,我們需要什麼?體面為人,我們需要什麼?

◆我們有權為哪些人的需要發聲,是隻有我們自己的,還是包括陌生人的?陌生人是否介意我們為其發聲?

為了回應這些疑問,葉禮庭對當代政治和倫理學領域裡所說的“陌生人社會”進行了一次曆史考察,探讨我們為了自己、為了陌生人,可以做些什麼。他創作了一部令人動容的作品,讓哲學回歸其應有的位置:成為生而為人的藝術的指南。

葉禮庭以日常生活中每個人可能都曾面對的情境開篇,引人思考:面對門外陌生的、窮困的老者的需要,我們能做什麼?繼而從文學、宗教、啟蒙運動等多個向度展開讨論,對“人的需要”的思考成為其中一以貫之的脈絡。為此,葉禮庭帶領讀者重新審視了莎士比亞的《李爾王》、奧古斯丁等人的宗教信仰、休谟和鮑斯韋爾關于死亡的思考,以及亞當·斯密和盧梭對于烏托邦的設想。

編譯|姗仔 編輯|艾珊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