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0%父母忽略的真相:你給孩子的陪伴,都是“假”的

今天看到一條微網誌,實名羨慕了:

90%父母忽略的真相:你給孩子的陪伴,都是“假”的

飛鶴給有0—3歲寶寶的員工放假一小時,讓員工回去陪伴自己的孩子。

這對于工作帶娃兩難全的職場父母來說,可能是最好的福利。

其實,這已經是飛鶴第二年發放這個福利,并把這個日子稱為“528中國寶寶日”。

飛鶴乳業闡釋了成立“中國寶寶日”的原因:

對寶寶來說,0-3歲是最重要的階段,寶寶的性格、習慣、智力等等,都是在這個階段打下基礎,而這些基礎,離不開父母高品質陪伴。

沒有放不下的工作,隻有眨眼長大的娃。

陪伴的缺失,才是孩子成長最大的遺憾。

01

父母的有效期隻有10年

再不陪,孩子就長大了

一位作家分享過一個故事:

早年間她去拜訪一個朋友,朋友的女兒聰慧可愛,更是畫得一手好畫,她便一直奉勸朋友好好栽培女兒的特長,但是朋友對女兒的教育卻漠不關心。

十年後,她再次見到朋友的女兒,當年聰慧的小姑娘已不複存在,而是變成了一個“小太妹”。

很多父母在反觀孩子的成長曆程都十分感歎和疑惑:

為什麼當初那個純真可愛的孩子,長大後會變得叛逆冷漠、聽不進父母的話,拒絕和父母溝通?

因為,父母的有效期隻有十年。

隻有在人生最初的十年,孩子才會奔到你懷裡撒嬌,和你說心裡話,聽得進你的教導。如果在這最初的十年父母忽略了孩子的成長和教養,再怎麼努力都不會有效果了。

90%父母忽略的真相:你給孩子的陪伴,都是“假”的

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也曾說:

在嬰幼兒時期,愛和陪伴遠遠比教育更重要,一個健康、和諧而親密的關系,是一個孩子人格的基石,也是人格的内容。

也就是說,父母早期的陪伴和愛,決定了孩子人生的底色是暖還是暗。

耶魯大學曾對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進行了40餘年的研究,發現其實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年都是獨一無二的。

三歲是培養創造力不可錯過的一年,需要多鼓勵孩子畫畫、編故事、玩泥巴。

四歲語言表達力飛速成長的一年,這個時候的孩子愛說話、愛唱歌、愛吼叫,特别愛問為什麼。

五歲是親子關系最親昵融洽的一年,格外喜歡父母的陪伴,希望能得到父母的贊美。

六歲是内心沖突最為突出的一年,父母需要給孩子更多的耐心……

然而,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總說忙忙忙,卻沒有意識到,孩子的教育一旦錯過,就很難彌補。

刀爸也曾說過:

你愛不愛一個人,就看你舍不舍得為對方花時間。這話在愛情、友情裡成立,在親情裡亦然。

愛孩子,不隻是花錢讓他上最好的學校,穿最好的衣服,吃營養的食物,最重要的是你能否陪着他畫畫、陪他聊天、陪他玩玩具,陪他成長。

深以為然。

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高品質的陪伴。

02

你給孩子的陪伴,是“假”的嗎?

我們常說: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但是很多父母都忽略了“陪伴”和“陪着”有本質的差別。

很多父母雖然與孩子朝夕相處,但是從來沒有交心的談話;

雖然坐在孩子的身邊,還是眼睛盯着的,卻是自己的手機;

雖然房門相對,但是從來沒有互道過晚安。

90%父母忽略的真相:你給孩子的陪伴,都是“假”的

其實,不是“陪”本身有多麼重要,而是在陪伴的過程中,父母所散發出的耐心、溫暖、體貼能夠被孩子感覺和吸收,進而讓孩子在心裡真正對親子關系建立認同感、親密感和安全感。

是以,陪伴的關鍵,不在于時間的長短,而在于品質的高低。

那麼,如何能夠給予孩子高品質的陪伴呢?這裡有三點小建議非常地實用。

一是保證情緒的平和。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盡量控制你的音量、語調以及表情。讓孩子感受到你也在享受這個過程,而不是不耐煩。

在這過程中請深信:教育不是目的,讓你與孩子之間的情感,有互動才是最重要的。

二是保證精力的專注。

在陪伴孩子的時候,放下你的工作,放下你的手機。把精力放在孩子的身上,關心孩子的問題、體會孩子的情感。當你投入其間,你會發現陪伴也是最好的解壓。

三是合理的利用碎片的時間

很多父母會覺得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的碎片時間都可以利用。

哈佛心理學家列出了一份“關鍵一小時”清單,這些關鍵時期,都可以成就高品質陪伴。

接送孩子的路上

孩子從學校回到家的時候

下班回到家時

晚飯時間

睡前時間

90%父母忽略的真相:你給孩子的陪伴,都是“假”的

其實,陪伴沒有那麼隆重,也沒有那麼複雜。

它可能是孩子放學回家時的一個擁抱、飯桌上的一個笑話、睡前的一個故事,也可能是一次深入的談心、一場相擁的哭泣、一個在公園裡一起發呆的下午。

隻需要在這一小時中,你與孩子能共同感受到親密、舒适和愉悅,能夠互相得到精神上的滋養,就是高品質的陪伴。

世間育兒,皆為育己。陪伴孩子,更是陪伴自己。

父母的有效期隻有10年,孩子的成長何嘗不是不能重來?

有人問,陪伴對孩子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孩子長大後,哪會記得這些細節呢?

我想,陪伴的意義正是在于:

終有一天,我們要目送孩子成長遠去。孩子們會帶着生命初期被珍視、被體貼的記憶,去學會自愛和夫妻。

當有一天,孩子受了傷,他不會悲觀絕望、不會自暴自棄,因為他知道,父母和家永遠在可以停靠的地方。

這種安全感和自信心,以及珍視自己的能力,會成為孩子一生最寶貴的底氣。

是以,沒有非忙不可的工作,隻有眨眼長大的娃。

自己陪着長大的孩子,才是你的孩子。

*本微信公衆号對所有原創、轉載、分享的内容、陳述、觀點判斷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僅供讀者參考,釋出的文章、圖檔等版權歸作者享有。部分轉載作品、圖檔如有作者來源标記有誤或涉及侵權,請原創作者友情提醒并聯系小編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