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斯拉逼近潛在買點?深陷“召回門”,Q4傳遞量或再突破新高

編者注:周四特斯拉宣布在美召回約47.5萬輛汽車,接近其去年全球傳遞總量,股價收跌;分析師認為特斯拉股價在此輪回調中或接近潛在買點!為何?

作者:Nicole

周四(12月30日),特斯拉 $TSLA 因“召回事件”股價走低,收跌1.46%,最新股價報1070.34美元,市值仍在萬億美元上方。消息面上,由于技術缺陷可能增加事故風險,特斯拉召回美國約47.5萬輛汽車,幾乎相當于其去年全球總傳遞量。特斯拉計劃召回2017年至2020年間生産的所有Model 3車型,總數多達35.6萬輛。

特斯拉逼近潛在買點?深陷“召回門”,Q4傳遞量或再突破新高

行情來源:華盛證券

盡管特斯拉因召回事件股價受挫,但仍有Investor's Business Daily刊文抛出特斯拉已接近潛在買點的觀點,主要因看好接下來特斯拉即将釋出的Q4傳遞量資料,且認為特斯拉股價正進行W底整理,若能突破1119美元壓力位,這或會成為股價突破點。

究竟召回的影響有多大、Q4傳遞量有什麼看點、各大行對于特斯拉股價後市怎麼看?一起來看看吧~

一、召回之後,特斯拉Q4傳遞量資料即将出爐

特斯拉預計将于1月5日之前公布第四季度的傳遞量資料。據FactSet,機構對特斯拉傳遞量的平均預期是26.14萬輛Model 3和Model Y車型、1.55萬輛Model S和Model X車型,共計将達到27.69萬輛。在今年三季度,特斯拉共計傳遞了24.13萬輛,超過市場23.2萬輛的預期,創下曆史新高。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分析師給出更樂觀的預測,預計四季度特斯拉傳遞量将同比飙升58%,環比增長18%,至28.5萬輛。以此計算,特斯拉全年的傳遞量将達到91.3萬。該分析師預計,四季度Model 3和Model Y的傳遞量将同比增長69%,至27.3萬輛。

特斯拉逼近潛在買點?深陷“召回門”,Q4傳遞量或再突破新高

圖檔來源:特斯拉官網 Model 3

該分析師還指出,截至今年9月,随着新能源電動車銷量激增,在美國每三輛電動汽車中就有兩輛是特斯拉。而今年傳統車企福特 $F 和通用汽車 $GM 等制造商都面臨着半導體短缺的問題,這種情況對于特斯拉的影響似乎有限。

不過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是,特斯拉股價目前仍然面臨不少的壓力:

召回

除了本周的召回事件外,特斯拉此前也多次進行了召回操作,如此前10月,特斯拉因前懸架橫向連杆緊固件的問題召回了近3000輛Model 3和Model Y車型。召回背後的安全隐患,引發消費者和投資者的擔憂。

特斯拉逼近潛在買點?深陷“召回門”,Q4傳遞量或再突破新高

圖檔來源:特斯拉官網

保費上漲

最近中國市場上“特斯拉個别車型保費大漲”引發市場熱議,因按照規定,從本月27日開始,所有新能源汽車将采用專屬商業保險條款進行投保,新能源汽車正式進入專屬保險時代。對此特斯拉方面回應稱,從最新12月30日的統計看,特斯拉車輛保費上漲幅度以全國平均在10%左右,比較受關注的高性能版車型保費,上漲幅度以全國平均看在20%内。

二、後市前瞻:Wedbush予1400美元目标價,花旗維持“賣出”評級

本周,不少投行對特斯拉未來股價走勢給出了最新看法:

特斯拉逼近潛在買點?深陷“召回門”,Q4傳遞量或再突破新高

Wedbush:重申特斯拉“跑赢大盤”評級,目标價1400美元

本周二,Wedbush分析師Dan Ives在一份報告中,将特斯拉目标價從1100美元上調至1400美元,稱未來12個月特斯拉股價可能上漲近30%。他認為,在中國強勁的需求以及美國和德國新工廠的開設等催化劑的推動下,特斯拉在2022年将處于強勢地位。

花旗:上調特斯拉目标價至262美元,維持“賣出”評級

本周四,花旗分析師Itay Michaeli将特斯拉的目标價從236美元上調至262美元,并維持對該股的賣出評級。該分析師表示,上調特斯拉2023年盈利預期,以反映強勁的第四季度趨勢和供需動态的改善,“賣出”評級反映了他對特斯拉目前估值的股票風險/回報的看法。

Argus:将特斯拉目标價上調至1313美元,維持“買入”評級

周四,Argus分析師William Selesky将特斯拉目标價從1010美元上調至1313美元,并維持買入評級;稱盡管競争日益激烈,特斯拉仍然是電動汽車行業無可争議的上司者,其創紀錄的出貨量抵消了全球微處理機晶片和原材料長期短缺的影響,該公司此前公布的Q3業績“遠超”預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内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明上述内容的真實性、準确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産品的風險。必要時,請咨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本文來源于新浪集團旗下港美股服務平台華盛通APP資訊專欄,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