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良渚文化箍形器

良渚文化箍形器

良渚文化玉器是新石器時代南方玉器的代表,其數量之多,品種之豐富、雕琢之精美,均達到史前玉器的高峰。玉器上的紋飾主題神人獸面紋,是良渚先民"天人合一"觀念的展現和信仰,并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

除此之外,其中有一種特别的器形,現代考古界命名為箍形器。

箍形器分為兩種:一是玉镯,寬度不一,有的外壁橫斷面呈泥鳅背狀、有的橫斷面呈扁長方形;二是筒狀箍形器,外壁光素無紋飾,呈馬鞍凹形。從造型的特征推斷,所賦予的社會功能與意義肯定是不盡相同的;後人隻能憑出土記錄與現代同類器物做出大概判别,這也是考古及玩古的樂趣之一。

良渚文化箍形器常見的有:

一:桶狀箍形器。器形就像截取圓筒的一段,有一定的寬度。筒狀箍形器大多出土在江蘇的良渚文化遺址中,浙江餘杭一帶良渚文化遺址未曾出土此類箍形器。通過對比可以發現,桶狀箍形器制作形制相對統一,代表着一個地域的民俗風格,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尺寸規範;寬度皆在2.5至4厘米之間,外徑都為6至8厘米之間孔徑約為4至6厘米左右。

外形:外壁都被研磨成明顯下凹的馬鞍形,剖面特征是靠近邊緣兩側下窪角度大而明顯,中間較平,呈“凹”字形。

内孔是對鑽後研磨而成,孔壁磨制精細,留有對鑽後的台階痕迹,觸感明顯。

與其他良渚器所用材質有差別,此類材質的硬度高,故全器磨制抛光可以極其精緻細膩光滑。手感滑爽。另外,内外角都很尖銳,不見倒角痕迹,拉手感明顯。

有學者把這種筒狀箍形器歸入到手镯類中,由于我們目前沒有有關出土位置的考古記錄,是以不能妄下斷言,但憑箍形器的孔徑尺寸來判斷,這樣小的圈口,即使是給逝者佩戴,也很難通過手而套在腕上。同時我們發現,筒狀箍形器所使用的材質,在其他良渚文化玉器中都未見使用。是以隻能判斷,此類筒狀箍形器決不能簡單地被認為是手镯,應該有其獨特的存在意義。

另外還有條狀箍形器和弧面箍形器,各種研究文獻皆有記錄可查,此文就不贅述。

筆者所藏此件箍形器即為前文所述之典型桶狀箍形器,尺寸也在規範範圍内,各特征表現與出土物幾無二緻;包漿極為渾厚,整器呈五花沁,透光下五彩斑瀾,謂為一絕。

良渚文化玉器中純粹玉質的并不多見,大多為地方雜玉,質地的石性很大,更有不少就是石頭,這些玉器僅從外觀上就不被更多的普通水準的收藏者所看好,再加上紋飾詭谲奇幻,很多人觀之不知所雲,是以盡管它具有極高的收藏及把玩價值甚至經濟價值,但圈子仍舊很小;筆者認為,現在正是收入囊中的最好時機。#高古玉#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箍形器
良渚文化箍形器
良渚文化箍形器
良渚文化箍形器
良渚文化箍形器
良渚文化箍形器
良渚文化箍形器
良渚文化箍形器
良渚文化箍形器
良渚文化箍形器
良渚文化箍形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