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年代裡,有很多老革命老前輩,為了國家的發展,為了祖國的未來,一生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們為祖國征戰沙場,為祖國抵禦外敵……在這些革命者當中,華國鋒便是一個典型代表,他逝世時,有一個人還特地拿着橫幅前去祭奠他,橫幅上面寫了十六個字,是什麼字呢?

華國鋒是山西人,出生于1921年,出生在一個手工業家庭當中,他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華國鋒自幼是由母親帶大的。青少年時期,受到進步書籍的推動,華國鋒瞞着母親悄悄參加了遊擊隊,因為他會讀書識字,人又很聰明,很快就在隊伍中擔任了重要的職責,因為遊擊隊的發展和壯大,華國鋒也越來越被組織器重。
華國鋒一直以組織的指令為先,1949年,和妻子新婚不久,全國開展了南下運動,華國鋒二話不說,就帶着妻子背井離鄉,輾轉到了湖南。就這樣,他在湖南生活了幾十年,在任期間,從沒有在工作上懈怠過一刻,當地的人民對他也是贊不絕口。
在湖南時期,華國鋒很重視當地的貧苦農民生活,他曾經多次實地調研當地貧困百姓的生活,對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了如指掌。因為在湖南工作出色,不久後華國鋒就被調到北京。值得一提的是,華國鋒被調到北京後,他的工資是200元,雖然看上去很高,但是光房租就要支付150元。
第一個月時,當組織來人收房租時,華國鋒的妻子吓了一大跳,她沒想到北京的房租這麼高,但華國鋒一句話也沒有說,讓妻子趕緊把房租交了。後來組織考慮到他的實際狀況,把他房租減免掉一部分,按照這個标準,以前多交的部分要退給華國鋒,但是華國鋒并沒有去領,他不想給組織添麻煩,他就是這麼一個老實人。
華國鋒到北京後很快接到了一個艱難的任務,那就是成為新一代的上司人。當時的中國百廢待興,這個任務對于華國鋒來說是個很嚴峻的挑戰,如果做得不好,他很可能會成為時代的罪人,即便如此,華國鋒還是毫無抱怨地接下了這個任務。
在各方面改革都已經完成,國家正式走上軌道後,華國鋒又決定從這個位置上退下來,他希望将這個國家的未來交到年輕人手裡,因為他們具有更年輕的頭腦,更多的精神力和行動力,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人在高位待久了都難免會貪戀權勢,可是華國鋒說退出就退出了,并且此後三十年,再也沒有插手過政治方面的任何一件事。
華國鋒的去世對國家來說是個重大的損失,對于一些人來說,更是極大的傷痛。在他的葬禮上,有個人舉着橫幅出現,那個橫幅上寫着十六個大字:顧全大局胸懷坦蕩,豐功卓著英名永存。
也許他曾是華國鋒幫助過的一個平凡老百姓,也許他甚至都不曾見過華國鋒本人一面。我們對這個人的身份一無所知,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是被華國鋒的精神和氣節所折服,是以才會帶這麼一幅橫幅來祭奠華老。
這幅橫幅彰顯了華國鋒的一生,他的一生始終胸懷坦蕩、光明磊落……
參考資料:
《懷念華國鋒》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