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龍”的演變史,漲知識了!

龍,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圖騰。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龍的傳人起着維系和向心的作用。龍文化已成為東方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人常引以為豪。

曆史上“龍”的演變史,漲知識了!

但是其實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都不知道龍到底是什麼。如果當一個外國人問我們,為什麼我們自稱是龍的傳人?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答不上來的。

關于龍的形象,來源大緻有兩種說法,一說來源于鳄魚,一說來源于蛇,現在多數專家認為龍是以蛇為主體的圖騰綜合物。它有蛇的身、豬的頭、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須、鷹的爪、魚的鱗。龍的形象很像是多種動物的形象組合。

在遠古氏族社會時,以蛇為圖騰的黃河流域的華夏族(漢族舊稱)戰勝了其他氏族,同時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圖騰,組合成龍圖騰。1987年在河南省發掘了一處距離今天6000多年仰韶文化早期的大墓,在男性墓主人身邊出土了一條用蚌殼堆塑的龍,這是目前發現最早的龍。

曆史上“龍”的演變史,漲知識了!

到了夏、商、周奴隸制社會時期,是龍的形象上升發展的創意期。這一時期的龍的“部件”已經基本齊全了,包括鱗片、眼睛、犄角等。

殷商時期,龍身呈璜狀,玦形或璧形,還有圓雕的龍,圓雕龍前足着地,長尾盤卷,幾種龍有共同的時代特征即:

1. 眼多為“臣”字眼,還有菱形眼和圓形眼。

2. 口微張,圓雕龍還露牙齒。

3. 腦後緊貼頸部有倒伏狀的蘑菇形角,有的背部還長出嵴齒。

4. 身體滿飾單鈎,雙鈎或陽線的雲雷紋,方菱紋或重環紋。

曆史上“龍”的演變史,漲知識了!

西周時期的龍紋形式主要有三種裝飾在玉璜上和各種形狀的佩飾上的龍紋。有單身龍,更多見的是二龍,龍與鳳或龍與人合體的造型,其時代特征是:

1. 眼多為“臣”字形,還有橢圓形眼和委角方形眼

2. 上唇上卷,張口吐出下卷的長舌,額上突出一個似大括号形的小尖頭,後有一绺上飄的鬃毛,亦可視為角或耳。

3. 采用大斜刀或大斜刀與陰線相結合的線條來表現紋飾。

4. 龍基本為側視的片狀雕,尚未見圓雕的龍。

曆史上“龍”的演變史,漲知識了!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龍的造型開始精煉,全身已形成有彈性的s型,充滿了活力,這一時期的龍常和鳥配,龍鳥配,使有足的龍,又長出了翅膀,能夠自由自在地翺翔于天上,同時也給龍增添了美的色彩,在湖南長沙陳家大山,楚墓出土的帛畫《龍鳳人物圖》是龍鳥配的發展,它們展現了龍鳳為墓主引道升天的封建迷信。

曆史上“龍”的演變史,漲知識了!

中國龍的神形氣韻以兩漢、魏晉及唐的藝術水準最高,漢龍發展了戰國龍如矢在弦的精力緊張的的内涵,其形态不是上攀,就是下降,充滿動感的活潑的生命力,這在兩漢的畫像磚和畫像石上,反映得尤為顯著,魏晉的龍神形兼備,傲骨嶙峋,不再像漢龍那樣飛馳,而是把尾巴與身體伸平,不卷轉,顯得穩重、典雅;其最大的特征就是潇灑不凡,與當時玄學清淡的文人一樣,具有一種超塵拔俗,仙風道骨的風貌,江蘇丹陽浮橋寶三出土的北魏爾朱墓的《仙人乘龍圖》等,是這一時期的代表。

曆史上“龍”的演變史,漲知識了!

唐龍雍容華貴,豐貌盛鬅,這和唐朝的經濟發達有着密切的關系,龍發展到唐代,出現了新意,唐龍已遠遠不滿足騰雲駕霧的本領,而要翻江倒海,入主水宮,于是旱龍變成了水龍,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裡常有一尊唐高宗時代太行山修德寺方塔,上畫一條蒼龍在浪中翻騰的陶印浮雕,是己知最早的水龍圖,其後龍魚相配興旺起來,書中有記載1983年西安出土的唐金杯上有龍魚戲珠圖,造型罕見,有翅無鱗,一角向前,一角向後,是一件難得的混合造型,而最具唐龍特點的是尾盤繞後腿的站龍,目前所見到的唐銅鏡和金銀器上儲存的戰龍圖相當完整。

曆史上“龍”的演變史,漲知識了!

宋元的龍氣勢沖天,磅礴高逸,是唐龍的延續,具有神靈之感,龍爪都成了飛輪狀,以示行速之快。到明清時,龍的造型豐富多彩,各種形态應有盡有,但總不如前朝有生氣,主要反映在年畫和木闆畫上。

曆史上“龍”的演變史,漲知識了!

龍經曆了千百年的演變,深受大陸人民的喜愛。在曆史上,無論朝代怎樣更疊,龍文化的傳承始終如一。“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靈魂圖騰。

作者:國學那點事。每日一讀,貴在堅持,你若喜歡,歡迎支援。

國學那點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