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登上“人民網”的孩子:書本爛到隻能當垃圾,志向卻是清華北大

近日,人民網發了一條微網誌,本以為是個王者,沒想到是個青銅。

在小男孩媽媽拍的視訊中,男孩一隻腳光着,高高翹起二郎腿做作業,媽媽打開書包一看,書本爛到拿不起,一拿起書本就散。

結果在書本的第一頁,男孩竟然寫了這幾個大字:“目标清華北大。”

登上“人民網”的孩子:書本爛到隻能當垃圾,志向卻是清華北大

母親直言:“平時就不聽話,學習也不怎麼樣,但是目标還這麼遠大。自己都不敢相信”。

可以看出孩子平時就屬于“放蕩不羁愛自由”,父母之是以覺得不敢相信,也是覺得這樣的自控力,談清華北大,有說服力?

沒有自控力的孩子,确實讓父母揪心擔憂。

美國家庭教育專家凱瑟琳·劉易斯也是如此,自己有3個孩子,曾經的哈佛學霸,在孩子面前變的束手無策,這驅使着她對家庭教育做出研究,經過大量的研究和實踐,她提出了對提高孩子自控力的可行性方法。

她寫的《不獎不罰—如何讓難管的孩子擁有自控力》問世。

就如暢銷書《如何讓孩子成年又成人》作者所評價的那樣:“如果你正在養育令人頭大的難管的孩子,那本書是你的必讀之書;如果你迫切想要教會孩子如何調控自身的行為,并最終得以依靠自己的力量獲得成功,那麼這本書也定能為你帶來啟發。”

曾經盛行的打罵教育并不能使孩子獲得自控力,是時候需求更好的教育方式,既不會傷害孩子,同時還能使孩子擁有自控力,這本書傳遞給我們的教育方法,既科學又有實用性,值得借鑒。

1.時代變化,導緻孩子的自控力變差

2003年,俄國心理學家斯米諾娃和古德瑞娃做了一項研究,研究表明現在孩子自控力與55年前相比大部幅度下滑。

這項研究是看孩子扮作哨兵所能堅持的時間,來判斷孩子的自控力。

四五歲孩子所能維持不動的時間,僅僅是1948年同齡人孩子的三分之一,而六七歲孩子平均能夠靜站3分鐘,40年代時期的同齡孩子,卻能平均保持12分鐘。

登上“人民網”的孩子:書本爛到隻能當垃圾,志向卻是清華北大

波士頓大學教授彼得·格雷說:“人類孩童天生就是要靠玩耍來學習的,無論是身體上,智力上的,還是情感上的發育都需要玩耍來促進。”

科學家又對1200個兒童行為習慣進行分析後發現,兒童3歲之前,每周平均看電視的時間增加1小時,7歲時出現注意力問題的機率就上升1成,這一結論适用于任何種族和性别。

電視裝置不僅會造成孩子注意力缺失,而且也會導緻情緒障礙,進而使孩子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作者提出:自控力說到底是自我管理能力,也就是能否控制自身沖動、情緒、想法和行為的能力。

登上“人民網”的孩子:書本爛到隻能當垃圾,志向卻是清華北大

三年級的伊利斯被診斷患有注意力缺失症和焦慮症,但是此時的媽媽蘇珊依然認為課外班不能停,因為周圍鄰居家的孩子都在利用閑暇時間上課,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落後。

麥瑞康格斯認為:課業和課外壓力大,也是導緻孩子自控力較差的原因。

孩子沒有時間去做家務,去幹别的自己有興趣的事,這也導緻,孩子能自己的控制的事情越來越少,一切都有父母代勞。

彼得·格雷認為:“當今社會,已經把孩子的童年摧毀殆盡,孩子們多多少少都在被大人們指揮着、監督着、保護着過生活。他們沒有機會練習安排自己的要做的事情,沒有機會練習怎麼跟小夥伴們商定規則,因為大人無處不在,替孩子把這些事情都處理了。”

電子裝置的無孔不入,孩子課業壓力的加大,孩子沒有機會在課外玩耍遊戲,這三個原因導緻孩子自控力比我們這一代人要差,孩子好像越來越不聽話,我們小時候接受的教育方式,已經無法讓孩子變的更優秀和成功。

2..獎勵和懲罰的方式對自控力沒有幫助

作者家的老二和老小,性格比較外向,兩人到了八九歲,吃飯的時候依然沒法保證坐着吃完飯再去玩,而是邊吃,邊和小狗玩,要麼就跑來讓抱抱。

小女兒洗澡後不穿衣服,不喜歡刷牙,不按時上床睡覺,不想穿鞋上學,總之變着法子制造困難,就是不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老二直接拒絕各種安排好的活動。

這些都讓作者心力交瘁,她把家庭教育書籍看了個遍,并把這些方法用在自己不聽話的孩子身上,比如:貼小紅花獎勵、罰站、數三個數等,可是這些方法也就短暫有效果。

這段時間一到晚上,就是作者最難熬的時候,不是她哭,就是孩子在哭。

當然,父母懲罰孩子的方式,不僅僅是罰站,更有甚者會言語辱罵和打孩子。

匹茲堡大學心理教授王明德做了一項研究:言語辱罵、大喊大叫對于孩子行為的改善沒有任何用處。

登上“人民網”的孩子:書本爛到隻能當垃圾,志向卻是清華北大

第二年對1000名處在青春期的孩子進行跟蹤回訪時發現,那些被言語訓斥的孩子,更容易做出出格的事情,也更容易表現出抑郁的症狀。

打孩子産生的教育效果和罵孩子是類似的,從長期來說一樣沒有用,反而會給孩子的成長增加阻力。

打罵隻會讓孩子進入戰鬥或者逃跑的模式,這時候大腦的高階部分,根本無法運作,也就代表着,他們無法從這次錯誤中學到任何東西。

獎勵也是我們生活中父母經常用的一種方式,與懲罰的不同的是,它為了讓良好的行為持續下去。

我身邊就有這樣事情,孩子隻要考好就給錢,小孩為了能買到自己心儀禮物,是會做出努力,可是随着時間的推移,孩子的動力卻在持續減弱,甚至你在對孩子說錢,他也無動于衷。

登上“人民網”的孩子:書本爛到隻能當垃圾,志向卻是清華北大

最後我和這個孩子一交流,孩子說:“學習不就是為了錢嗎?我最近也沒什麼想買的東西,還需要努力嘛?”

就如在這本書封面所寫的那樣:“當今的孩子比以往更需要學會獨立和承擔責任,而傳統的懲罰和獎勵手段阻止了這一切。”

獎勵會讓孩子把動力放在獎勵本身上,而不是發自内心,當外在的動力一脫離,孩子也就沒了幹勁,這樣的自控力無法持久。

而懲罰會打擊孩子的自尊自信,轉移了焦點,孩子從錯誤中沒有學到有益的知識,反而會讓他們覺得隻有隐藏錯誤,才能避免父母的懲罰。

3.建立”學徒型養育模式”

在網絡上有這樣一句話:“自控力是掌控自己内心的能力。一個人隻有征服了自己的内心,才能去征服外面的世界。是以,有了自控力,你才能擁有權力,也才配擁有權力。”

孩子的自控力決定孩子未來的潛力,一個沒有自控力的孩子,很容易被周圍的瑣事所牽絆,無法規範自己的行為,做事情半途而廢。

學徒型育兒有四大關鍵步驟

1.真誠連結

根據科學研究,如果和孩子建立情感上連結,就可以激發孩子大腦中解決問題的那一部分,這些都會幫助孩子冷靜下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可以利用“波士頓五大因素”和孩子建立連結:把愛最大化以及控制壓力;和孩子說話、唱歌、用手指點;數數、分組、還有比較;給孩子講故事。

2.積極溝通;少指令、不包辦,共情式聆聽。

卡米拉的孩子隻要在家,家裡就是一團亂,她甚至已經無法喜歡自己的孩子,孩子隻會和她對着幹。

她和老公兩人用盡各種辦法都無法讓孩子們準時睡覺,兩個又是指令,又是威脅,往往筋疲力盡,第二天孩子們的晚起,又會導緻夫妻倆上班遲到。

登上“人民網”的孩子:書本爛到隻能當垃圾,志向卻是清華北大

夫妻倆在學習了“學徒型”教養方式後,每晚卡米拉都會去孩子的房間,詢問他們這一天開心和不開心的事,讓孩子說一說哪些事情做的好,哪些事情還有待于改進。

這種“每日簡報”朋友似的分享,拉近了夫妻倆和孩子距離,孩子再也不抵觸他們,開始積極配合夫妻,睡覺和起床再也沒讓夫妻倆操碎心。

我們總覺得孩子什麼也不懂,于是習慣于指令孩子,但是隻有被尊重的孩子,才會積極配合,隻有我們以平等的身份,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的時候,孩子才會信服。

3.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

約西亞一家人的生活總是有條不紊,兒子西蘭吃完零食,就開始主動開始寫作業,根本不需要父母催促,女兒斯嘉麗用剪刀打開堅果,配合着酸奶和燕麥,作為自己的晚餐。

随後,女兒會幫助母親疊衣服,他們的兒子2歲時就會生火了,兩個孩子都能妥善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

一個孩子有自控力,是因為父母給了孩子鍛煉自控力力的機會,如果孩子沒有解決的問題的能力,那麼勢必什麼都要靠父母,也就談不上自控力。

是以多給孩子試錯的機會,多去鍛煉孩子自理等能力。

4.确立界限,規範孩子行為

作者的女兒麥迪在暑假的第一天,就大聲沖着媽媽吼,起因就是一家人定好規矩,如果沒有完成家務和作業,就不能用電子産品。

可是女兒一大早就拿起平闆電腦,于是作者收起了電子産品,并且重申當時定下規矩和相應的懲罰,如果違法規定,這一天都不能在玩電子産品。

這引起女兒的不滿,可是讓人吃驚的是,沒有多久她就自己調節好情緒,并且向母親道歉,之後也更遵守這條規則。

登上“人民網”的孩子:書本爛到隻能當垃圾,志向卻是清華北大

和孩子建立聯系,也不能喪失底線,我們要培養的不是嬌生慣養的熊孩子,而且規矩會給孩子帶來安全感。

當孩子養成守規矩的習慣後,自我的控制能力也得到提升。

美國教育家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一書中寫道:“當大人記住了要確定把愛的資訊傳遞給孩子時,他們就不但能夠取得積極的效果,而且還會體驗到更多的快樂。”

積極的教育方式帶來積極的教育結果,同理消極方式隻會帶來消極,用科學育兒手段,才能養出有能力,品質卓越的孩子。

學習科學育兒,并非浪費時間,反而是一種節省時間,在育兒過程中會少走彎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