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了解ADHA】孩子“坐立不安”就是多動症?家長不必談“A”色變!

導 言

最近背景收到幾位新朋友的留言,說看了上一篇文章覺得“醍醐灌頂”,自家娃才幼稚園中班,就已經整天“大喊大叫、不坐在班級小闆凳上、每天精力過度旺盛”,可能就是潛在A娃,準備帶去給醫生看看。家長最後說道:孩子現在這麼鬧騰,以後上課怎麼辦?成績跟不上這輩子就完蛋了!

【了解ADHA】孩子“坐立不安”就是多動症?家長不必談“A”色變!

我們非常開心能遇到如此有遠見的家長,但今天還要給大家潑一盆“冷水”,也是給很多正擔心自家娃整天坐立不安懷疑是多動症的家長們一顆“定心丸”——孩子整天上蹿下跳,不一定是多動症。

#01

被濫用的“多動症”

給大家說一個兒童心理醫學中廣為流傳的笑話:

曾有調查表明,在被确診為“多動症”的孩子中,8 月出生的娃比9月出生的娃患病率高了 60%。

【了解ADHA】孩子“坐立不安”就是多動症?家長不必談“A”色變!

看到這裡,家裡有娃是8月生人的家長是不是心都提起來了?

别擔心,這個原因很簡單,因為 9 月 1 号是開學日,9 月之後出生的娃隻能等到下一年上學,成了班上年紀比較大的孩子,就會乖巧得多;而 8 月出生的娃是全班最小的,學習跟不上,玩性也大,當然容易被老師和家長視為“多動症”了。

也就是說,很多小孩被誤診為“多動症”,其實隻是因為年紀太小!據報道,美國每年可能有約 1 百萬的兒童被誤診成多動症。從這個資料中,可見“多動症”這個名詞被濫用的程度。

#02

為什麼會有孩子被貼上ADHD标簽?

這個問題的背後其實充滿了心酸。

【了解ADHA】孩子“坐立不安”就是多動症?家長不必談“A”色變!

部分家長覺得自家孩子學習成績、才能技藝都沒“别人家的孩子”好,内心無法接受,于是甩鍋給多動症,安慰自己是孩子自身的問題,而非自己的家教問題;

部分家長則是完全誤解了“多動症”這一詞彙的含義,僅僅覺得自家孩子活潑好動,貶詞褒用,鬧了一個烏龍。

【了解ADHA】孩子“坐立不安”就是多動症?家長不必談“A”色變!

無論是哪種原因,我們在此呼籲,在兒童的成長期,家長警惕給孩子随便貼上疾病标簽,該舉動不利于兒童身心發展。

記住一句話:“多動”≠“多動症”!

#03

真正的A娃是什麼樣的?

多動症的診斷是有其專業标準的,但之是以會出現誤診情況,是出自于被診斷的對象是低齡兒童,而輔助給出資訊的是孩子的家長、老師,醫生下診斷時,很大程度上依賴老師和家長的回報,而這些回報都有局限性,可能沒那麼客觀。

在大量的觀察研究中,許多類似現象僅僅隻是成長的正常表現,57%的學前兒童(4歲左右)被評價為過動:小馬達、話痨、暴躁的熊孩子、心不在焉、漫不經心,但大部分會在3~6個月内改善。而當這些現象會持續到一年的孩子,才應當及早幹預[1]。

孩子究竟是不是A娃,我們還是要看他是否符合多動症的三大核心症狀:多動、沖動、與發育水準不相符的注意力不集中。具體診斷可看上一篇文章《自我診斷丨多動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什麼?》。

這裡再劃個重點——不同年齡的小孩子注意力持續時間是不一樣的,可以對照自家娃的年齡大概看看

(建議收藏儲存,孩子年紀增長可溫習對照)

【了解ADHA】孩子“坐立不安”就是多動症?家長不必談“A”色變!

相信看完這篇内容,你也能掃除“談A色變”的狀态了。當我們的孩子出現相應多動症狀時,家長謹慎直接做定義、下标簽,不妨先找原因,确定孩子坐立不安真正的根源所在。如果高度懷疑娃确實有多動症,那就應該及時找一個靠譜的、有經驗的心理科或發育行為科醫生,來幫你的孩子做明确診斷。

本文稽核專家

【了解ADHA】孩子“坐立不安”就是多動症?家長不必談“A”色變!

李韻 / 廈門市仙嶽醫院 · 副主任醫師

擅 長:兒童多動症、孤獨症、精神發育遲滞及兒童情緒障礙的診治,對兒童正常發展過程中常見心理問題有深入的研究。

【了解ADHA】孩子“坐立不安”就是多動症?家長不必談“A”色變!

黃怡穎 / 廈門市仙嶽醫院 · 醫師

擅 長:廈門大學臨床醫學學士 廈門大學精神病與精神衛生碩士 研究方向為兒童精神病學 從事兒童青少年心理精神衛生工作1年。

參考文獻

[1]Russell A. Barkley.如何養育多動症的孩子[M].王思睿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6:133.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