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56歲的“烤鴨之王”全聚德,為何賣不動了?網友:你去看看價格

烤鴨的曆史可以追溯到中國的南北朝時期,其中當時的作者虞悰就在《食珍錄》中有所關于烤鴨的記載。到了元朝年間,禦醫胡思慧所撰寫的《飲膳正要》中也有關于烤鴨的做法和配料,其明朝皇帝朱元璋享用後,贊不絕口,拍手稱快,而烤鴨也受到了明朝時期人民的青睐,這也是較早關于烤鴨的來源和曆史。那麼到了近現代,烤鴨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其最為廣為人知的便是北京烤鴨,其肉質鮮嫩,肥美多汁,很多人都會親自來到北京嘗一嘗。

156歲的“烤鴨之王”全聚德,為何賣不動了?網友:你去看看價格

其實早在同治年間的1864年,來自河北冀州市的北京小販楊全仁因為家道中落,來到北京謀生,當時的時代形勢蒸蒸日上,又縫各個生禽的口味在北京盛極一時,造就了不同風味的特産,于是便把眼光放到了生禽,也想從中分一杯羹,便埋下來了賣雞鴨生禽的念頭。

156歲的“烤鴨之王”全聚德,為何賣不動了?網友:你去看看價格
156歲的“烤鴨之王”全聚德,為何賣不動了?網友:你去看看價格

每次擔着雞鴨鵝挑到了集市上面去販賣的楊全仁都會途徑一個名字叫做“德聚全”的幹果鋪,但是老闆經營不善,導緻飯館倒閉,這時候的楊全仁的生意已經如日中天,街坊鄰裡都會來買楊全仁的雞鴨鵝,為了能夠拓大市場,便找到了德聚全的老闆商量盤店的事情,德聚全的老闆當時的店鋪已經迫在眉睫,這對于當時的他來說就是雪中送炭一般,于是便把德聚全轉賣給了楊仁全。

156歲的“烤鴨之王”全聚德,為何賣不動了?網友:你去看看價格

有了德聚全的店鋪,楊仁全就一心一意的賣自己的生禽,有了一個門面就多了一份壓力,這種情形之下,楊仁全也不知道怎麼的,就請了當時給清朝朝廷做禦膳尤其是做烤鴨的孫師傅來制作烤鴨,這家本是賣生禽的店已經名副其實的成為了一家烤鴨店,畢竟是朝廷裡的禦廚,加上楊仁全經營得體,德聚全的生意出人意料的好。後又請了風水大師将德聚全正式更名為“全聚德”,這就是全聚德的發家史。

156歲的“烤鴨之王”全聚德,為何賣不動了?網友:你去看看價格

全聚德的鴨子可以負責任的說幾乎壟斷整個大中華地區的烤鴨市場,到了改革開放後,由于公私合營,但是全聚德卻絲毫不受到半點影響,被人們稱為“中式正餐廳”,也被當時的中國多次用來招待外國的賓客,享有地位、名氣、财富的全聚德成了當時屈指可數的品牌。

“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全聚德真遺憾”,這是當年風靡一時對外來賓客的說法,之後又在全國設立了多家門店,實行連鎖經營,拓大烤鴨市場,那麼巅峰時期的全聚德有多少銷量呢?全聚德能在1年之内能賣出300餘萬隻烤鴨,淨利潤大約在7億元左右。

156歲的“烤鴨之王”全聚德,為何賣不動了?網友:你去看看價格

到了現代,全聚德的風光好像不堪往昔,其原因主要是市場和大衆的選擇,一隻烤鴨可以賣到200元到300元的全聚德,和市場上一隻鴨子才20塊錢的成本相比之下,多出來的無疑是品牌效應所帶來的價值,但其實作代人的思想日跌更替,兩百塊的烤鴨對于現代人來說可能稍顯“臃腫”。

其次,現在的烤鴨品牌也是多的數不勝數,但是價格相對而言更為親民,味道也能堪比全聚德,這也是全聚德沒落的一個原因,其中,就算去吃全聚德也要排很長的隊才能吃得到,對于食客而言,無疑是花錢找罪受。

156歲的“烤鴨之王”全聚德,為何賣不動了?網友:你去看看價格

在沒有理由的擡高市場價的背後,其實全聚德最為緻命的是其來自百年老字号的傲慢态度,沒有與時俱進,經營理念沒有跟上社會和時代的步伐,沒有想過消費者的心理,對于這一點來講,遠在長沙的奶茶品牌茶顔悅色要好出不少,甚至是譬如金百萬、便宜坊、大鴨梨的同産品品牌也要比全聚德略勝一籌,而在全聚德的管理層,至今都沒有換過新鮮血液,老派作風的全聚德放在現在來看,是非常其“緻命”的。

自1993年全聚德成立集團後,連鎖分店在全國更是大開特開,但是卻忽略了每家店的烤鴨品質,對于把控不到位的全聚德,在現如今以品質說話的社會上顯然是站不住腳的,當年為其安身立命的根底丢了,全聚德也枉然一張空蕩招牌,逐漸随着時代沒落。

不過,全聚德由于有着深厚的根基,想要完全被時代淘汰是沒有這個可能的,如果全聚德能夠自省改進,那麼全聚德想要恢複昔日的風光,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繼續閱讀