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虎年說虎▏看中國曆代瓷虎

虎被尊為“百獸之王”,是力量和威嚴的象征。也常被古人或少數民族作為膜拜的圖騰,因為在他們心中,虎圖騰不僅可以為他們消災驅邪,還可以保佑他們稱心如意、吉祥平安。

虎年說虎▏看中國曆代瓷虎

東漢

中國瓷器上的虎紋飾最早出現于東漢末年的越窯青瓷虎子上。東漢末年由于政治腐敗、戰争不斷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沉重災難。人們開始仿制遠古的“生命保護神”——虎,希望以此可以消災減難,避邪驅禍。

虎年說虎▏看中國曆代瓷虎

東漢醬色釉獸形四足虎子

此時的虎造型古拙樸素、簡朗大氣、自然天成。虎形追求生動活潑、虎氣旺盛,洋溢着動勢之氣。

三國

三國時期軍閥割據、群雄混戰,曹操個人修仙信仰極盛,而百姓多求虎祈福,青瓷虎子變得十分流行。這一時期青瓷虎子造型可分為蠶繭形和圓腹形,蠶繭形的虎子器口呈圓筒形,向上傾,且在器口邊緣處飾有弦紋一道或兩道,基本不見虎頭裝飾,即沒有飾耳、眼等部位;而圓腹形的虎子器口較短,上傾幅度小,且飾有耳、眼等。

虎年說虎▏看中國曆代瓷虎

三國青瓷虎子

晉朝

西晉時期為青瓷虎子的鼎盛時期,造型兼有圓腹形和蠶繭形,以蠶繭形為主。器身多呈胸肥臀小,或胸小臀肥的束腰狀。虎頭虎爪刻畫精細,虎子身上多刻畫有雙翅飛翼和多翅飛翼的紋飾。

虎年說虎▏看中國曆代瓷虎

西晉青瓷虎子

虎年說虎▏看中國曆代瓷虎

東晉時期,青瓷虎子也十分流行。此時的虎形卻較為臃腫松軟,制作也更為質樸率性。這一時期的虎子虎氣内斂、虎神自然,十分質樸。

虎年說虎▏看中國曆代瓷虎

東晉瓯窯青瓷虎子

南朝

南朝道教從民間走向宮廷,獲得官方認可。同時對于道教的不同诠釋和改革也深深影響到陶瓷藝術的發展。

虎年說虎▏看中國曆代瓷虎

南朝瓯窯青釉瓷虎子

此時的虎子器身呈圓球狀,近似于民間布老虎式樣,嬌憨可愛,神情稚幼,自然随意。其器身不隻是規則的圓筒形或繭形,還有伸展身體的形象。

虎年說虎▏看中國曆代瓷虎

南朝青綠釉虎子

唐朝

初唐至盛唐時期,瓷上虎紋飾較罕見。而在“安史之亂”之後便出現了瓷虎形枕,中國人相信以虎為枕,可避兇除惡,驅邪壓驚。虎枕喻含了當時環境下老百姓驅災求福的心理訴求。這一時期出土的虎子器形普遍較小,造型仍有伏虎形與圓形并存,制作較為粗糙,多為冥器。

虎年說虎▏看中國曆代瓷虎

唐長沙窯虎形枕

虎枕以長沙窯為最為代表,虎形較小,一般長度均在20厘米以内。老虎均呈卧伏狀,造型健碩雄渾,虎首縮頸擡頭,虎目圓瞪,虎唇緊閉上翹,虎尾上翹緊貼臀部。

宋朝

北宋時期尚文輕武,全國上下推廣文化藝術,在此背景之下,繪畫、書法在不同階級内得到普及。這也影響了陶瓷畫師畫虎的技藝。與此同時文人繪畫的簡古、意氣、神似、象外之象等藝術境界也在虎紋飾中得以展現。此時以磁州窯為代表的虎紋飾多灑脫曠達粗、縱逸蒼勁。

虎年說虎▏看中國曆代瓷虎

宋登封窯珍珠地劃花雙虎紋瓶

金朝

金代是有少數民族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瓷器上老虎形象也頗具北方遊牧民族的文化特色。如金代彩繪虎形枕整體造型多為縮成一團的卧虎狀,虎身與虎頭渾然天成。造型樸拙,畫風粗狂,鄉土氣息濃重,有一種粗犷之感。

虎年說虎▏看中國曆代瓷虎

金褐釉彩繪虎形枕

元朝

元代由蒙古族在與漢文化的互相交融中,顯現出較前朝更為豪放不羁的特色。元代磁州窯的瓷上虎多作奔走狀和怒沖狀,造型健碩威猛,虎氣爍然,整體給人一種豪放之氣。

虎年說虎▏看中國曆代瓷虎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長方形瓷枕

明朝

明代瓷上虎幾乎都是“幼虎”或“乳虎”。這一現象和當時的明成祖朱棣有着重大的牽連。據明史記載,在永樂皇帝立皇太子時,曾猶豫不決,痛苦異常地畫了一幅《虎彪圖》,把自己比喻為老虎,而将他的三個兒子和孫子比喻為虎子和虎孫。他後來請解缙在此圖上題字,便寫下“虎為百獸尊,誰敢觸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是以明朝後代的皇帝也隻好是“小虎”“乳虎”“幼虎”了。

虎年說虎▏看中國曆代瓷虎

明萬曆青花虎鳳八棱獸紋八吉祥蓋盒

清朝

清代順治、康熙、雍正、乾隆朝因時局穩定,經濟繁榮,佛教興盛,瓷上虎多出現于十八羅漢、伏虎羅漢、二十四孝等題材中。

虎年說虎▏看中國曆代瓷虎

清乾隆豆青青花伏虎羅漢大盤

道光以後,清王朝經曆多次戰争,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搖搖欲墜的清王朝就像瓷上虎一樣,呈現出一股郁悶之氣。

虎年說虎▏看中國曆代瓷虎

清光緒釉下五彩開光釉上雙虎雙獾撇口瓶

來源:網絡整理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